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防治胆石病的药物及鉴别胆石种类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59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组防治胆石病的药物及鉴别胆石种类方案的制作方法
我们今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组防治胆石病的药物及鉴别胆石种类方案,目的是使该件发明成果获得全面完整的专利保护。
目前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肝胆结石病(简称胆石病)患者实施取石术后,3年内结石复发率高达30%~50%,5年后则高达60%以上。而我们在对365例胆石复发患者进行随访时发现,64%以上的患者是由于术后选择防石药物不当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临床医师和患者不能正确识别胆石种类,而目前市场所售防治胆石病的药物,有的只有消炎利胆作用,有的只能溶解胆固醇结石,且存在着副作用多、价格昂贵,令多数患者难以承受等缺陷。故临床很难做到合理用药,从而严重制约着临床溶防石疗效。本药物组合物正是基于解决上述难题而发明的。它既具有显著的广谱溶防石作用,同时又具备了鉴别胆石种类的新用途,避免了因盲目用药,反而加速胆石形成等诸多弊端。
具体讲,本发明涉及一组治疗和预防慢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及胆心综合征等胆道系统疾病的药物。其处方来源于中医秘方,又通过多年临床验证,结合现代药理进行科学筛选而成。它符合中医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养阴活血、软坚散结等法则,使肝之疏泄功能恢复、胆汁分泌与排泄正常,从而起到溶石、排石、防石之功效。其组分及配比关系较好为不饱和脂肪酸(1~10份)、抗氧化剂(0.004~0.15份)、磷脂(0.05~3份)、动植物胶或药用树脂(1~50份)、内金(1~25份)、陈皮(1~30份)、青皮(1~35份)、黄芩(1~50份)、黄连(1~30份);最好为不饱和脂肪酸(1.5~8份)、抗氧化剂(0.005~0.1份)、磷脂(0.1~2.5份)、动植物胶或药用树脂(2~40份)、内金(4~20份)、陈皮(2~25份)、青皮(2~30份)、黄芩(3~40份)、黄连(2~25份),加入少量协同剂,经灭菌、粉碎及提取等现代工艺精制而成。
更详细讲,组分中所指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软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亚麻仁油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等,其中以亚油酸及其衍生物为首选。抗氧化剂可选用维生素E及天然抗氧化剂碧萝芷。磷脂要经过去固醇处理。动植物胶可利用鳖甲等天然药物制得,当然选择药用树脂或树脂珠代替动植物胶也有较好疗效。内金系鸡、鸭、鹅内金,其中以鹅内金为首选。从陈皮、青皮、黄芩、黄连等天然药物中可提取多种有效成分,如橙皮甙、柠檬烯、黄芩甙或黄芩甙元、小蘖碱等。组方中所讲的协同剂主指烟酸、肌醇、维生素C、维生素B6等。
此外,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该组合物能显著增加胆汁中胆红素的排泄量,而胆红素与该组合物的结合,起到了意外的体内增溶胆石作用,这可能系胆红素发挥了特别有效的抗氧化作用,稳定地防止了亚油酸及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过早地损失,从而使其转化胆固醇的能力显著增强。该组合物所具有的出人意料的溶石排石防石之特性,还表现在其疗效显著高于组合物中每种成分单独或者相加本身疗效的总和,起到了单独或者相加本身所起不到的广谱溶防石作用。我们随机对240例胆石进行体外溶石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对90%以上的胆石有不同程度的肉眼可见性溶石作用。我们通过对852例符合中国药政局1989年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胆石病和544例经皮胆镜取石手术后的患者,采用连续或间断交替服用该组合物1~4个疗程(每疗程半年),进行临床验证,经前后B超检查证实,治疗胆石病和慢性胆囊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6%,治疗胆心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2.4%,预防肝胆结石复发,5年内结石复发率控制在10%以内。其疗效均高于服用消炎利胆片、胆通等药物对照组,且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验证相似。综上所述该药物组合物所具有的广谱溶防石作用及疗效价格比,显著优于迄今已知药物。
鉴别胆石种类技术方案把该药物组合物收集到一小容器内(也可直接选用胆石溶剂),放置一天,取其澄清药液适量,再将胆石放入药液内,以将胆石完全浸泡为宜。其后每天摇动装有胆石的药液3~30分钟,以胆石在药液内不停翻滚为宜。环境条件为温度-5~150℃,压力-1KPa~15KPa。鉴别胆石的程序如下胆石外观为白色至淡灰黄色,如上方案1周内胆石有缩小等溶解现象,即为胆固醇及其混合性胆石;胆石外观为淡黄色至棕黑色,且5天内胆石有裂解现象,即为胆红素及其混合性胆石;胆石外观为白色至棕黑色,而1周内无胆石溶解或裂解现象,即为含钙为主的混合性胆石。上述方案也可通过改变胆石溶剂和环境条件如温度及压力,静置或延长每次摇动溶剂的时间,减小或增大摇动溶剂的强度,来延长或缩短溶石现象所发生的时间,以此同样能够鉴别胆石种类。
实施例(例一)下述药物组成及配比关系主要适用于防治胆固醇及其混合性胆石,但也适用于其它种类胆石亚油酸10g、维生素E 0.05g、磷脂0.7g、动植物胶40g、内金10g、橙皮甙0.3g、柠檬烯1g、小蘖碱0.2g。
(例二)下述药物组成及配比关系主要适用于防治胆红素及其混合性胆石,也适用于其它种类胆石亚油酸乙酯9g、维生素E 0.06g、动植物胶20g、内金20g、橙皮甙0.2g、黄芩甙4g、小蘖碱4g、烟酸0.75g、维生素B6 0.15g、(例三)下述药物组成及配比关系主要适用于防治含钙为主的混合性胆石,也适用于其它种类胆石亚麻仁油酸10g、维生素E 0.1g、磷脂2g、药用树脂或动植物胶10g、橙皮甙2.5g、柠檬烯0.4g、黄芩甙或黄芩甙元1.5g、小蘖碱1g、维生素B6 0.06g。
权利要求
1.本药物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慢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及胆心综合征等胆道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基本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磷脂、动植物胶或药用树脂、内金、陈皮、青皮、黄芩、黄连等,经灭菌、粉碎及提取等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但也可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陈皮提取物等基础上,根据不同种类的胆石选择适当的药物及配比。其配比关系较好为不饱和脂肪酸(1~10份)、抗氧化剂(0.004~0.15份)、磷脂(0.15~3份)、动植物胶或药用树脂(1~50份)、内金(1~25份)、陈皮(1~30份)、青皮(1~35份)、黄芩(1~50份)、黄连(1~3份)最好为不饱和脂肪酸(1.5~8份)、抗氧化剂(0.005~0.1份)、磷脂(0.1~2.5份)、动植物胶或药用树脂(2~40份)、内金(4~20份)、陈皮(2~25份)或橙皮甙(0.1~3份)、青皮(2~30份)或柠檬烯(0.2~3份)、黄芩(3~40份)或黄芩甙(0.2~5份)、黄连(2~25份)或小蘖碱(0.1~5份),上述药物组合物未经发明人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加工生产或者变相制造相似产品。
2.鉴别胆石种类技术方案。其技术特征包括步骤和环境条件,具体如下取胆石溶剂适量,将胆石放入溶剂内,以把胆石完全浸泡为宜。静置或每天摇动溶剂(或煮沸)10小时以内。环境温度控制在-5℃至150℃之间,压力控制在-1KPa至15KPa之间。根据胆石的颜色和是否溶解或裂解,以及溶解或裂解所发生的时间,来说明溶防石作用及鉴别胆石种类。其物质特征为胆石溶剂。
全文摘要
现公布一组防治慢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及胆心综合症等胆道系统疾病的药物。该药物对90%以上的胆石有不同程度的肉眼可见性溶石作用,其广谱溶防石作用及疗效价格比,显著优于迄今已知药物。它所具有的鉴别胆石种类的新用途,避免了患者因盲目用药反而加速结石形成等诸多弊端。是集溶、排、防三法为一体的新型特效溶防石药物。
文档编号A61K35/37GK1228969SQ9810457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8日
发明者许秋菊, 张毅 申请人:许秋菊, 张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