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内镜操作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60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内镜操作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医疗上应用的座椅,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内镜操作椅。
通常医生在进行内镜检查时,经常是站立操作,操作者左手操作易疲劳,清洗消毒内镜需两个人配合,检查后还需将内镜放回到工作台,另外在操作时由于活检钳及细胞刷和内镜分开摆放,所以医生在操作时不能随时摘取,给检查和治疗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同时也给操作者增加了很多的劳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椅多用,能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多功能内镜操作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操作椅是由底座、座板、多用靠背、可调垫肘、垫肘板、固定支板、调节钮、万向轮等主要部件组装而成,其座板通过座板螺旋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面带有万向轮,在底座的一个支腿上固定有一固定轴,多用靠背被设置在固定轴上,并可通过调节钮自由转动,座板螺旋轴和固定轴之间有一固定支板,在座板的边缘固定有一可调垫肘,可调垫肘上带有调节扭,其上设置有一垫肘板,垫肘板可通过调节扭自由转动和上下调节;其多用靠背的后面左下端设置有一弧形挂镜板,以便内镜使用完后挂在其上,在多用靠背的右上端设置有两个挂勾,以便放置细胞刷和活检钳用,在多用靠背的中间设置有塑料夹,以便能使细胞刷和活检钳的另一端能放置在其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使得医疗人员在进行内镜检查时更加方便,免除了操作者左手持镜的疲劳,清洗消毒内镜只需一人就可完成,检查完毕后内镜、细肥刷、活检钳直接挂到多用靠背上的挂板、挂勾上即可,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椅多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多功能内镜操作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内镜操作椅多用靠背后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该操作椅是由底座1、座板2、多用靠背3、可调垫肘4、垫肘板5、固定支板6、调节钮7、万向轮8等主要部件组装而成,其座板2通过座板螺旋轴9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下面带有万向轮8,在底座1的一个支腿上固定有一固定轴10,多用靠背3被设置在固定轴10上,并通过调节钮7可自由转动在座板螺旋轴9和固定轴10之间有一固定支板6,在座板2的边缘固定有一可调垫肘4,可调垫肘4上带有调节扭7,其上设置有一垫肘板5,垫肘板5可通过调节扭6自由转动和上下调节;其多用靠背3的后面左下端设置有一弧形挂镜板14,以便内镜11使用完后挂在其上,在多用靠背3的右上端设置有两个挂勾15,以便放置细胞刷和活检钳12用,在多用靠背3的中间设置有塑料夹16,以便使细胞刷和活检钳15的另一端能放置在其上。
使用情况;在使用时操作者可根据需要将垫肘板5升到一定高度,左手肘部放在垫肘板5上,左手持镜操作,检查后将多用靠背3升高固定,把内镜11挂在弧形挂镜板14上,(内镜11的另一端和冷光源13连接)清洗消毒内镜。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内镜操作椅,该操作椅是由底座(1)、座板(2)、多用靠背(3)、可调垫肘(4)、垫肘板(5)、固定支板(6)、调节钮(7)、万向轮(8)等主要部件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座板(2)通过座板螺旋轴(9)固定在底座(1)上,底座(1)下面带有万向轮(8),在底座(1)的一个支腿上固定有一固定轴(10),多用靠背(3)被设置在固定轴(10)上,并通过调节钮(7)可自由转动,在座板螺旋轴(9)和固定轴(10)之间有一固定支板(6),在座板(2)的边缘固定有一可调垫肘(4),可调垫肘(4)上带有调节扭(7),其上设置有一垫肘板(5),垫肘板(5)可通过调节扭自由转动和上下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种多功能内镜操作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用靠背(3)的后面左下端设置有一弧形挂镜板(14),右上端设置有两个挂勾(15),中间设置有塑料夹(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镜操作椅,该操作椅是由底座(1)、座板(2)、多用靠背(3)、可调垫肘(4)、垫肘板(5)、固定支板(6)、调节钮(7)、万向轮(8)等主要部件组装而成,它使得医疗人员在进行内镜检查时更加方便,免除了操作者左手持镜的疲劳,清洗消毒内镜只需一人就可完成,检查完毕后内镜、细肥刷、活检钳可直接挂到多用靠背上的挂板、挂勾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椅多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9/00GK2269189SQ96206229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1日
发明者赵锦钰 申请人:赵锦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