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4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护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搬运护理病人用机械装置。
现有护理设备,包括折叠床、手推移动床,有的结构复杂、笨重、体积大、特别是对瘫痪等不能行走的病人,当需要换床位、单被、被褥等需要病人离开病床时,医护人员只有扶、抱、抬等,相当费力,病人也感到相当痛苦,总之尚未见有能用于方便搬运转移病人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鉴于现有护理设备存在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用于方便转移病人的医疗护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医疗护理机,它包括脚轮、万向轮、底板、外框、电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在底板之上、外框内设有电机,外框内中部设有轴承架支座、上端设有轴承架座,另设一两端带轴承的丝杠安装于外框内的轴承架支座及轴承架座之间;另于轴承架支座之上、于外框内设有一和丝杠相平行的导向管,再设一断面呈扁方形的起落架并于其上套装两托手、设一和丝杆相啮合的丝母及一与导向管相滑配的导向套;另于丝杠一侧下部设有传动该丝杠的蜗轮蜗杆并于蜗杆轴上设有由电机皮带轮带动蜗杆旋转的皮带轮。
上述设计,藉由脚轮及两万向轮可移动整机;藉电机依次传动皮带轮,蜗杆轴,蜗轮,蜗杆,丝杠,于是起落架即随其丝母在丝杆上上下移动,套装在起落架上的两托手即可很方便地靠近转移病人,达到减少病人痛苦避免病人长褥疮,便于上药,减轻护理人员劳动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构造主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构造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脚轮1、两万向轮2、底板3、外框4、电机5及传动机构,在底板3之上、外框4内设有电机5,外框4内中部设有轴承架支座6、上端设有轴承架座7,另设一两端带轴承8、 9的丝杠10安装于外框4内的轴承架支座6及轴承架座7之间;另于轴承架支座6上、外框4内设有一和丝杠10相平行的导向管11,再设一断面呈扁方形的起落架12并于其上套装两托手13、设一和丝杠10相啮合的丝母14及与导向管相滑配的导向套15;另于丝杠10一侧下部设有传动该丝杠的蜗轮16、蜗杆17并于蜗杆轴18上设有由电机5皮带24、皮带轮19带动蜗杆轴18旋转的皮带轮20。蜗杆轴18端、外框4外设于手轮21。为更便于移动,外框4上可设两拉手。两托手13呈臂状,其一侧通过设扁方孔22套装于起落架12上,该两托手13也可于套装在起落架12的另一侧,其使用效果相同。轴承9之上外框4外可设盖23,予以防护。
权利要求1.医疗护理机,它包括脚轮、万向轮、底板、外框、电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在底板之上、外框内设有电机,外框内中部设有轴承架支座、上端设有轴承架座,另设一两端带轴承的丝杠安装于外框内的轴承架支座及轴承架座之间;另于轴承架支座之上、于外框内设有一和丝杠相平行的导向管,再设一断面呈扁方形的起落架并于其上套装两托手、设一和丝杆相啮合的丝母及一与导向管相滑配的导向套;另于丝杠一侧下部设有传动该丝杠的蜗轮蜗杆并于蜗杆轴上设有由电机皮带轮带动蜗杆旋转的皮带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护理机,其特征是外框外设手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护理机,其特征是托手呈臂状,一侧设扁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解决方便转移病人问题。包括脚轮、万向轮、底板、外框、电机及传动机构,设有皮带轮、蜗轮、蜗杆及丝杠丝母传动丝杆上设有一断面呈扁方形的起落架,并于其上套装两托手,可托起病人转移。用于医疗护理。
文档编号A61G12/00GK2253978SQ9620519
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3日
发明者田岐绵 申请人:田岐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