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感冒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763阅读:4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感冒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既能对感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能对轻、重感冒者有较佳的治疗作用,贴敷于穴位的防治感冒穴位贴。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头痛、鼻塞、发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认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又曰“外感风邪,伤及肺卫”,故将感冒称为“伤风”。认为伤风是风邪通过口鼻皮而入,伤及肺卫所致,并依病情轻重分“轻伤风”与“重伤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用外敷穴位的防治贴及其用法与制造法。此贴预防感冒者,只需用单层贴敷于大椎、迎香、合谷之穴;轻感冒者用复层贴敷于大椎、迎香、合谷、太阳、劳宫之穴;重感冒者用增层贴敷于神阙、大椎、太阳之穴;本发明的防治感冒穴位贴是由纯中药与医用橡胶膜组成。中药成份为金银花、连翘、香薷、薄荷、菊花、苍术、葱白、荆荠、豆鼓、桑叶、冰片、生姜、大蒜、麻黄、紫苏。本发明采用贴敷穴位的方法,将解表类、清热类、祛风类、开窍类中药对穴位的刺激,能起到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宣肺解表作用。金银花气清香、味淡微若,有清热解毒,可用于发热、头痛、伤风;薄荷辛凉、入肺、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冰片气浓清香、辛苦微寒,入肺经,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能;大蒜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性温入肺,解毒杀虫,清肺顿咳。生姜辛微温,入肺有发汗解表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麻黄气微香、味微苦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恶寒发热,外感风寒。医用橡胶膜由天然橡胶、硬脂酸、氧化锌、松香、凡士林和防老剂组成。
本发明因采用了中药原材料及医用橡胶膜,并应用了中医外敷法,故毒副作用极微。本发明使用方法是一种穴位贴敷法,又采用了分离预防者,轻感冒者与重感冒者逐个分穴与增穴贴敷法。此贴又分预防者用的单层贴,轻感冒者用的复层贴与重感冒者用的增层贴,所以,该贴能达到较佳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采用药物刺激穴位,并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从而促使机体抗体形成,增强免疫机能,改善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同时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能起到温经活血、祛风解表、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药物贴敷在穴位上,药物可渗透皮下组织,通过微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本贴所选的穴位,有沟通表里、疏通经络、有活血定喘、清热止痛的功能。如大椎穴为督脉经穴,属诸阳之会,有解表清热,蔬风散寒,可治发热、头痛、寒热、咳嗽;合谷穴有清泄阳明、祛风解表、疏经镇痛;迎香穴是手阳大肠经上止穴,具有清阳明热,对鼻塞不闻香味有治作用。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有清头泻火,明目止痛功能;神阙穴云“齐也”。正如《黄庭经》云“生门着,脐也。婴儿在母腹中,取气于脐管,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中医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脐通过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
防治感冒穴位贴包括单层贴、复层贴与增层贴。所谓单层贴是指将含有药物的橡胶膜浆涂在医用纱布上而成,此单层贴是给预防感冒者使用,以及用于做复层贴或增层贴的基层贴。复层贴是指在单层贴(基层贴)含有药物橡胶膜那一面上(简称药面)再复上一层含有另一些药物的橡胶膜(简称药膜)使它们合成一块药贴。多层药膜是夹在两层塑料簿膜间,使用时先撕掉一面塑料簿膜,将药膜粘在单层贴的药面上,再撕掉另一面塑料簿膜制成复层贴。复层贴用于治疗轻感冒者;增层贴是重感冒者用以神阙穴治的一种药贴。神阙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为人体先天之本源,故贴敷于神阙能起到特别的效应。增层贴的药膏也是夹在两层塑料薄膜间,不过它要厚得多,使用时撕去一面塑料簿膜,将药膏粘在单层贴的药面上组成增层贴,如再撕掉另一面塑膜,就可把此贴(增层贴)贴敷于脐穴、太阳穴与大椎穴。
防治感冒穴位贴的配方分单层贴、复层药膜与增层药膏。单层贴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金银花25%、香薷20%、薄荷8%、菊花25%、苍术22%。将上述的中药原料切除残根,拣去杂质,清洗晾干,炼膏并与橡胶膜混合涂在医用纱布上,再用塑料簿膜复盖。复层药膜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连翘18%、葱白18%、荆荠18%、豆鼓26%、桑叶20%将上述药料(除豆鼓外)拣去杂质、残根晾干;豆鼓取黑大豆,洗净放入缸内,取桑叶、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取浓汁与黑大豆拌匀,稍闷,将豆蒸后发酵、晒干,然后将它与其它药料一起打浆、制膏也与打好橡胶膜混合后涂铺在塑料簿膜上,药膜另一面再复上一层塑料簿膜制成复层药膜。增层药膏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冰片4%、生姜26%、大蒜26%、麻黄18%、紫苏26%,此药料除冰片外,清洁、粉碎、打浆,然后加冰片制膏,再与橡胶搅拌混合铺涂在医用塑料簿膜上,并复上另一层塑料簿膜。橡胶膜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天然橡胶40%、硬脂酸8%、氧化锌18%、松香25%、药用凡士林8%、防老剂1%。制胶程序自然橡胶炼胶加溶剂搅拌再加硬脂酸、氧化锌、松香、凡士林搅拌,渐序加入不同药膏制成单层贴、复层药膜、增层药膏。
使用方法预防感冒者,使用单层贴敷于大椎、迎香、合谷之穴(如

图1);轻者感冒者用复层贴,先把复层药膜复在单层贴的药面上,然后,可贴敷于大椎、迎香、合谷、太阳、劳宫之穴(如图1);除大椎、太阳穴外其穴位可任择。重感冒者用增层贴使用时,先将增层药膏粘在单尾的药面上,然后把此贴敷于大椎、太阳与神阙穴(如图1)。该注意的是在贴敷以前,需对贴敷的穴位要消毒,预防感染,皮肤有损或过敏者不宜使用。
权利要求
1.防治感冒穴位贴是由纯中药与医用橡胶组成,此贴包括单层贴、复层贴与增层贴。单层贴是将含有药物的橡胶浆涂在医用纱布上,单层贴是给预防感冒者使用的,并是复层贴与增层的基层贴;复层贴是在单层贴的药面上复粘一层含有另一些药物的橡胶膜,复层药膜是夹在两层塑料簿膜间,复层贴用于治疗轻感冒者;增层贴是重感冒用以神阙穴治疗的,此贴的药膏也是夹在两层塑料簿膜间,使用时将药膏粘在单层的药面上组成其增层贴。a.所述单层贴配方与制法如下(重量百分比%)金银花25%、香薷20%、薄荷8%、菊花25%、苍术22%。将上述中药原料切除残根,拣去杂质,清洗晾干,打浆炼膏与打好橡胶混合后涂在医用纱布上,再用塑料簿膜复盖。b.复层药膜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连翘18%、葱白18%、荆荠18%、豆鼓26%、桑叶20%。将上述药料(除豆鼓外)拣去杂质、残根、晾干;豆鼓取黑大豆,洗净放入缸内,取桑叶、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取浓汁与黑大豆拌匀,稍闷,将豆蒸后发酵、晒干然后再与其它药料一起打浆、制膏并与打好橡胶膜混合后涂铺在塑料簿膜上,另一面再复上一层塑料簿膜制成复层药膜。c.增层药膏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冰片4%、生姜26%、大蒜26%、麻黄18%、紫苏26%,此药料除冰片外,清洁、粉碎、打浆再加冰片并与打好的橡胶搅拌混合后涂铺在塑料簿膜上,复上另一层塑料簿膜。d.橡胶膜配方如下(重量百分比%)天然橡胶40%、硬脂酸8%、氧化锌18%、松香25%、药用凡士林8%、防老剂1%。制胶程序天然橡胶炼胶加溶剂搅拌再加硬脂酸、氧化锌、松香、凡士林搅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预防感冒者,使用单层敷于大椎、迎香、合谷之穴(如图1);轻感冒者用复层贴敷于大椎、迎香、合谷、太阳、劳宫之穴(如图1);重感冒者用增层贴,敷于大椎、太阳与神阙穴(如图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采用单层贴为基层贴,然后粘复上另一些药物橡胶膜而制成另一种药贴(如复层贴、增层贴),这种合成药贴可增强其药力。其贴敷时采取了分预防者,轻、重感冒者逐个分穴与增穴贴敷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对感冒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能对轻、重感冒者有较佳的治疗作用,贴敷于穴位的防治感冒穴位贴与其配方及用法。该贴由纯中药与医用橡胶膜组成。中药成分为金银花、薄荷、菊花、苍术、桑叶、冰片、大蒜等。该贴分预防者用的单层贴和轻感冒者用的复层贴与重感冒者用的增层贴。此贴采用了中医外敷穴位贴敷法,用药物刺激穴位,起到温经活血、祛风解表、疏通经络,尤其是重感冒者采用敷贴神阙穴,能起到特别的效应。
文档编号A61K9/70GK1235019SQ9811083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2日
发明者葛云震 申请人:葛云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