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再通管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19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泪道阻塞再通管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泪道阻塞再通管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它涉及的是一种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泪道阻塞疾病的装置。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包括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泪囊炎及泪小管阻塞。此病的患者经常流泪,还会引起局部反复发炎、且形成脓肿。目前治疗泪道阻塞多采用手术疗法,即利用手术法造成一个新的通路,使泪液改道流入鼻腔。这种手术不仅操作复杂,患者非常痛苦,且术后面部将会留有切痕,影响美观。中国专利第91108049.X中记述了一种慢性泪囊炎新疗法及其设备。在这项设计中提出了非手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所涉及泪道留置导管的是长340mm,外径为0.5mm,内径为0.3mm的塑料软管。这种塑料软管首先是不适于长期留置在人体之中,且太细,去管后多会发生再次闭塞的现象,起不到真正的泪道再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留置在泪道内的,通过非手术方法使阻塞泪道再通的泪道阻塞再通管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泪道阻塞再通管,它是由管身1和引线5组成,其特征在于管身1的一端为一鱼头状的斜面开口3,在斜面开口3的管壁上开有一后壁孔2;在管身1上设有倒刺8;在斜面开口3的尖端处开有一引线孔4,引线5从引线孔5中穿过。穿过引线孔的引线5分为双线部分和单线部分,以打结头6为分界线;在双线部分标有距离记号7。管身1为硅胶制作。一种与泪道阻塞再通管配套使用的扩张管,它是一根细长的圆形管8,其特征在于在圆形管8的一端为锥尖形10,从锥尖形10的尖部引出一引线9,引线9的绳结在锥尖形管内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泪道阻塞再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泪道阻塞再通管配套使用的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泪道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附
图1、2、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管身1为较软的硅胶制作,以保证本实用新型长期留置在泪道中时对人体不产生其它有害影响;泪道阻塞再通管的管身1的外径可为2.8mm,内径为1.5mm,管身1上设有倒刺8。倒刺8的设置可保证管身1留置在泪道之中不会下滑出泪道。后壁孔3的作用是如果斜面开口贴近泪囊壁也能保证管身的通畅。引线5为医用丝线;引线5穿过引线孔4,并进行打结,形成打结头6,打结头6的一边为双线部分,另一边为单线部分。在双线部分上设有距离记号7,该距离记号的作用是可以较准确地得知本实用新型处在最佳的定位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为较硬的硅胶管,锥形11的尖端直径为0.3mm,圆形管9的直径为3mm,其引线10采用1号黑色医用丝线,丝线的一端置于锥尖形11的管内,并设有丝线结,以保证在利用引线10引出扩张管圆形管部分时,丝线不会脱落。泪道探针是采用现有的9号腰穿针,去尖后将尖部磨圆即可。
在使用时,先挤出泪囊内积液,扩张下泪点,在泪道探针12中穿细丝线13,用泪道探针12往下泪点至鼻腔探通泪道,并从鼻腔引出丝线13与扩张管引线10系结,退出探针及丝线13,上提扩张管9,逆行扩张阻塞部位,然后拨出扩张管9,引线10留在泪道内,用扩张管引线10带出泪道阻塞再通管的引线5至下泪点外,上拉泪道阻塞再通管管身1,观察引线5上所设有的距离记号7,即可判断出鱼头状斜面开口3是否已置于泪囊中。当鱼头状斜面开口3还置于泪囊中时,用庆大加地塞米松的盐水从下泪点注入,水进入鼻腔,则证明管身1的位置适当。用胶布固定引线5至外下方眶缘皮肤上,每天点抗菌素眼药水,3天冲洗泪道一次,2~3周后即可剪断双线部分的一根,去除引线5,将管身1留置在泪道内,可保证泪道通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人身无害,可长期置留在泪道之中。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非手术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的疾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泪道阻塞再通管,它是由管身(1)和引线(5)组成,其特征在于管身(1)的一端为一鱼头状的斜面开口(3),在斜面开口(3)的管壁上开有一后壁孔(2);在管身1上设有倒刺(8);在斜面开(3)的尖端处开有引线孔(4),引线(5)从引线孔(4)中穿过。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泪道阻塞再通管,其特征在于穿过引线孔(4)的引线(5)分为双线部分和单线部分,以打结头(6)为分界线;在双线部分设有距离记号(7)。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泪道阻塞再通管,其特征在于它的管身(1)是由硅胶制作的。
4.一种与泪道阻塞再通管配套使用的扩张管,它是一根细长的圆形管(9),其特征在于其圆形管的一端为锥尖形(11),从锥尖形(11)的尖部引出一引线(10),引线的绳结在锥尖形管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道阻塞再通管及配套使用的扩张管,它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治疗眼科泪道阻塞疾病的医疗器械,它是由管身和引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管身的一端为一鱼头的斜面开口,在斜面开口的管壁上开有后壁孔;在管身上设有倒刺;在斜面开口的尖端设有引线孔,引线从引线孔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长期留置在泪道之中,实现了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泪道阻塞疾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M29/00GK2257485SQ9621499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9日
发明者高顺义 申请人:高顺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