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22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欧姆电阻加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本上在一个二维平面内扩展表面面积的加热器,特别是一种输液液体加热器(H05B3/20)。
当病人需要静脉滴注的时候,通常直接使用室温状态下的药液,而当温度低于36℃的药液滴注进入病人体内时,必然会使病人的血液温度下降,给人冷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引起局部痉挛。遇到上述情况,一般是给病人施以热敷,以提高滴注部位的温度,但往往不会有较明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液体加热器,用其将输液液体加热到接近人体的温度,以避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由袋状加热体、控制器及引线组成输液液体加热器,引线的一端连接电源插头,另一端经控制器连接至袋状加热体,其关键是袋状加热体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袋状加热体的侧面开设有观察孔,以便观察剩余注射液,防止药液用完使空气误进入人体,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排列有电发热材料。
上述电发热材料可以采用电热丝或电热膜,其发热温度以不超过人体温度为准。电热丝最好采用耐压300伏特,常温电阻810欧姆的高韧性电热丝。
为便于袋状加热体的加工制作,上述柔性绝缘材料最好为防水绝缘布或柔性石棉布,也可以直接使用棉布。
为防止温度的损失,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可以增设一层耐热保温布,该耐热保温布应该处在电热丝或电热膜的外侧。
下面结合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输液液体加热器的结构剖示图;图2为输液液体加热器中袋状加热体的结构剖示图;图3为输液液体加热器中控制器的电原理图4为输液液体加热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参照
图1,袋状加热体1经控制器2及引线3连接电源插头4,袋状加热体1的侧面开设有观察孔5,以便观察剩余注射液,防止药液用完使空气误进入人体,袋状加热体1的袋避中间排列有高韧性电热丝6,高韧性电热丝6以U型方式排列在袋状加热体1的袋避中间。
结合图2,袋状加热体1的袋壁采用多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防水绝缘布7、软性石棉布8、高韧性电热丝9、耐热布10以及绝缘布或棉布11。
参照图3,控制器2通过电阻12串联降压对高韧性电热丝9进行功率控制,控制器2中的开关13用来控制本输液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而发光二极管14则用来显示本输液液体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图4为输液液体加热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装有输液液体的容器15被置于输液液体加热器的袋状加热体1内,通过袋状加热体1侧面开设的观察孔5,可以方便地观察注射液的剩余量。
为了实现对输液液体加热的目的,上述袋状加热体也可以制成简状,或者制成更为简单的长方形毯状。在制成长方形毯状的场合,应该在其两个短边处加上尼龙搭扣,以便将其方便地包覆于输液液体的容器之上。
由于上述电发热材料采用电热丝或电热膜,并且其发热温度不会超过人体温度,所以能保证药液在不发生品质变化的前提下,具有减轻病人痛苦和利于药效发挥的效果。
由于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增设有耐热保温布,并且该耐热保温布处在电热丝或电热膜的外侧,因此可有效防止温度的损失。
本输液液体加热器结构合理、设计科学、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液体加热器,由袋状加热体、控制器及引线组成,引线的一端连接电源插头,另一端经控制器连接至袋状加热体,其特征是袋状加热体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其侧面开设有观察孔,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排列有电发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输液液体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电发热材料为电热丝或电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输液液体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柔性绝缘材料为防水绝缘布或柔性石棉布或棉布。
4.根据权利要求3规定的输液液体加热器,其特征是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增设有一层耐热保温布,该耐热保温布处在电热丝或电热膜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规定的输液液体加热器,其特征是袋状加热体的袋壁采用多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防水绝缘布、软性石棉布、高韧性电热丝、耐热布以及绝缘布或棉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液体加热器,由袋状加热体、控制器及引线组成,引线的一端连接电源插头,另一端经控制器连接至袋状加热体,袋状加热体用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其侧面开设有观察孔,在袋状加热体的袋壁中间排列有电热丝,其发热温度以不超过人体温度为准。电热丝的外侧增设有耐热保温布,以防止温度的损失。本输液液体加热器结构合理、设计科学、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5/44GK2253209SQ96231148
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6日
发明者朱道福 申请人:朱道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