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胃愈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10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胃愈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胃愈胶囊,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抗菌胃愈胶囊。
目前,已有几种胃药,如三九胃泰冲剂、胃苏冲剂、丽珠得乐等,但这些胃药对幽门感染性各类胃炎、食管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可杀幽门螺杆菌、强胃升阳通降的抗菌胃愈胶囊。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理论″胃为仓廪之官、五脏六腑之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营五脏灌六腑保证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中医认为五脏不足调于胃;不通降则壅滞为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则为胃脘痛、胀满、纳差、恶心呕吐、吐酸与泛酸、嗳气呃逆症状。
本发明胶囊是由下列组合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红 参4-6份黄 芪4-6份干 姜4-6份云细辛4-6份云木香4-6份苏 叶4-6份百 合4-6份防 风4-6份白花蛇舌草8-10份败酱草8-10份 积 壳4-6份土伏苓4-6份苡 米4-6份乌 药4-6份片 黄4-6份公 芙8-10份 砂 仁4-6份甘 草4-6份川黄连4-6份元 胡4-6份柴 胡4-6份本发明胶囊最佳重量配比是红 参5.1份黄 芪5.1份干 姜5.1份云细辛5.1份云木香5.1份川黄连5.1份苏 叶5.1份百 合5.1份防 风5.1份积 壳5.1份土伏苓5.1份苡 米5.1份乌 药5.1份片 黄5.1份白花蛇舌草8.5份败酱草8.5份公 芙8.5份砂 仁5.1份元胡5.1份甘 草4.6份柴 胡4.6份将上述各药原料粉碎至120目细粉,然后混合均匀用分装机入00号胶囊。
红参、黄芪补胃气,配合甘草可甘温除热;柴胡引胃中清气上行,黄芪、红参、甘草可使甘温之气上升,甘姜温中散寒,与川黄连配伍可治寒热错杂,云细辛、防风为风药,能升阳升清气,能舒诸经之气郁,上述甘辛药可以利阳起升发、散胃中滞气;苏叶、云木香、乌药、片黄、元胡、砂仁有行气止痛,诸药合用有杀菌、消食强胃,使五谷之精华上腾,精气神气强盛,共有协调阴阳气血,升阳益胃,扶正祛邪,疏通胃肠的功效。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98%;2、症状消失快,每服完一天都有好转,服完一个疗程效果更佳;3、治愈显效治愈率可达到80%,除改善和消除病症外,对HP感染性胃炎、糜烂性及萎缩性胃炎、食管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的实质性病灶有改善和愈合作用,对癌前病变有防治作用,能促进胃动力;4、杀菌力强,主要是杀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100%;5、纯中药配方,安全无毒,无付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杀菌、强胃升阳通降的抗菌胃愈胶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囊剂;红 参4.6份黄 芪4.6份干 姜4.6份云细辛4.6份云木香4.6份苏 叶4.6份百 合4.6份防 风4.6份败酱草8.10份 积 壳4.6份土伏苓4.6份苡 米4.6份乌 药4.6份片 黄4.6份公 芙8.10份 砂 仁4.6份甘 草4.6份川黄连4.6份元 胡4.6份柴 胡4.6份白花蛇舌草8.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菌胃愈胶囊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红 参5.1份黄 芪5.1份干 姜5.1份云细辛5.1份云木香5.1份川黄连5.1份苏 叶5.1份百 合5.1份防 风5.1份积 壳5.1份土伏苓5.1份苡 米5.1份乌 药5.1份片 黄5.1份白花蛇舌草8.5份败酱草8.5份公 芙8.5份砂 仁5.1份元 胡5.1份甘 草4.6份柴 胡4.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杀菌、强胃升阳通降的抗菌胃愈胶囊,它是以红参、黄芪、干姜、云细辛、云木香、苏叶、百合、防风、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积壳、土伏苓、苡米、乌药、片黄、公芙、砂仁、甘草、川黄连、元胡、柴胡为原料,将其粉碎混合分装入胶囊,本发明制作简单,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P1/04GK1196947SQ9711584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8日
发明者唐峰 申请人:唐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