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13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属于医用理疗器械技术领域。
传统的拨火罐方法是通过火将罐内空气燃烧加热成负压糊在人体上,吸出患处风寒,因操作失误导致热气灼伤皮肤的事经常发生,为避免灼伤皮肤,虽有靠机械(活塞)抽取拨罐内空气成负压的产品问世,但由于罐内空气没有热度,人皮肤毛细孔不能完全张开,则大大地影响了拨罐治疗疾病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公开一种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解决了罐内热气灼伤皮肤或罐内无热空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如下由火罐本体、负压产生装置、PTC加热片及药物袋构成本实用新型,其中,在火罐本体中依次设置有海棉,PTC加热片和药物袋,PTC加热片外接电源进行控温及产生热量,使药物袋内药物产生蒸汽雾化,将药物分子或离子呈漫性扩散,通过活塞使本体产生负压对患病部位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是采用PTC加热片产生自控温热源,将药物加热雾化,同时人体皮肤亦被加热,毛细血管扩张,药物在海棉的支撑下紧贴于患病处,药性由表及里渗入人体,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参照
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火罐本体1的上半部分为负压产生装置2,火罐本体1的下半部分依次设有海棉3,PTC加热片4及药物袋5,火罐本体1上还设有电源插座6与PTC加热片4相连接,通过控制PTC加热片的温度使药物袋内药物不断雾化,使本实用新型即发挥出火罐功能,又加快促进皮肤对药性的吸收。
权利要求1.一种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是由火罐本体(1)及负压装置(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火罐本体(1)的上半部分为负压产生装置(2),火罐本体(1)的下半部分依次设有海棉(3),PTC加热片(4)及药物袋(5),火罐本体(1)上还设有电源插座(6)与PTC加热片(4)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控温式药物电热拨罐,是由火罐本体、负压装置、PTC加热片及药物袋等构成,其中火罐本体的上半部为负压产生装置,下半部依次设有海绵,PTC加热片,药物袋,PTC加热片使药物雾化,将药物分子或离子呈漫性扩散,同时人体皮肤被加热,药袋在海绵支撑下紧贴于患疾处,药性由表及里渗入人体,使本实用新型既发挥出火罐的功能,又加快促进皮肤对药性的吸收。
文档编号A61M1/08GK2312715SQ9723180
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5日
发明者金卫星, 张秀华, 金策 申请人:金卫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