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6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的发明,该贴附物贴附于身体的穴位或疲劳处,可调整身体离子,有利于保持健康,促进其活性化。
近年来,以体育界为中心,正在销售一种直接贴附于身体患部的钛胶带。日本第3021113号实用新型就是关于这种钛胶带的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在基体层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碳化钛微粒子与粘结剂混合而成的活性层的保健用胶带,其医学、临床特性是可通过碳化钛的吸热、镇静等生理作用来消除碰伤、腰痛、拧伤、挫伤、肌肉痛等病痛,通过电气及电磁作用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肩膀酸痛或疲劳。
采用这类公知技术的问题是只能获得单一金属自然产生的离子、电子所起的作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获得一种能加速产生负电位金属离子与微电流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大幅度提高对身体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贴附物上,在与释放负电位金属离子的低电位部位(阳极)相对的位置,配置具有高电位的部位(阴极),通过这些部位与身体的接触,构成一种夹持着身体电解质的双电极,通过上述阴极的感应,增加负电位金属离子、乃至电子的产生。
这就是说,本发明以标准电极电位为基准,将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组合起来,形成阳极与阴极,或者通过组合起来的金属与身体接触所产生的电位差,使金属分为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利用这样的原理形成阳极与阴极。
已知的比较稳定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电位系列有TiO2/TiO22++2.18V、Au/Au1++1.7V、Au/Au3++1.498V、Pt/Pt2++1.2V、Pd/Pd2++0.987V、Rh/Rh3++0.8V、Ag/Ag1++0.799V、Hg/Hg1++0.789V、MoO2/MoO42-+0.66V、Cu/Cu2++0.377V、Ti3+/TiO2++0.1V、Fe/Fe1+-0.036V、WO3/W-0.09V、Mo/Mo1+-0.2V、Ni/Ni1+-0.25V、Ga/Ga1+-0.45V、TiO2/Ti-0.85V、W/WO42--1.05V、Zr/Zr4+-1.53V、Ti/Ti2+-1.628V、Al/Al3+-1.662V、Al/HAlO1--2.35V。另外,TiN、TiC等的数据虽不清楚,但TiN、TiC等与Ti同身体接触产生电位差,可分为具有负电位的与具有正电位的两种。
本发明的贴附物因为直接与身体接触,所以不能采用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对身体有毒的金属,适用的金属有Au、Pt、Ag、Ti、Zr、Al、W、Mo等金属元素与不锈钢等合金,以及这些金属元素与合金的金属化合物中比较稳定的氧化物、氮化物与碳化物。从这些金属中选出合适的,组成能形成阳极与阴极,而且具有充分的身体机能恢复作用的金属组合。
具体地说,第1种组合是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的组合。上述具有负电位的金属采用Ti、Zr、Al或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中至少1种,上述具有正电位的金属采用Au、Pt、Ag或这些合金中至少1种。
第2种组合是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与该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组合。上述金属元素或合金采用Ti、Al、Zr、W、Mo或不锈钢,上述金属化合物采用这些金属元素或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第3种组合是至少2种同一金属元素或合金的不同金属化合物的组合。各金属化合物采用Ti、Al、Zr、W、Mo或不锈钢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第4种组合是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的组合。各金属元素或合金采用Ti、Al、Zr、W、Mo或不锈钢。
第5种组合是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和与其不同的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组合。上述金属元素或合金采用Ti、Al、Zr、W、Mo或不锈钢,上述金属化合物采用这些金属元素或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第6种组合是至少2种不同的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组合。各金属化合物采用Ti、Al、Zr、W、Mo或不锈钢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配置的金属可采用粉尘、粒子、箔片、板等各种形态,根据目的或用途的不同,混合或分开配置于可切断的粘贴带、橡皮膏、松紧带等贴附物主体上。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地增加了负电位金属离子、乃至电子的产生,因为负离子的效用与局部徼电流的产生,穴位受到的电刺激通过神经元传达到独立神经,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管辖的身体机能,如患部的毛细血管得到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了身体机能的恢复。
人的身体中约有60~70%为体液(水份),该体液中含溶于其中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电解质中有正离子与负离子,该离子平时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患病时该平衡遭到破坏。可以说血液中失去平衡的地方不同,病症也就不同。
包裹着细胞的离子分布的差别与神经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对全身健康的恢复或病情的恶化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正离子与负离子通过细胞膜而存在,对膜的穿透性随正负两极电位的大小而不同。离子根据某种规律在全身有机地转动,通过身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离子、电子的强度或分布对其产生很大影响。
一般说来,疲劳是因为乳酸值上升所致,这时可以看到正离子增加,体内的离子平衡遭到破坏。这种生物电是意大利的哥伯尼最初提出的,可以说细胞水平的离子所具的作用机理是生物天生的机能。
本发明通过上述构成,增加负电位的金属离子与电子,对这种离子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从外部进行强制性调整。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粘贴带的侧面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贴着性橡皮膏的平面图。
图10(a)~图10(c)是表示本发明的贴着性橡皮膏的各种形状实例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松紧带的平面图。
所用的金属为粉尘、粒子、箔片或板等,例如用喷雾法或化学方法制成粉尘,黏附在贴附物的粘贴层上,或与粘结剂混合黏附于粘贴材料上,或者织到贴附物主体中。
图1~图11表示了本发明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的贴附物主体各种形态的实例以及金属的各种配置的实例。
首先,图1~图8表示了作为贴附物主体使用的粘贴带的实例。
在图1~图8中,1是可切断的粘贴带,其主体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或具有透气性的合成树脂薄膜。此外,该粘贴带既可以是收缩性的,也可以是非收缩性的。
图1是在粘贴带1上混合配置2种金属A、B的粉尘或粒子的实例,图2是在粘贴带1上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横向分开配置2种金属A、B的实例,图3是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1上横向交替配置2种金属A、B的实例,图4是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1上横向相隔一定间隔配置2种金属A、B的实例,图5是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1上条状分开配置3种金属A、B、C的实例,图6是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1上同心圆状分开配置2种金属A、B的实例,图7是按适当的比例,在粘贴带1上同心圆状分开配置3种金属A、B、C的实例。
关于金属的配置,有图8的侧面截面图所示的在粘贴层1 a上黏附金属A、B……的粉尘或粒子的方法,有图中未表示出的形成粘贴层1a的粘结剂与粉尘或粒子混合的方法,或者贴箔片或金属板的方法等。
图9表示了贴附物主体采用橡皮膏的实例。
图中,2是粘着性橡皮膏,该橡皮膏2上适当地混合配置有2种金属A、B。该橡皮膏2的构成可以用纸带,也可以与粘贴带1一样用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合成树脂薄膜。该橡皮膏2既可以是收缩性的,也可以是非收缩性的。
图10(a)~图10(c)表示了上述橡皮膏2的各种形状的实例。
图11表示了贴附物主体采用松紧带的实例。
图中,3是松紧带,该松紧带3用加入了按适当重量比混合的A、B两种金属粉尘的棉纱织成,具有收缩性与吸湿性。
下面对使用特定金属及特定配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配置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具有负电位的金属,配置Ti、Zr、Al或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具有正电位的金属采用Au、Pt、Ag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Au、Pt以及Ag不一定要用纯金属,只要具有能起阴极作用的电位就行,用合金也行。不过,如品位太低,对身体会有影响,所以金合金最好用18K以上的。
<例1>在图2的粘贴带1上,按1∶1的比例分开配置Au的粒子与Ti。
<例2>在图3的粘贴带1上,将Au的粒子配置于中央,在其两外侧配置Ti的粒子。类似地,如设1列Au、Pt或Ag中的1种粒子列,在其两外侧配置2列Ti、Zr、Al或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则负离子的产生增加得更多。
<例3>在图4的粘贴带1上,将Au的粒子与Ti的粒子隔开一定间隔分开配置。这样,两种金属不一定相互邻接,因为有汗水或种种水份的关系,两种金属在电气上还是可以相接的。
<例4>在图9的橡皮膏2上,混合配置Au的粒子与Ti的粒子。
第2,对配置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与该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金属,配置Ti、Al、Zr、W、Mo或不锈钢,作为其金属化合物配置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例5>将细于300号的Ti与氧化钛的微粒子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粉,以不损坏粘贴带1的粘贴性为限,配置于图1的粘贴带1上。
<例6>在图2的粘贴带1上,将细于300号的Ti与碳化钛的微粒子按1∶3的比例分开配置。
<例7>在图6的粘贴带1上,以碳化钛为中心部,在其周围分开配置同心圆状的Ti。
<例8>在图5的粘贴带1上,按1∶4∶4的比例将Ti、氮化钛与碳化钛呈条状分开配置。
<例9>在图7的粘贴带1上,以Ti为中心部,在其周围分开配置同心圆状的氮化钛与碳化钛。
第3,对配置至少2种同一金属元素或合金的不同金属化合物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各金属化合物,配置Ti、Al、Zr、W、Mo或不锈钢中任何一种同一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例10>将氮化钛与碳化钛的粉尘或粒子,以不损坏橡皮膏2的粘贴性为限,混合配置于图9的橡皮膏2上。
<例11>图11的松紧带3,在构成松紧带3的棉纱中加入由细于150号的氮化钛与碳化钛微粒子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粉。
第4,对配置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各金属,从Ti、Al、Zr、W、Mo或不锈钢中选出2种以上予以配置。
<例12>将细于300号的Ti与Mo的微粒子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粉,以不损坏粘贴带1的粘贴性为限,配置于图1的粘贴带1上。
第5,对配置至少2种金属元素或合金和与其不同的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金属元素或合金,从Ti、Al、Zr、W、Mo或不锈钢中进行选择,予以配置,作为金属化合物,从Ti、Al、Zr、W、Mo或不锈钢中选择上述选出的成份以外的元素或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例13>在图2的粘贴带1上,将细于300号的Ti与氧化钼的微粒子按1∶3的比例呈条状分开配置。
<例14>在图7的粘贴带1上,以Ti为中心部,在其周围分开配置同心圆状的氧化钼与氮化钨。
<例15>在图5的粘贴带1上,按1∶4∶4的比例将Ti、Mo与氮化钨呈条状分开配置。
<例16>图11的松紧带3,在构成松紧带3的棉纱中加入由细于150号的Ti与氧化钼微粒子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粉。
第6,对配置至少2种不同的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各金属化合物,配置Ti、Al、Zr、W、Mo或不锈钢的不同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例17>在图6的粘贴带1上,以碳化钛为中心部,在其周围同心圆状地分开配置氧化钼。
<例18>将碳化钛与氧化钼,以不损坏橡皮膏2的粘贴性为限,混合配置于图9的橡皮膏2上。
根据上面已详细说明的本发明,在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上,配置有由至少2种金属组成的组合,具体地说,是由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组合起来,形成阳极与阴极,或者通过组合起来的金属与身体接触所产生的电位差,使金属分为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利用这样的原理形成阳极与阴极,所以能与释放负电位金属离子的阳极相对,配置阴极,通过这些部位与身体的接触,构成一种夹持着身体电解质的双电极,通过上述阴极的感应,增加负电位金属离子、乃至电子的产生。
这样便能使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加速产生负电位金属离子与微电流,大幅度提高对身体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配置至少由2种金属构成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构成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与该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构成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同一金属元素或合金的不同金属化合物构成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构成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和与其不同的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由不同金属元素或合金的金属化合物构成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上述具有负电位的金属是Ti、Zr、Al或这些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中的至少1种,上述具有正电位的金属是Au、Pt、Ag或其合金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上述金属元素或合金是Ti、Al、Zr、W、Mo或不锈钢,上述金属化合物是这些金属元素或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金属为粉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金属为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金属为箔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所配置的金属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各金属混合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各金属分开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各金属配置于可切断的粘贴带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各金属配置于贴着用橡皮膏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其特征是各金属配置于松紧带上。
全文摘要
在身体机能恢复用贴附物上,配置有由至少2种金属组成的组合。使配置的金属成为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的组合,或者通过组合起来的金属与身体接触所产生的电位差,使金属分为具有负电位的金属与具有正电位的金属,利用这样的原理,在贴附物上形成阳极与阴极,通过阴极感应,增加阳极负电位金属离子、乃至电子的产生。
文档编号A61N1/22GK1238998SQ9810243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2日
发明者成濑重靖, 井手宪博, 山田尚司, 冈本佳三, 土井良雄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德力本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