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95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式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气囊式胃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用于临床护理中鼻饲或胃肠减压。
在已有技术中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就是一根软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鼻或胃中插入的管的长度难以确定,并且容易在胃内盘曲折叠,造成管道不畅甚至堵塞,在使用中存在下列问题(一)插入的管长不准确,符不符合要求难以判断;(二)插入后必须外加胶布固定,既不雅观,又使病人有不适之感;(三)容易脱出,特别是神志不清,烦燥不安,不跟医护人员配合的病人,插管更难在插入部位留存,需要反复插管,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工作效率,拖长了治疗时间;(四)操作程序繁琐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准确的确定插入的管长,自带固定结构,不用外贴胶布固定,既不易脱出,也不会内滑,操作简便规范并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气囊式胃管。
根据人胃贲门的形状特点,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管体前端适当位置处设置一个和贲门内口形状相适应膨胀后能卡在贲门内口处,防止胃管脱出的气囊,管体内再设置可往气囊内灌水和往外抽水的注水管道及其注水口,末端设管帽,近末端安装固定结构,从而实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胃管,在公知的胃管管体的前端(最先插入胃内的一端)150~200mm处设有与管体壁连为一体的气囊,使用时该气囊正好位于贲门内口,膨胀后可防止胃管脱出,在管体内从上述的气囊至管体末端(插入后露在体外的一端)有一条一面和管体共壁的埋藏式注水管道,以便往气囊内注水或往外抽水,管体末端设有管端帽,以保持胃管管内清洁防止受外界污染,其近旁有一和上述的注水管道相通的活瓣式注水口,以便往注水管道内注水且注水后不用结扎,在上述的管端帽与气囊之间装有可以上下移动分两挡用以防止胃管内滑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上述的气囊,其膨胀后的形状为和胃贲门相适应且大于胃贲门的两端均带球面头的园柱体。
上述的固定结构,由相互连为一体的管体通道、供关闭胃管防止胃容物外流用的一挡开关、供胃肠减压用的二挡开关和供调节位置用的调节按夹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既有防止脱出尤其可防止不配合的病人随意把已插好的胃管拔出的气囊,又有防止内滑的固定结构,同时由于设置了气囊,还能准确的确定胃内管体长度,防止插入过深造成盘曲、堵塞,插入过浅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固定结构既可根据插管长度移动固定位置,又免除了用胶布固定给病有造成的不舒适,不雅观,有两挡开关既可引流胃液减压,又可关闭胃管,各部件有机结合使操作简便规范,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图1为本实用新最佳实施例之一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气囊,3埋藏式注水管道,4活瓣式注水口,5固定结构,6管端帽,7管体通道,8一挡开关,9二挡开关,10调节按夹。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简述如下医用硅胶质全长800~900mm、外径6~7mm、内径4mm、壁厚1mm的管体1,其内有一条直径为1mm一面与其共壁的埋藏式注水管道3,其末端有一活瓣式注水口4,在距上述的管体1前端150mm处,设一两端均带球面的圆柱体形与管体连为一体的气囊2,管体1末端有一可扣在管口上的管端帽6,在气囊2和管端帽6之间装有塑料质、椭圆形由相互连为一体的直径为7mm的管体通道7、一挡开关8、二挡开关9和调节按夹10构成的固定结构5。
作为本实例的变更1、各部件所用原材料可适当变更;2、各部件外型尺寸和形状可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囊式胃管,由管体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胃管,在上述的管体1的前端150~200mm处设有与管体壁连为一体的气囊2,管体内从气囊2至管体末端有一条一面和管体共壁的埋藏式注水管道3,管体末端设有管端帽6,其近旁有一和上述的注水管道3相通的活瓣式注水口4,在上述的管端帽6与气囊2之间的管体1上装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固定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胃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气囊2,其膨胀后的形状为和胃贲门相适应且大于胃贲门的两端均带球面头的园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气囊式胃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固定结构5,由相互连为一体的管体通道7、一挡开关8、二挡开关9和调节按夹10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气囊式胃管,属医疗器械,用于临床护理中鼻饲或胃肠减压。其特征是该胃管由管体和沿管体由前至末端依次设或装有气囊、埋藏式注水管道及其活瓣式注水口、包括管体通道和一二挡开关及调节按夹在内的固定结构和可扣在管体末端管口上的管端帽构成。具有结构合理,既可防止胃管脱出,又可防止其内滑,并能准确确定插入的管长,胃管在胃内不盘曲,操作简便规范,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痛苦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25/00GK2225259SQ95234308
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6日
发明者魏瑛琪 申请人:魏瑛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