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眼验光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红绿验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65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眼验光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红绿验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别远视、正视和近视或判定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的欠矫正和过矫正的眼验光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红绿验光器。
背景技术
作为判别远视、正视和近视或判定眼镜或隐形眼镜片的欠矫正和过矫正的方法,如所周知,有一种将在红色背景上显示黑色的+(正号)或O(圆)形固定目视标记的红色视标及在绿色背景上显示与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相同的固定目视标记的红色视标并列配置并使被检验者同时观看两视标的方法。这种验光方法应用了眼睛的色象差,即利用了红色光和绿色光的波长差使红色光和绿色光各自的焦点形成位置产生偏移的原理。
上述验光方法如下所述。
当白色的平行标准光通过眼的晶状体入射并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在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而波长较短的绿色光在视网膜的前面形成焦点。在这种状态下,红色光的焦点和绿色光的焦点与视网膜的距离近似相等,所以,以这两种光为背景的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具有同样的清晰度。即,在正视眼或矫正适当的眼的情况下,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清晰程度相同。
可是,在近视眼的情况下,如后文中参照附图所述,来自远方的标准光,在视网膜的跟前形成焦点,因此,由于红色光的焦点离视网膜的距离比绿色光的焦点近,所以,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比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清晰。
另一方面,在调节已休止的远视眼的情况下,如后文中参照附图所述,来自远方的标准光(平行光线),在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以这样的眼观看视标时,因波长差而使绿色光的焦点离视网膜的距离比红色光的焦点近,所以,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比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清晰。
从物理光学上说,正如上述理论所述,即上述理论对白内障手术后的无晶状体眼、装入眼内镜片的眼及70岁以上高龄几乎失去调节力的眼是成立的。
但是,从生理光学上说,对于有调节力的远视眼或正视眼来说,如上述理论看到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其原因是,人的眼睛在不停地对晶状体进行着调节,不存在象人工物理光学系统那样的固定的情况。人的眼睛,从张开的瞬间起就在生理上或出于防卫本能而对外界的有限距离的物体进行聚焦,即使是远视眼,通常也在眼睛张开的瞬间(0.5-1秒)使晶状体变凸,从而对想要看的物体进行聚焦。即,被检验者通过无意识地进行的晶状体调节,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红色视标或是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
另外,晶状体具有在调节静止状态(休息状态)保持变凸而不是保持无调节状态(凝视状态)的倾向,所以,即使是正视眼或远视眼,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对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得更清楚。
现在,在广泛采用着的基于国际眼科学会的基准的远方(5m处)视力表中,大多设置着红、绿视标,但在眼屈光度检查的现场,红、绿视标几乎已多年不再使用,而且,即使使用也由于其判定不准确而形同虚设。但是,近年来,伴随着隐形眼镜片的普及,在隐形眼镜片处理方法的最后阶段,开始使用红、绿视标进行过矫正检查,而最近在隐形眼镜片的选定中也正在推广使用红、绿视标。
但是,如上所述,即使在过矫正眼的情况下,也往往能清晰地看到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所以,存在着因轻易地使用红、绿视标而使隐形眼镜片或眼镜产生过矫正并使近视更加严重或导致VDT疲劳的概率非常大的问题。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尽可能使被检验者无意识地进行的晶状体调节尽可能地受到抑制的状态下使用红、绿视标进行的眼验光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眼验光器。
发明的公开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绿色视标的步骤及接在其后的同时观看上述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的眼验光方法,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是否合适。
按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第1绿色视标的步骤及接在其后同时观看第2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的眼验光方法,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第2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是否合适。
按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的步骤及在将上述视标熄灭后同时观看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的眼的验光方法,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是否合适。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眼验光器,该验光器备有红色视标、绿色视标、及具有将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验光器,该验光器备有第1绿色视标、红色视标、第2绿色视标、及具有将第1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第2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验光器,该验光器备有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红色视标、绿色视标、及具有将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红绿验光器的第1实施形态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Ⅱ-Ⅱ线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Ⅲ-Ⅲ线剖面图。
图4A是表示图1的红绿验光器的切换电路的图。
图4B是表示图4A的切换电路的作用的时序图。
图4C是表示图4A的切换电路的其他作用的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红绿验光器的第2实施形态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的Ⅵ-Ⅵ线剖面图。
图7是图5中的Ⅶ-Ⅶ线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5的红绿验光器的切换电路的图。
图9是表示使远视眼只凝视绿色视标的状态的焦点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正视眼的焦点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近视眼的焦点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远视眼的焦点的说明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之前,为理解本发明的技术背景,先参照


与采用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验光器有关的问题。
如图10所示,当白色的平行标准光(严格地说,应为590nm附近的黄色光)通过眼的晶状体S入射到眼内并在视网膜M上形成焦点W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在视网膜M的后面形成焦点R,而波长较短的绿色光在视网膜M的前面形成焦点G。在这种状态下,红色光的焦点R和绿色光的焦点G与视网膜M的距离近似相等,所以,以这两种光为背景的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具有同样的清晰度。即,在正视眼或矫正适当的眼的情况下,在理论上,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清晰程度相同。
可是,在近视眼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来自远方的标准光(平行光线),在视网膜M的跟前形成焦点W,因此,由于红色光的焦点R离视网膜M的距离比绿色光的焦点G近,所以,在理论上,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比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清晰。
在调节已休止(晶状体完全不能凸出)的远视眼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来自远方的标准光(平行光线),在视网膜M的后面形成焦点W。以这样的眼看远方(5m处的视标)时,因波长差而使绿色光的焦点G离视网膜M的距离比红色光的焦点R近,所以,在理论上,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上去比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清晰。
从物理光学上说,正如上述理论所述,即上述理论对白内障手术后的无晶状体的眼、装入眼内镜片的眼及70岁以上高龄几乎失去调节力的眼是成立的。
但是,从生理光学上说,对于有调节力的远视眼或正视眼来说,如上述理论看到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其原因是,人的眼睛在不停地对晶状体进行着调节,不存在象人工物理光学系统那样的固定的情况。在远视眼不进行调节、及晶状体完全无调节(很薄)的状态下,白色标准光的焦点W处在图12所示的位置,但人的眼睛从张开的瞬间起就在生理上或出于防卫本能而对外界的有限距离的物体进行聚焦,即使是远视眼,如图12中的单点锁线S1所示,通常也在眼睛张开的瞬间(0.5~1秒)使晶状体S变凸,从而对想要看的物体进行聚焦。即,被检验者通过无意识地进行的晶状体S的调节,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红色视标或是绿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
另外,晶状体S具有在调节静止状态(休息状态)保持1.0D(屈光度)左右的凸起而不是保持无调节状态(凝视状态)的倾向,所以,即使是正视眼或远视眼,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对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看得更清楚。
现在,在广泛采用着的基于国际眼科学会的基准的远方(5m处)]眼屈光度表中,大多设置着红、绿视标,但在眼屈光度检查的现场,红、绿视标几乎已多年不再使用,而且,即使使用也由于其判定不准确而形同虚设。但是,近年来,伴随着隐形眼镜片的普及,在隐形眼镜片处理方法的最后阶段,开始使用红、绿视标进行过矫正检查,而最近在隐形眼镜片的选定中也正在推广使用红、绿视标。
但是,如上所述,即使在过矫正眼的情况下,也往往清晰地看到红色视标的固定目视标记,所以,存在着因轻易地使用红、绿视标而使隐形眼镜片产生过矫正并使近视更加严重或导致VDT疲劳的概率非常大的问题。
以下,对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形态)图1~图3,示出本发明的红绿验光器的第1实施形态。该红绿验光器,具有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在该壳体1内用隔板2分隔成左右两室。而且,由左右室的后壁分别支承着灯3R、3G。在壳体1的正面设有开口,该开口由乳白色屏幕4、红色薄膜5和绿色薄膜6的层压板盖住。在乳白色屏幕4的正面,将红色薄膜5设在上述隔板2的左侧,将绿色薄膜6设在该隔板2的右侧,在两薄膜5、6的正面,在与上述灯3R、3G相对的位置作出左右大小相等的笔画粗的+(正号)形黑色固定目视标记8、9。另一方面,在该红绿验光器中,如图4所示,设有将在后文说明的切换电路,用于使绿色用灯3G连续点亮或闪烁一定时间后将红色用灯3R和绿色用灯3G同时点亮。
此外,在该红绿验光器中,用黑色显示着固定目视标记8的红色薄膜5的表面构成红色视标,用黑色显示着固定目视标记9的绿色薄膜6的表面构成绿色视标。
上述笔画粗的+(正号)形固定目视标记8、9,也可以不用黑色显示,而通过在黑色不透明薄膜的规定位置冲切出两个笔画粗的+(正号)形并将该黑色不透明薄膜粘贴配置在红色薄膜5和绿色薄膜6的正面构成。当采用这种结构时,固定目视标记8本身将以红色显示,而固定目视标记9本身则以绿色显示。
该第1实施形态的各灯的闪烁,由图4所示的切换电路进行。即,在该切换电路中,在备有主开关S2的电路15中设有触发电路16,将相互并联的灯3R、3G与触发电路16串联连接,同时在灯3R与触发电路16之间设置一个脉冲计数电路17,在灯3G与触发电路16之间、及灯3G与主开关S2之间设有手动或自动切换开关装置S1,在接通时将灯3G连续点亮,而在断开时使灯3G闪烁。
上述触发电路16,可产生图4B中以3G表示的脉冲,并能进行脉冲周期及脉冲持续时间的调整。而计数电路17,可以改变脉冲的计数值,并仅当计数到脉冲的设定数时,如图4B中的3R所示,将灯3R点亮一次,此外,如图4C中的3G所示,也可以将灯3G连续地点亮一定的时间。
因此,该切换电路,可以使灯3G连续点亮或闪烁,并能在该期间内使灯3R按规定的短时间点亮。
(第2实施形态)图5~图7,示出本发明的红绿验光器的第2实施形态。该红绿验光器,具有横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在该壳体1内的上部中央及其下方左右分别设有3个灯3g、3R、3G。灯3g构成第1绿色用灯,灯3G构成第2绿色用灯。这些灯都安装在壳体1内的后壁上。壳体1正面的开口,由包含乳白色屏幕4的层压板盖住。在乳白色屏幕4的正面,将绿色薄膜7粘贴在上述上部中央的灯3g的前方,并分别将红色薄膜5和绿色薄膜6粘贴在下方左右的灯3R和3G的前方。此外,将在与上述灯3g相对的位置冲切出粗的O(圆)形同时在与上述灯3R和3G相对的各位置冲切出左右大小相等的笔画粗的+(正号)形的黑色不透明薄膜13粘贴配置在在各薄膜5、6、7的正面。因此,将粗的O(圆)形作为第1固定目视标记10并显示绿色,将各笔画粗的+(正号)形作为第2固定目视标记11、12,并使固定目视标记11显示红色,同时使固定目视标记12显示绿色。另一方面,在该红绿验光器中,设有切换电路,用于使上部中央的灯3g点亮或闪烁一定时间后将其熄灭,并将下方左右的灯3R、3G同时点亮。
此外,在该红绿验光器中,显示红色的第2固定目视标记11本身构成红色视标,显示绿色的第2固定目视标记12本身构成绿色视标。
上述粗O(圆)形的固定目视标记10及笔画粗的+(正号)形的第2固定目视标记11、12,不一定通过冲切黑色不透明薄膜13形成,也可以与上述实施形态1一样,在各薄膜5、6、7的其对应位置的正面进行黑色显示。此外,为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代替绿色薄膜7,也可以采用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紫色、蓝色、蔚蓝色等)的薄膜。
该第2实施形态的各灯的闪烁,由图8所示的切换电路进行。即,该电路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电路基本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配置灯3g代替图4A中的灯3G,并将灯3R与灯3G并联连接。
因此,在该电路中,可以使灯3g连续点亮或闪烁,并能在将灯3g熄灭后使灯3R和3G同时点亮规定的时间。
此外,上述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两种红绿验光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上述远方(5m处)视力表内。
当使用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红绿验光器并使具有远视眼或过矫正眼的被检验者凝视闪烁状态或连续点亮的绿色视标时,由于被检验者无意识地对晶状体进行调节,所以,如图9所示,无论在哪一种验光器的情况下,绿色光G都在视网膜M上形成焦点G。在该状态持续几秒钟后,如将红色视标点亮约1秒钟并使被检验者观看,则因焦点R比焦点G离视网膜M远,所以红色视标看上去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红色视标在眼睛试图将焦点调节到红色视标侧之前熄灭,所以眼睛再一次聚焦在绿色视标侧。通过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并使被检验者进行比较,可以尽可能使发生被检验者无意识地进行焦点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的情况受到抑制。而典型的工作方式是在绿色用灯3G闪烁3次~7次后,使红色用灯3R点亮一次。
以下,通过采用第1实施形态所示红绿验光器的实验例说明本发明的利用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的验光方法。
对红色薄膜5采用HT024(英国Lee Filters有限公司制),对绿色薄膜6采用HT124(英国Lee Filters有限公司制),固定目视标记8、9的尺寸为+(正号)的臂部笔画宽度1.5mm、+(正号)的上下、水平方向长度20mm。此外,将红、绿色视标的照度设定为800cd/m攩2攪。
实验A(现有方法)象现有技术那样,在将红、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状态下使被检验者凝视两个视标,并询问被检验者是否清晰地看到红、绿视标中的任何一个的固定目视标记。
实验B(本发明方法)使被检验者只凝视点亮状态的绿色视标,按4秒钟一次使红色视标与绿色视标只同时点亮1秒钟,并询问被检验者在此期间是否清晰地看到红、绿视标中的任何一个的固定目视标记。
实验C(本发明方法)使绿色视标以点亮1秒钟、熄灭1秒钟的间隔闪烁数秒钟,接着使红色视标以点亮1秒钟、熄灭4秒钟的间隔闪烁,然后将红绿同时点亮,并询问被检验者在此期间是否清晰地看到红、绿视标中的任何一个的固定目视标记。
下面,给出上述实验A、B、C的判定结果。在以下的判定结果中,以R表示红,以G表示绿,目视情况的差别以不等号表示。
被检验者1.正视眼、24岁、女性ⅰ)用肉眼(注理论上看上去红绿应具有同样的清晰度)。
实验A:R>G(红色清晰)、实验B:R=G(红绿相同)、实验C:R=G(红绿相同)ⅱ)使同一被检验者配戴Sph(球面镜片)-0.5D(屈光度)的凹镜片后的远视状态(注理论上应清晰地看到绿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绿色清晰)、实验C:R<Gⅲ)配戴Sph+0.5D的凸镜片而为近视状态(注当然,应清晰地看到红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被检验者2.远视眼(Sph+1.0D)、26岁、男性ⅰ)用肉眼(注:理论上应清晰地看到绿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ⅱ)使同一被检验者配戴Sph+1.0D的凸镜片而为正视状态。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ⅲ)配戴Sph+0.5D的凸镜片而为远视未矫正状态(注应得到与ⅰ)同样的结果)。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被检验者3.近视眼配戴经准确矫正后的隐形眼镜片者、22岁、女性ⅰ)配戴隐形眼镜片(注理论上红绿应相同)。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ⅱ)使同一被检验者配戴Sph-0.5D的凹镜片后的过矫正(向远视侧)状态(注理论上应清晰地看到绿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ⅲ)配戴Sph+0.5D的凸镜片后的近视状态(注当然,应清晰地看到红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被检验者4.近视眼配戴过矫正隐形眼镜片者、27岁、女性(主诉眼睛疲劳)ⅰ)配戴隐形眼镜片(注理论上应清晰地看到绿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屈光再次检查结果表明,是隐形眼镜片过矫正。
被检验者5.远视眼(Sph+0.75D)高龄、几乎失去调节力者、66岁、男性ⅰ)用肉眼(注理论上应清晰地看到绿色一方)。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ⅱ)配戴完全矫正眼镜镜片。
实验A:R=G、实验B:R=G、实验C:R=G、从以上判定结果可知,对于无晶状体调节力的高龄者或装有眼内镜片的无晶状体眼,可以得到与理论近似的结果,但对具有晶状体调节力的人来说,实验A的方法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
实验B与C的比较作为实验结果,在B、C二者之间在效果上看不到有任何差别。
上述实验是以图1所示的黑色显示固定目视标记进行的,但在以图5所示的冲切固定目视标记(将各固定目视标记本身作为红、绿视标)进行的情况下,被检验者的判断更为明确。其理由可认为是,在宽视野的有色背景下易受眼的视觉灵敏度曲线或留色效应的影响。
其次,当采用第2实施形态的红绿验光器对上述被检验者1进行实验时,在使上部中央的第1固定目视标记(显示绿色)10点亮或闪烁5秒钟的状态下,看后将其熄灭,并立即将下方左右的第2固定目视标记11(显示红色)和第2固定目视标记12(显示绿色)同时点亮,并询问是否清晰地看到任何一个固定目视标记,判定结果与上述实验B、C的结果相同,但被检验者的回答更为明确。其理由可认为是,在看到形态完全不同的固定目视标记10后,同时看到新的红、绿固定目视标记11、12,因而易于作出判断。
另外,所采用的红色薄膜5、绿色薄膜6和7,与在第1实施形态中使用的相同,第1固定目视标记的尺寸为线粗2mm、直径10mm、中央切断部宽度2mm,第2固定目视标记11、12的尺寸为臂部笔画宽度1.5mm、上下、左右长度20mm。
另外,第1、第2固定目视标记的照度设定为800cd/m攩2攪。
按照本发明,可以更精确地判定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的调整是否是合适的状态,所以能为被检验者选定最合适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
因此,本发明的产业应用性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绿色视标的步骤及接在其后的同时观看上述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是否合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绿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绿色视标闪烁一定时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绿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绿色视标持续点亮一定时间进行。
4.一种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第1绿色视标的步骤及接在其后的同时观看第2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第2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镜片是否合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第1绿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第1绿色视标闪烁一定时间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第1绿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第1绿色视标连续点亮一定时间进行。
7.一种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的步骤及将上述视标熄灭后同时观看上述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的步骤,通过使被检验者比较上述绿色视标和上述红色视标,判定眼的屈光倾向及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是否合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的步骤,通过使该视标闪烁一定时间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被检验者在一定时间观看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的步骤,通过使该视标连续点亮一定时间进行。
10.一种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备有红色视标、绿色视标、及具有使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电路的使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是使绿色视标以闪烁状态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电路的使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是使绿色视标连续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红色视标,由红色用灯、设置在其前面的红色薄膜、及设在红色薄膜上的黑色固定目视标记构成,上述绿色视标,由绿色用灯、设置在其前面的绿色薄膜、及设在绿色薄膜上的黑色固定目视标记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红色薄膜及绿色薄膜层压在乳白色屏幕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红色视标,由红色用灯、在其前面的红色薄膜、粘贴在红色薄膜上的红色用不透明薄膜、及在该红色用不透明薄膜上冲切出的固定目视标记构成,上述绿色视标,由绿色用灯、在其前面的绿色薄膜、粘贴在绿色薄膜上的绿色用不透明薄膜、及在该绿色用不透明薄膜上冲切出的固定目视标记构成。
16.一种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备有第1绿色视标、红色视标、第2绿色视标、及具有将第1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第2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电路的使第1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是使第1绿色视标以闪烁状态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电路的使第1绿色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是使第1绿色视标持续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红色视标,由红色用灯、设置在其前面的红色薄膜、及设在红色薄膜上的黑色固定目视标记构成,上述第1和第2绿色视标,分别由绿色用灯、设置在其前面的绿色薄膜、及设在绿色薄膜上的黑色固定目视标记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红色薄膜及绿色薄膜层压在乳白色屏幕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红色视标,由红色用灯、在其前面的红色薄膜、粘贴在红色薄膜上的红色用不透明薄膜、及在该红色用不透明薄膜上冲切出的固定目视标记构成,上述第1和第2绿色视标,分别由绿色用灯、在其前面的绿色薄膜、粘贴在绿色薄膜上的绿色用不透明薄膜、及在该绿色用不透明薄膜上冲切出的固定目视标记构成。
22.一种眼验光器,其特征在于,备有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视标、红色视标、绿色视标、及具有将波长比绿色短的颜色的上述视标点亮一定时间的装置和在其点亮后将红色视标和绿色视标同时点亮的装置的切换电路。
全文摘要
判定眼镜镜片或隐形眼镜片的欠矫正、过矫正的红、绿验光器,具有壳体1,在该壳体1内用隔板2左右分隔,同时在该隔板2的左右分别配置红色用灯3R和绿色用灯3G,在壳体1的正面隔着乳白色屏幕4在上述隔板2左侧设置红色薄膜5同时在该隔板2右侧设置绿色薄膜6。在两薄膜5、6的正面,在与上述灯3R、3G相对的位置用黑色显示左右大小相等的固定目视标记8、9,并设有使上述灯3G点亮或闪烁一定时间后将该灯3G和灯3R同时点亮的切换电路。因此,可以在尽可能使被检验者无意识地进行的晶状体调节受到抑制的状态下进行红绿视标验光。
文档编号A61B3/10GK1215985SQ97193805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4日
发明者中川皓夫 申请人:中川皓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