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66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尤指一种具有内、外套管、三通管和固定器的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
目前,国内医院临床所用的气管导管是圆弧状的单一导管,功能单一,吸氧时不能吸痰或给药,插管时需要麻醉喉镜配合,耗时多,常因上述因素而使插管失败,造成死亡率高;且插管后不易固定,留置时间仅局限在24小时之内,操作也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它不仅可做气管导管插管使用,还可做气管或支气管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是由内套管、外套管、三通管和固定器所组成内套管为一硬质直管,前端略细,后端稍粗;内套管前端内壁设有灯泡槽,灯泡槽向后延续形成灯线槽,灯线槽直通内套管壁后端;内套管后端一侧有一把手,另侧设一三通管;外套管一端为弹性硬质段,在弹性硬质段下为具有内螺纹的软质段;弹性硬质段外壁有气囊,气囊内有一进气口,进气口和一侧管壁内进气管相连接,进气管又与外进气管连接,外进气管连接打气管,打气管一侧有橡皮盖;内螺纹段端有凸出半壁接头;三通管边侧有一侧管,侧管外壁连一盖,三通管一端设凹陷状半壁接头,与外套管的内螺纹段凸出半壁接头相套接;固定器呈长四方形状体;侧边有凹槽,固定器上端两侧设有对称式护唇板;固定器与固定带连接;是固定器与固定带连接,固定带呈对称式,一侧带上有固定齿,另一侧带上有调节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特点一、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由内套管1、外套管2、三通管14、固定器17所组成;每支套管留置时间可达48小时以上。
二、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内套管1插入外套管2内即可行插管,在抢救病人时,①不受条件限制,不需要其它器械配合,可用交流电,也可用直流电,不管在野外或在任何交通工具上,只在病人能平卧或半卧位均可插管。②成功率高,当本实用新型从病人口腔插入时,只要能找到会厌,把会厌向上轻轻挑起,即可插入声门,从而进入气管。③安全可靠,由于本实用新型外套管前端有一气囊,在插管时不易损伤声带及周围组织,气囊后端为螺纹状软管,可向任何方向弯曲而不影响其通气,且不损伤组织。④易固定,当插管成功后,把内套管抽出,用固定器将外套管固定在病人的头部,外套管不会因定位不牢而移位。
三、功能多本实用新型在抢救病人时,或病人需要插管时,①可做气管导管用。②在插管的同时,可对咽部、喉部、声带及气管内进行观察,如有病变可直接取活组织检查,如有异物即可取出。③把外套管插入气管后,再套人三通管、在吸氧的同时,可连续加药、吸痰。④内套管可单独做气管、支气管镜使用。
四、成本低制成一次性产品,每只仅需10多元。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套管1与外套管2套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套管1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套管2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套管的把手7形状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通管14形状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器17顶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器17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固定带22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侧固定带22结构图。
图中1内套管、2外套管、3气囊打气管、4橡皮盖、5气囊外进气管、6气囊、7内套管把手、8螺丝、9灯线、10插头、11内套管吸氧管、12内套管侧孔、13灯泡、14三通管、15橡皮盖、16三通管侧管、17固定器、18护唇板、19固定孔、20固定带插孔、21固定齿、22固定带、23固定带调节齿、24调节孔、25内螺纹段、26弹性硬管段、27气囊进气口、28管壁内进气管、29灯泡槽、30灯线槽。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一内套管1、一外套管2、一三通管14、和一固定器17所组成的。
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套管2是由一端设有气囊6的弹性硬质段28,和一设有内螺纹的软质段25连接组成的,弹性硬质段26设有一气囊6,气囊6内有一气囊进气口27,进气口27和一侧管壁内进气管28相连接,进气管28又和外进气管5连接,外进气管5接打气管3,打气管一侧有橡皮盖4;当从打气管3打气后,空气从打气管3进入进气管5、28,通过进气口27进入气囊6,气囊6膨胀,起阻塞气管作用。外套管2的弹性硬质段26的一端和内螺纹段25相接,弹性硬质段26的作用是便于插管,便于气囊6附着,损伤组织小;而内螺纹段25系软管段,它可向任何方向弯曲而不影响其通气功能。内螺纹段25的另端有凸出半壁接头和三通管14一端的凹陷状半壁接头相套合。内套管1前端设有灯泡槽29,灯泡槽内可置灯泡13,向后连续为灯线槽30,至后端。灯泡13从后端槽口内插入,直达灯泡槽29内。内套管一侧设有一三通管11,在插管操作时,通过此管吸氧。
如图5所示;内套管2后端设有一把手7,上有螺丝8固定,便于操作。
如图6所示;三通管14的一侧设有侧管16,加盖15备用;三通管顶端有凹陷状半壁,它与外套管内螺纹段25的底端凸出半壁接头套合。
如图7所示;固定器17呈长四方形体,四侧有长凹槽,其中对应两侧凹槽内有刻纹;固定器17上端两侧设有对称式护唇板18,固定器17顶端四角的固定带插孔中间有固定孔19。
如图8、9所示;固定带22呈对称两段式,一侧带上设有固定带调节齿23、和固定齿21,固定齿21套扣在固定器17的固定带插孔20上固定;另一侧带上设有调节孔24,供另一带上的固定带调节齿23套入固定。
使用将内套管1与外套管2套合,利用内套管的硬度把外套管送到所需部位,然后从患者口腔内插入套合好的套管,接通电源,暴露会厌软骨后,将会厌上挑起,把套管向前轻推,暴露声门,于吸气时将套管插入声门,至气囊进入声门下,在气囊打气管处打气,盖好盖,将内套管拨出,外套管2后端接三通管14,三通管主管接氧气管,侧管备用,当需要加药或吸痰时,把三通管侧管盖打开,可吸痰或加药,用毕加盖。固定器17卡入外套管2和三通管14下方,把外套管2卡入固定器17孔19内,然后用固定带22将其固定在患者头部。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套管、外套管、三通管和固定器所组成内套管为一硬质直管,前端略细,后端稍粗;内套管前端内壁设有灯泡槽,灯泡槽向后延续形成灯线槽,灯线槽直通内套管壁后端;内套管后端一侧有一把手,另侧设一三通管;外套管一端为弹性硬质段,在弹性硬质段下为具有内螺纹的软质段;弹性硬质段外壁有气囊,气囊内有一进气口,进气口和一侧管壁内进气管相连接,进气管又与外进气管连接,外进气管连接打气管,打气管一侧有橡皮盖;内螺纹段端有凸出半壁接头;三通管边侧有一侧管,侧管外壁连一盖,三通管一端设凹陷状半壁接头,与外套管的内螺纹段凸出半壁接头相套接;固定器呈长四方形状体;侧边有凹槽,固定器上端两侧设有对称式护唇板;固定器与固定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其特征是固定器与固定带连接,固定带呈对称式,一侧带上有固定齿,另一侧带上有调节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式多功能气管导管是由内套管、外套管、三通管和固定器所组成的;内套管的上方设有灯线槽,头部有灯泡槽,可插入灯泡;外套管头部有气囊,内套管套入外套管,外套管与三通管相套和另端与固定器连接,三通管主管接氧气管;固定器有凹槽,上端有护唇板,顶端有孔,与固定带连接,固定器把外套管固定在患者头部。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16/04GK2253210SQ9620728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9日
发明者王文清, 王福贵 申请人:王文清, 王福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