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送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5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宫颈送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宫颈送药器,是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医用器械。
在临床中,妇科疾病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宫颈疾病尤为突出。由于治疗手段的限制,此类疾病已经成为妇科临床中的多发病,甚至成为困扰医务人员和广大已婚妇女的“顽症”。由于此类疾病容易被人忽视,久而久之,会诱发严重的病变,宫颈糜烂、宫颈癌由此发生。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此类疾病的治疗,因施药方法和部位的不尽合理,也是造成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的重要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宫颈送药器,它用于宫颈疾病的治疗,可将药物准确送至治疗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宫颈送药器,结构中包括送药器壳体、送药器头体和送药器尾体,以及药盒,在送药器头体顶部开有储药凹槽,送药器壳体内有通过导向架设置的顶出杆,顶出杆的顶部有顶出头,该顶出头位于送药器头体的储药凹槽的底部,顶出杆与导向架之间设有顶出杆回位弹簧,送药器尾体为空腔。
导向架可以设在送药器头体内,用导热材料做成套形支架,其顶部为储药凹槽,在导向架内加装加热元件,从而可使送药器头体内的药盒加热,进而将药适当加热,因此能够增加施药效果。
将送药器尾体做成空腔,外观呈喇叭桶形,便于操作,使用舒适。
储药凹槽内的药盒设有一回收线至送药器尾体,可将施药后的药盒回收。
本实用新型与以往技术相比取得如下技术进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自己就可以使用;可以将药物准确送至所治疗部位,提高了用药效果,是家庭简易的送药、给药器具。



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
图1给出的本实用新型,送药器主要由送药器壳体8、送药器头体2和送药器尾体6和药盒1构成,它们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为了加工装配方便,送药器头体2和送药器壳体8之间采用分体螺纹配合方式,也可以是拔插配合方式,壳体8内有横向设置的顶出杆5,顶出杆5的导向架9位于送药器头体2内,是用导热材料如金属材料做成的套形支架,支架内装有加热元件3,顶出杆5的顶端安装有顶出头10,它位于导向架顶部所开的储药凹槽11的底部,在储药凹槽11内装有药盒1,药盒1设有向外侧的折沿12,便于同送药器头体2上的储药凹槽11活动配合。在顶出杆5与导向架9之间有顶出杆回位弹簧4,可使顶出杆5灵活回位,送药器尾体6做成空腔,外观为喇叭桶形,能够方便操作,更令使用者感到舒适,为了将药盒1在施药后便于回收,在它上面加装有回收线7,一直通至送药器尾体外。
本送药器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药盒1中放上欲用的药物,并将药盒装入送药器头体2上的储药凹槽11内,压紧,用一顶杆从送药器尾体6内穿入并顶至顶出杆5尾部,同时加热元件加热,用力顶压顶出杆5,并将送药器头体放至阴部,直至将其顶至宫颈,用力顶出药盒1,熔化状态的药物恰好被准确地施于宫颈,退出送药器,拉回收线7取出药盒1。为了卫生和安全,送药器头体2和壳体8以及尾体6在使用时外套医用乳胶套。
权利要求1.一种宫颈送药器,结构中包括送药器壳体(8)、送药器头体(2)和送药器尾体(6)以及药盒(1),其特征在于送药器头体(2)顶部开有储药凹槽(11),送药器壳体(8)内有通过导向架(9)设置的顶出杆(5),顶出杆的顶部有顶出头(10),顶出头(10)位于送药器头体(2)的储药凹槽(11)的底部,顶出杆(5)与导向架(9)之间设有顶出杆回位弹簧(4),送药器尾体(6)为空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药器,其特征在于导向架(9)位于送药器头体(2)内,是用导热材料做成的套形支架,其顶部有储药凹槽(11),在导向架(9)内设有加热元件(3)。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药器,其特征在于送药器尾体(6)外观为喇叭桶形。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药器,其特征在于药盒(1)设有回收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送药器,结构中包括送药壳体、送药器头体和送药器尾体以及药盒。在壳体内设有顶出杆,头体顶部有储药凹槽,顶出杆上的顶出头通至储药凹槽底部。顶出杆上有回位弹簧,它可以将药物方便准确地送至宫颈部位,并将药盒回收,提高了用药效果。是临床及家庭理想的妇科疾病治疗送药器具,使用简单、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A61M31/00GK2364913SQ9920554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1日
发明者崔大雨, 严凤, 张大庆 申请人:崔大雨, 严凤, 张大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