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医用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23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医用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具,具体地是一种手动医用治疗器。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治疗器械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多数都是机械性的,依靠电、热、药等能源,治疗功能很局限,有的体积大携带不便,且价格昂贵,有的体积虽小,却为硬质材料成型,没有柔性和弹力,其硬度使人痛感大,老少体弱者难能承受,且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手动医用治疗器,适用于人体全身各部位,能实现刮、点、揉、剌、按、振、摩、搓、抹、锤,可治疗全身多种疾病,且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动医用治疗器,适用于人体全身各部位的保健治疗,其特征在于该治疗器本体正面呈凹弧五角星形,其上角有扁方体形的适当长度的握柄5,该握柄头部设有横向的呈三角形凸出的刮砂器4,其余四角依次设置有皮肤针11、点剌头10、点穴器9、啄丘锤8,该五角之间的凹弧边曲率半径不等,构成五个不同弧度的推运弧12A、12B、12C、12D、12E,集八种功能体于一体;皮肤针11包括针头、针组两部分,针头端是一个固接于治疗体的凹形螺母,针组是凸形螺栓,该螺栓头有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中装入一不锈钢针,排列成梅花形,针组在螺栓头外露出适当长度的针尖,各针尖齐平,将针组螺栓旋入针头螺母连接成整体;点刺头10为锥台状突出物,接触人体的部位是一个3mm直径的半圆头;点穴器9为锥台状突出物,接触人体的部位是一个5mm直径的半圆头;啄丘锤8为柱状突出物,锤顶直径16mm,锤顶平面布满若干乳头状体,各乳头体直径3mm,高3mm,围绕中心等距排列数圈,各圈均等距等分圆周,各乳头状体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治疗器本体的正面五角形中心设有按摩器7,该按摩器由若干乳头状体组成,乳头状体直径5mm,高3mm,各相邻乳头体间距相等,围绕中心排列;在治疗体的反面设有叩振器14,该叩振器由围绕中心圆形空心气槽13的密集排列于五角形平面上的若干乳头状体构成,各乳头状体直径3mm,高3mm,乳头状体之间均有1mm间隙,各乳头状体排列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所述叩振器14的平面与握柄5的直面呈11°夹角。
所述皮肤针11的针头为七个。
所述治疗器本体及握柄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在所述握柄5的上端制有悬挂孔1。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按摩器、叩振器、啄丘锤三功能体上均嵌有圆顶乳丘状体,在不同手法中触点皮肤,振摩肌肤,刺激经穴,舒筋活络、促盈气血有健身疗疾之功。
2、叩振器中心的凹槽与外围的乳丘体同时作用于人体,触激与气振产生协力,对促进人体血液流通,改善人体微循环,解除紧张疲劳,恢复四肢与躯干体力有手到症除奇效,是运动员的益友。
3、按摩器、梅花针、啄丘锤、叩振器均有借胶把弹力在手腕动力作用下,实施不同力度的连续啄式技法,有显著增效特点。
4、采用医用橡胶材质,柔韧弹力具备。
5、一体八功能,可用于人体各部位,构思新颖,以手技为动力,不用电、热、药能源,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6、施用中触激感舒适不痛苦,治疗范围广,效果高,轻重疾病适用,老少妇孕皆宜。
7、技术性能合理,易学易懂,操作简便,适合普通技术人员应用,是袖珍型的保健医疗器具。
8、此为突出无药疗法的综合性技术工具,是久用药疗不愈或有药物过敏的患者家庭医疗或自我保健的最佳医生。
9、启用手动式,有利医者发挥勤奋精神,多种技法可同时共施,有利广泛增强效果。
10、体轻灵巧,携带方便,可速成学用,效果稳妥可靠,造价低廉,总体具有科学性和广泛的普及应用价值。
本说明书有以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为正视图。
图2是
图1的右侧视图。
图3是
图1的后视立体图。
附图编号1、悬挂孔2、握柄槽3、红十字标志4、刮砂器5、握柄6、治疗器头的坡面7、按摩器8、啄丘锤9、点穴器10、点刺头 11、皮肤针12A、推运弧 12B、推运弧 12C、推运弧12D、推运弧 12E、推运弧 13、叩振器空心气槽
14、叩振器 15、握柄槽16、握柄与本体呈11°夹角 17、扁方握柄背面凹槽在
图1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其技术结构为1、总体正面呈五角形,上角为扁方体延伸长度为115毫米的握柄5,其顶头的横向的三角形突出的刮砂器4。
2、左上角为啄丘锤8,其头径15毫米,上面嵌有18个乳丘,丘体径3毫米。
3、左下角为点穴器9,其头径5毫米。
4、右上角为梅花针11,其头径5毫米,嵌有7只针头。
5、右下角为点刺头10,其头径3毫米。
6、正面五角中心为按摩器7,嵌有31个乳丘,丘体直径5毫米。
7、背面为叩振器14,中间空心气槽13凹径29毫米,深6毫米,外围五角的平面分布有128个乳丘,丘体直径3毫米,叩振器14的平面与握柄5的直面呈斜角16,在较佳实施例中,该斜角为11°。
8、每两个角之间有一不同度数的弧面12A、12B、12C、12D、12E,用作推运弧。
本实用新型的技能实施方法1、横手捏握治疗器头,使握柄头部的刮砂器4于头、胸、背、四肢可施刮砂疗法。
2、同上握法,用按摩器7于头、面、胸、腹夹脊俞穴等多部位施技治疗。
3、同上握法,用点穴器9于全身各部位对症施治。
4、同上握法,用点剌头10于手、足、耳、四肢多部位刺激经穴或全息位治疗全身疾病。
5、同上握法,用握柄5的下平面于后背及四肢大面积平面部位施抹运技法治疗。
6、同上握法,针对身体不同部位选用各角之间的弧面12A、12B、12C、12D、12E,施推运技法。
7、以拇、食、中三指捏握柄槽,用梅花针11于全身多部位施啄剌技法治疗神经性麻痹有显效。
8、同上握法,用啄丘锤8于四肢、后背肌肉丰厚部位施锤激经络疗法。
9、同上握法,用叩振器14于肩、背、臀、四肢等部位施啄式叩振技法,治疗全身疾病。
10、同上握法,用按摩器7于全身多部位可施啄式摩法。
各功能体主治病症另配有单行资料详述,本说明书不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医用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该治疗器本体正面呈凹弧五角星形,其上角有扁方体形的适当长度的握柄5,该握柄头部设有横向的呈三角形凸出的刮砂器4,其余四角依次设置有皮肤针11、点刺头10、点穴器9、啄丘锤8,该五角之间的凹弧边曲率半径不等,构成五个不同弧度的推运弧12A、12B、12C、12D、12E;皮肤针11包括针头、针组两部分,针头端是一个固接于治疗体的凹形螺母,针组是凸形螺栓,该螺栓头有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中装入一不锈钢针,排列成梅花形,针组在螺栓头外露出适当长度的针尖,各针尖齐平,将针组螺栓旋入针头螺母连接成整体;点刺头10为锥台状突出物,接触人体的部位是一个直径较小的半圆头;点穴器9为锥台状突出物,接触人体的部位是一个半圆头;啄丘锤8为柱状突出物,锤顶平面布满若干乳头状体,各乳头体围绕中心等距排列数圈,各圈均等距等分圆周,各乳头体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治疗器本体的正面五角形中心设有按摩器7,该按摩器由若干乳头状体组成,各相邻乳头体间距相等,围绕中心排列;在治疗体的反面设有叩振器14,该叩振器由围绕中心圆形空心气槽13的密集排列于五角形平面上的若干乳头状体构成,各乳头状体之间均有1mm间隙,各乳头状体排列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医用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叩振器14的平面与握柄5的直面呈11°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医用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针11的针头为七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医用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器本体及握柄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医用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握柄5的上端制有悬挂孔1。
专利摘要一种手动医用治疗器,适用于人体保健治疗,该治疗器本体正面呈凹弧五角星形,其上角有扁方体形的适当长度的握柄,该握柄头部设有横向的呈三角形凸出的刮砂器,其余四角依次设置有皮肤针、点刺头、点穴器、啄丘锤,该五角之间的凹弧边曲率半径不等,构成五个不同弧度的推运弧;本实用新型集八种功能体于一体,适用于人体全身各部位,能实现刮、点、揉、刺、按、振、摩、搓、抹、锤,可治疗全身多种疾病,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H7/00GK2277777SQ9621597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3日
发明者何义书, 李海玲, 何宏彪 申请人:何义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