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经络方便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40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髓炎经络方便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专治骨髓炎经络方便贴。
传统的伤湿去痛膏由粘布上履合胶粘层和药的混合层,治病时,贴在痛疼处,药的有效成份通过胶粘层与皮肤接触,再通过皮肤的毛孔渗入肌肤中治病。但这种伤湿去痛膏药效持续时间短,渗透力有限,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髓炎经络方便贴,用不同的药层结构,提高对骨髓炎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粘布和药层所组成,在药层和粘布之间还设有一层蟾蜍皮,蟾蜍皮的一面为与粘布连接,蟾蜍皮的另一面为药层,在粘布的胶粘层和药层上有保护膜。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胶粘层与药层分开布置,互不影响使药层能保持一定的厚度,药效持续时间长,同时在药层外端设置蟾蜍皮,可借助蟾蜍皮上含有的蟾蜍毒素和华蟾蜍素等逐渐渗出的药成份与药层的药混合,并与药层的药同渗入人体经络中,达到增强药效的治病效果。这种结构的方便贴,不影响粘布与人体皮肤的粘合,又能使药层的药成份有效地渗入人体治病,又能使药层借助蟾蜍皮上的有药成份和速激人体兴奋作用,促进人体吸收,使治疗效果显著、持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粘布4和药层1所组成,在药层和粘布之间还设有一层蟾蜍皮2,蟾蜍皮的一面与粘布连接,蟾蜍皮的另一面为药层,在粘布的胶粘层3和药层上有保护膜5。药层由断肠草、鱼腥草、百花蛇草、白芨、乌药、麝香、乳香、没芍、白花蛇经熬膏制成。保护膜为塑料膜,也可为纸膜。
具体制作时,可选用相同重量的断肠草、鱼腥草、百花蛇草、白芨、乌药、乳香、没芍、白花蛇的中药草药和选用占上述药见重量的1-2%的麝香、熬成膏。
选用体长5-10厘米的蟾蜍(俗称癞蛤蟆)剥皮、风干、制成蟾蜍皮2。
粘布选用一面设有胶粘层的粘布,将风干的蟾蜍皮制成小于粘布的面积,使粘布上四周空余的胶粘布能与人体皮肤粘合,将蟾蜍皮置在粘布胶粘面的中央,蟾蜍皮上端履盖一层约1.5-1毫米的药层,在按粘布面积大小将保护膜,最佳选用塑料膜履盖在粘布的胶粘层与药层面上,以防止药层散失和保持胶粘膜层的粘合效果。
使用时,揭去保护膜,将药层和胶粘层与皮肤接触即可。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药效持久、渗透力强是一种理想的骨髓炎经络方便贴。
权利要求1.一种骨髓炎经络方便贴,由粘布和药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药层和粘布之间还设有一层蟾蜍皮,蟾蜍皮的一面与粘布连接,蟾蜍皮的另一面为药层,在粘布的胶粘层和药层上有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炎经络方便贴,其特征在于药层由断肠草、鱼腥草、百花蛇草、白芨、乌药、麝香、乳香、没芍、白花蛇经熬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炎经络方便贴,其特征在于保护膜为塑料膜,也可为纸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用专治骨髓炎经络方便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髓炎经络方便贴,用不同的药层结构,提高对骨髓炎的治疗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在药层和粘布之间还设有一层蟾蜍皮,蟾蜍皮的一面与粘布连接,蟾蜍皮的另一面为药层,在粘布的胶粘层和药层上有保护膜,使方便贴使用方便,药效持续时间长,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M37/00GK2329376SQ9820421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5日
发明者王华安 申请人:王华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