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8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鼻腔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腔冲洗器具结构的改进。
众所周知,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人们鼻腔内往往有尘埃及有害物质的吸入,而且时常伴有干痂堆积,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为了清除干痂,人们用手绢或毛巾拭鼻,有的甚至用手挖鼻,这些不良的行为常造成鼻腔感染,引起各种鼻疾的发生,又因为鼻腔内的温度、湿度适合多种细菌的繁殖,所以鼻腔内清洁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医院所使用的鼻腔冲洗器主要由盛药器、橡皮管及橄榄头所组成,使用时,将橄榄球塞入鼻腔,松开橡皮管夹,冲洗液进入鼻腔冲洗,此器具及方法虽能清洗鼻腔,排除脓涕脓痂,但从结构上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该冲洗器体积大,携带相当不便,不宜家庭和人们外出使用;其次该冲洗器操作难度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若操作不当,易使药液或水冲入咽鼓管引起咳呛,甚至引发中耳症,给人们造成意外痛苦;采用此冲洗器治疗,时间短、效果差,鼻腔周壁上的细菌及有害物质不能彻底清除,由于冲洗水压不易掌握,若冲洗治疗时间长,患者常常难以忍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效果佳、且安全可靠的鼻腔清洗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所设计的清洗器主要由吸液球、导管、海棉体刷头及防护帽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吸液球口内括装有导管,导管上部开有若干小孔,在导管中上部套有海棉体刷头,防护帽罩于海棉体刷头及导管外部,并能被密封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十分方便,因此其应用范围广,不但宜于医院、诊所使用,而且同样宜于家庭、外出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海棉体包套于导管外部作为刷头,由于海棉体本身无毒、柔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鼻腔粘膜,而且使吸液球中的水或药液从导管的小孔中被挤出时,首先被海棉体吸收,再接触至鼻腔内壁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压刺激鼻腔等问题,也避免了因水压过大而使水进入咽鼓管引起咳呛或中耳症等,所以使用起来安全可靠,清洗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刷洗和按摩作用,其可使得鼻腔粘膜下血管恢复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鼻腔清洗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为吸液球,2为导管,3为海棉体刷头,4为防护帽,5为小孔,所设计的清洗器是在医用负压吸液球1开口内固定卡接有导管2,也可选用胶粘方式连接,导管2上部及开有3-5个小孔5,在导管2中上部套有海棉体刷头3,防护帽4扣装于其外部,并且螺接于橡胶球体开口外部,或卡接于其开口外部,其中导管2和防护帽4的制作材料均为聚乙稀硬塑,为了不使海棉体刷头在工作时脱出,制作时可采用细丝固定或胶贴,导管2下端在橡胶球体口内的接触处均可设置垫圈密封,以防止橡胶球内药液或水渗漏;另外,为操作更加方便,使鼻腔内的干痂更容易清出,导管2头部可制作成弯形。
使用时,先挤压橡胶球吸入水,刷头涂上清洁剂,将刷头置入鼻腔道刷洗2-3分钟后,挤压橡胶球,用水冲洗鼻腔,最后擤出鼻腔存水,或者采用液药直接吸入橡胶球内,一边挤压,一边刷洗,清洗过后均应清洗干净,扣紧防护帽。
权利要求1.一种鼻腔清洗器,是由吸液球(1),导管(2),海棉体刷头(3)及防护帽(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吸液球口内固定括装有导管(2),导管(2)上部开有若干小孔(5),在导管上部外套有海棉体刷头(3),海棉体刷头(3)及导管(2)外罩有防护帽(4),且能被密闭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的头部为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清洗器,属于鼻腔清洁器具制作技术领域,其是在吸液球口内固定有导管,在导管上部开有若干小孔,海绵体刷头套于其外,海绵体刷头及导管外罩有防护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携带方便、安全性高、使用效果佳等特点,适宜于医院、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61H35/04GK2312034SQ9724209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晓, 赵清芳 申请人:李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