牙科用吸湿纸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567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科用吸湿纸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品,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吸湿纸尖。
牙齿的牙髓腐烂是口腔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科疾患,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先用牙钻在患牙上打一个通向牙髓腐烂部位的小孔,再用与牙钻型号相同的吸湿纸尖吸出腐烂物质,经彻底清洗后填充与牙钻型号相同的牙胶尖。牙胶尖与吸湿纸尖均为一种园锥形的针体,上述治疗过程中,要求吸湿纸尖及牙胶尖均应保持与牙钻型号一致,即吸湿纸尖和牙胶尖要与所钻的孔洞吻合良好,若大于或小于钻孔都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因此I.S.O和美国牙科学会对牙钻、吸湿纸尖及牙胶尖按口径大小制定了标准化型号,同一型号的吸湿纸尖及牙胶尖配同一型号的牙钻使用。
然而,在临床中由于吸湿纸尖、牙胶尖,牙钻的本身直径很小,不同规格的产品尤其是型号相邻的产品很难用肉眼区分出外观与大小上的差别,给临床使用带来许多麻烦,而且稍有不慎还会发生混淆;此外,吸湿纸尖及牙胶尖均为园锥针形体,用镊子夹持时因接触面较小,不易夹持牢固,也给使用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牙科用吸湿纸尖,不仅易于识别型号也易于镊子夹持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牙科用吸湿纸尖,是一种园锥针形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园锥针形材体的根部压制成扁平体,园锥针形材体外涂覆有表示园锥针口径型号的彩色层;所述扁平体长度是园锥针形材体长度的1/8-1/5,所述扁平体厚度是园锥针形材体最大直径的1/3-1/2。
由于材体的根部制作成扁平状,增大了镊子夹持时的接触面,因而夹持牢固,操作顺手;操作者可根据吸湿纸尖的涂覆色区别型号,标记明显便于快速选用,有效地防止了混型问题的发生,并杜绝了因用错型号而造成的治疗效果问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


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1为园锥针形材体,其根部1/8-1/5处压制成扁平体2,扁平体厚度掌握在1/3-1/2的最大材体直径的范围内,最后再在整个园锥针形材体上涂覆厚0.05-0.4mm的彩色层3,作为区别型号的标记,包括白色层15,45,90,XX-F型;黄色层20,50,100,X-F型;红色层25,55,110,F型;兰色层30,60,120,M型;绿色层35,70,130,C型;黑色层40,80,140,X-C型。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识别型号和便于临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用吸湿纸尖,是一种园锥针形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园锥针形材体的根部压制成扁平体,园锥针形材体外涂覆有表示园锥针口径型号的彩色层;所述扁平体长度是园锥针形材体长度的1/8-1/5,所述扁平体厚度是园锥针形材体最大直径的1/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吸湿纸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色涂覆层的厚度为0.05-0.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用吸湿纸尖,在牙髓腐烂治疗中用于吸出腐烂物质。吸湿纸尖是一种圆锥针形材体,本实用新型将其根部压制成扁平体,可便于临床中镊子夹持,并在材体外涂覆表示型号的彩色层,便于操作中选用与牙钻型号相同的吸湿纸尖,可从硬件上确保执行操作规程,不会发生型号混淆或用错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C17/00GK2220254SQ9521274
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9日
发明者柳武钟 申请人:天津优范牙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