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
创伤性骨折属多发性疾病,肢体的骨折在各种人群中均常有发生,迄今为止的治疗方法无外乎手术和非开放性骨折的正骨疗法,外科手术法使病人痛苦大,需要一定的医疗条件和护理条件,费用昂贵,正骨法治疗虽被广泛采用,但复位时须由两名以上医生操作且凭手法和经验复位,耗时既多又需反复照像检查修正,难以达到解剖复位,给患者造成痛苦大,费用高且医生费力亦效果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它在低剂量X光监控的使用条件下,以机械手代替人工复位,是一种准确、省力,可靠且病人痛苦小的骨科复位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所构成;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是由横向行走装置、垂直升降装置、左、右气动机械臂及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所构成,横向行走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与移动装置,垂直升降装置亦包括固定装置与升降装置,横向行走装置中的移动装置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固定装置相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升降装置分别连接左,右气动机械臂,左气动机械臂依万向关节连接左定端机械手,右气动机械臂依水平旋转气缸连接右动端机械手,二机械手之间依二拉伸气缸相连接;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是由可调节支柱、床板、二上肢可外展板、二下肢可外展板及枕板所构成,床板置于可调节支柱上,二上肢可外展板与二下肢可外展板与床板相应位置依可活动连接装置相连接,枕板与床板相应位置呈固定连接;所说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依控制系统控制。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横向行走装置是由横向移位底架及横向移动气缸与横向移动拖板所构成,横向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横向移动底架,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横向移动拖板。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装置是由垂直升降气缸、垂直升降滑板、垂直升降支柱构成,所说气缸连接于横向行走装置中的横向移动拖板,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于垂直升降滑板与垂直升降支柱。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左气动机械臂是由“L”形臂架、左前臂气缸及气缸移动支架构成,所说“L”形臂架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左前臂气缸,气缸移动支架滑动配合连接于左前臂气缸,支架连接左机械手输入端的万向关节。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右气动机械臂是由右动端机械臂及右动端机械臂前臂构成,其内部结构是由右臂垂直升降气缸、右臂垂直升降滑块、右臂横移气缸、右臂横移气缸移动支架、右臂纵移气缸、右臂纵移气缸移动支架构成,所说右臂垂直升降气缸一端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右臂升降滑块,滑块连接右臂横移气缸,横移气缸上的气缸移动支架与右臂纵移气缸相连接,纵移气缸上的移动支架与右机械手的输入端相连接。
上述所说的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可采用气袋涨紧固定装置,亦可采用骨针固定装置。
上述所说的气袋式左定端机械手包括弧型二固定夹板、夹板支架、气袋及锁紧装置,二弧型夹板相对置于夹板支架上,气袋装于夹板内侧,气袋的一端固定在夹板上,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伸于其外。
上述所说的气袋式右动端机械手包括动端机械手固定支架与轴向旋转支架、弧型二固定夹板、气袋及锁紧装置、台板、轴向旋转牵拉气缸与垂直旋转气缸,所说的台板上端连接右机械手水平旋转气缸输出端,台板的左端连接轴向旋转牵拉气缸,其右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与轴向旋转支架呈弧状滑动配合连接,轴向旋转支架与垂直旋转气缸的输出端相接,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一弧型固定夹板,弧型固定夹板连接气袋一端,气袋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伸于其外。
上述所说的用于涨紧固定患肢的气袋是由双层结构构成,其外层为无弹性的编织物,内层为充气的弹性胶袋。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的上、下肢可外展板与床板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上、下肢支架、上、下肢外展气缸、横支架与旋转气缸,所说的旋转气缸固定于手术床支柱上,其输出端与床板相接,横支架固定于床板上,上肢二外展气缸分别由一端固定于横支架,另一端连接二上肢支架,二上肢支架分别与横支架二端依轴连接,二下肢外展气缸一端分别固定于床板,另一端连接二下肢支架,二下肢支架与床板依轴连接。
上述所说控制系统包括常规气路连接的手动控制系统与电脑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使用方法首先该设备应与X光图象系统相联系将摄像头置于患者的患肢部位,此复位过程应在铅屏蔽的手术间进行,主治医生隔防护设施在室外遥控操作,通过荧光屏X光图象精确控制复位,其具体过程为(见使用状态图)①将患者置于可调节手术床上,操纵手术床45及复位装置的横向行走装置36及垂直升降装置37及X光成像装置34,使患部置于手术位置;②操纵垂直升降装置37和左端机械臂40,使定端机械手39夹持患部的近端,并用骨针固定装置或气袋涨紧固定装置切实固定;③用绑扎带固定患者肢体于手术床上,防止术中自由移位;④操纵右机械臂41、42和动端机械手38夹持患者远端伤肢,同样用固定装置加以固定;⑤医护人员退出手术室,在X光透视监控下,操纵机械手,对患部实行拉伸、旋转、抬起、下压、对接等复位动作,达到解剖定位的效果、定位情况可由X光装置加以确认;⑥关闭X光机,医护人员入室用双侧固定夹板加以可靠固定;⑦松开机械手,移走机械臂,再次开动X光系统予以确认,至此,视手术为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在低剂量X光监控的条件下完成全复位过程,可达到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2、复位全过程采用气动控制动作,准确、可靠、病人痛苦小;3、使用方便,复位效果理想,是骨科复位治疗中的首创性设备,具有极好的推广前途。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可调节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气袋式固定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骨针式固定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可调节手术床结构示意图(5-A为手术床的外观示意图,5-B为手术床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右机械手(动端)水平旋转气缸,2为台板,3为轴向旋转牵拉气缸、4为弹性气袋、5为动端气袋锁紧装置,6为垂直旋转气缸,7为拉伸气缸1,8为定端气袋锁紧器,9为定端弧型夹板,10为无弹性气袋编织物,11为左机械手万向关节(组件),12为拉伸气缸II,13为动端机械手固定架,44为轴向旋转支架(气缸牵拉式),15为动端机械手夹板(气袋法),16为夹板支架(左定端机械手),17为动端机械手三联件,18为动端机械手夹板(骨针法),19为轴向旋转支架(直流电机驱动方式),20为定端骨针夹板(骨针法),21为球形骨针固定头,22为双向固定器支架,23为双向固定器联杆,24为手术床枕板,25为手术床上肢外展板,26为手术床下肢外展板,27为手术床支柱,22下肢支架,29为气缸,30为下肢外展气缸,31为上肢支架,32为上肢外展气缸,33为横支架,34为C形X光显影装置,35为横向移位底架,36为横向移动拖板(动),37为垂直升降支架(定),38为右端(动端)机械手,39为左端(定端)机械手,40为左(定端)机械臂(含纵向移动气缸),41为右(动端)机械臂(含纵向移动气缸和横向定位气缸),42为右(动端)机械臂前臂,43为监视器及主控制屏,44为手术床床架,45为手术床床板,46为屏蔽室,47为含铅玻璃防护窗,48为空调,49为空气滤清器,50为床身操作屏,51为横向移位底架(内部),52为横向移动气缸(内部),53为横向移位拖板(内部),54为垂直升降气缸,55为垂直升降滑板,56为垂直升降支柱,57为左“L”形臂架,58为左前臂气缸,59为左臂气缸移动支架,60为左端(定端)机械手安装位置,61为右臂垂直升降气缸,62为右臂垂直升降滑块,63为右臂横移气缸(条型磁性无活塞杆气缸),64为右臂横移气缸移动支架,65为右臂纵移气缸(条型磁性无活塞杆气缸),66为右臂纵移气缸移动支架,67为右端机械手安装位置。
实施例
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见
图1),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所构成,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是由横向行走装置、垂直升降装置、左、右气动机械臂及左定端机械手39与右动端机械手38所构成,横向行走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与移动装置,垂直升降装置亦包括固定装置与升降装置,横向行走装置中的移动装置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固定装置相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升降装置分别连接左,右气动机械臂,左气动机械臂依万向关节11连接左定端机械手39,右气动机械臂依水平旋转气缸1连接右动端机械手38,二机械手之间依二拉伸气缸7与12相连接;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是由可调节支柱27、床板45、二上肢可外展板25、二下肢可外展板26及枕板24所构成,床板45置于可调节支柱27上,二上肢可外展板25与二下肢可外展板26与床板45相应位置依可活动连接装置相连接,枕板24与床板45相应位置呈固定连接;所说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依控制系统控制。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横向行走装置(见
图1、2)是由横向移位底架35及横向移动气缸52与横向移动拖板36所构成,横向移动气缸52固定连接横向移动底架35,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横向移动拖板36。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装置(见
图1、2)是由垂直升降气缸54、垂直升降滑板55、垂直升降支柱56构成,所说气缸连接于横向行走装置中的横向移动拖板53、气缸54的活塞杆端连接于垂直升降滑板55与垂直升降支柱56。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左气动机械臂40(见
图1、2)是由“L”形臂架57、左前臂气缸58及气缸移动支架59构成,所说“L”形臂架57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56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左前臂气缸58,气缸移动支架59滑动配合连接于左前臂气缸58,支架59连接左机械手输入端的万向关节11。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右气动机械臂(见
图1、2)是由右动端机械臂41及右动端机械臂前臂42构成,其内部结构是由右臂垂直升降气缸61、右臂垂直升降滑块62、右臂横移气缸63、右臂横移气缸移动支架64、右臂纵移气缸65、右臂纵移气缸移动支架66构成,所说右臂垂直升降气缸61一端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56,气缸61的活塞杆端连接右臂升降滑块62,滑块62连接右臂横移气缸63,横移气缸63上的气缸移动支架64与右臂纵移气缸65相连接,纵移气缸65上的移动支架66与右机械手38的输入端相连接。
上述所说的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可采用气袋涨紧固定装置(见图3),亦可采用骨针固定装置(见图4)。
上述所说的气袋式左定端机械手(见图3)包括弧型二固定夹板9、夹板支架16、气袋4及锁紧装置8,二弧型夹板9相对置于夹板支架16上,气袋4装于夹板9内侧,气袋4的一端固定在夹板9上,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8伸于其外。
上述所说的气袋式右动端机械手(见图3)包括动端机械手固定支架13与轴向旋转支架14、弧型二固定夹板15、气袋4及锁紧装置5、台板2、轴向旋转牵拉气缸3与垂直旋转气缸6,所说的台板2上端连接右机械手水平旋转气缸1输出端,台板2的左端连接轴向旋转牵拉气缸3,其右端与固定支架13固定连接,与轴向旋转支架14呈弧状滑动配合连接,轴向旋转支架14与垂直旋转气缸6的输出端相接,旋转气缸6的缸体连接一弧型固定夹板15,弧型固定夹板15连接气袋4一端,气袋4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5伸于其外。
上述所说的用于涨紧固定患肢的气袋(见图3)是由双层结构构成,其外层为无弹性的编织物10,内层为充气的弹性胶袋4。
上述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的上、下肢可外展板25与26与床板45的活动连接装置(见图5)包括上、下肢支架31、上、下肢外展气缸32与30、横支架33与旋转气缸29,所说的旋转气缸29固定于手术床支柱27上,其输出端与床板45相接,横支架33固定于床板45上,上肢二外展气缸32分别由一端固定于横支架33,另一端连接二上肢支架31,二上肢支架31分别与横支架33二端依轴连接,二下肢外展气缸30一端分别固定于床板45,另一端连接二下肢支架28,二下肢支架28与床板45依轴连接。
上述所说控制系统包括常规气路连接的手动控制系统与电脑控制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所构成;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是由横向行走装置、垂直升降装置、左、右气动机械臂及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所构成,横向行走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与移动装置,垂直升降装置亦包括固定装置与升降装置,横向行走装置中的移动装置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固定装置相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升降装置分别连接左,右气动机械臂,左气动机械臂依万向关节连接左定端机械手,右气动机械臂依水平旋转气缸连接右动端机械手,二机械手之间依二拉伸气缸相连接;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是由可调节支柱、床板、二上肢可外展板、二下肢可外展板及枕板所构成,床板置于可调节支柱上,二上肢可外展板与二下肢可外展板与床板相应位置依可活动连接装置相连接,枕板与床板相应位置呈固定连接;所说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依控制系统控制。
2.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横向行走装置是由横向移位底架及横向移动气缸与横向移动拖板所构成,横向移动气缸固定连接横向移动底架,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横向移动拖板。
3.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装置是由垂直升降气缸、垂直升降滑板、垂直升降支柱构成,所说气缸连接于横向行走装置中的横向移动拖板,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于垂直升降滑板与垂直升降支柱。
4.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左气动机械臂是由“L”形臂架、左前臂气缸及气缸移动支架构成,所说“L”形臂架与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左前臂气缸,气缸移动支架滑动配合连接于左前臂气缸,支架连接左机械手输入端的万向关节。
5.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中的右气动机械臂是由右动端机械臂及右动端机械臂前臂构成,其内部结构是由右臂垂直升降气缸、右臂垂直升降滑块、右臂横移气缸、右臂横移气缸移动支架、右臂纵移气缸、右臂纵移气缸移动支架构成,所说右臂垂直升降气缸一端连接垂直升降装置中的垂直升降支柱,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右臂升降滑块,滑块连接右臂横移气缸,横移气缸上的气缸移动支架与右臂纵移气缸相连接,纵移气缸上的移动支架与右机械手的输入端相连接。
6.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可采用气袋涨紧固定装置,亦可采用骨针固定装置。
7.由权利要求1、6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袋式左定端机械手包括弧型二固定夹板、夹板支架、气袋及锁紧装置,二弧型夹板相对置于夹板支架上,气袋装于夹板内侧,气袋的一端固定在夹板上,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伸于其外。
8.由权利要求1、6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袋式右动端机械手包括动端机械手固定支架与轴向旋转支架、弧型二固定夹板、气袋及锁紧装置、台板、轴向旋转牵拉气缸与垂直旋转气缸,所说的台板上端连接右机械手水平旋转气缸输出端,台板的左端连接轴向旋转牵拉气缸,其右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与轴向旋转支架呈弧状滑动配合连接,轴向旋转支架与垂直旋转气缸的输出端相接,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一弧型固定夹板,弧型固定夹板连接气袋一端,气袋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伸于其外。
9.由权利要求6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用于涨紧固定患肢的气袋是由双层结构构成,其外层为无弹性的编织物,内层为充气的弹性胶袋。
10.由权利要求1所说的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的上、下肢可外展板与床板的活动连接装置包括上、下肢支架、上、下肢外展气缸、横支架与旋转气缸,所说的旋转气缸固定于手术床支柱上,其输出端与床板相接,横支架固定于床板上,上肢二外展气缸分别由一端固定于横支架,另一端连接二上肢支架,二上肢支架分别与横支架二端依轴连接,二下肢外展气缸一端分别固定于床板,另一端连接二下肢支架,二下肢支架与床板依轴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包括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所构成;所说的可调节复位装置是由横向行走装置、垂直升降装置、左、右气动机械臂及左定端机械手与右动端机械手所构成;所说的可调节手术床是由可调节支柱、床板、二上肢可外展板、二下肢可外展板及枕板所构成;所说可调节复位装置与可调节手术床依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在低剂量X光监控的条件下完成全复位过程,可达到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是骨科复位治疗中的首创性设备,具有极好的推广前途。
文档编号A61F5/04GK2366062SQ9920553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1日
发明者李伏生, 黄国富 申请人:李伏生, 黄国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