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75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特别是一种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
目前广泛应用于伤口的纱布方敷料,是将脱脂纱布毛边向内折叠6-12层,其功能主要是保护伤口清洁,免受细菌感染;同时又可吸收伤口逸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从而保持伤口干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由于普通脱脂纱布吸水性差,易与伤口发生粘连而造成伤口第二次创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损伤。
从理论上来说,对同一敷料要求有止血与不粘连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功能是很难的,即这种敷料必须具备强大的吸水性,以利于止血;又有很好的疏水性,这样才不会与伤口发生粘连。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能,使得生产这种敷料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曾有单独生产含止血剂的伤用敷料的报道,中国专利1047976为“一种止血纱布生产方法的改进”。也曾有制造单一不粘纱布的报道,中国专利2163628“复合医用不粘纱布”是将不粘纱布与脱脂纱布二者结为一体,旨在节省材料。中国专利1003699“医用不粘纱布及制造方法”是将普通脱脂纱布经二甲基羟基硅油乳液、聚乙烯醇、磺化蓖麻油的防粘处理而成。中国专利CN219712187Y“自贴型全棉不粘纱布”是将折叠的不粘纱布中下层用脱脂纱布包裹后粘接在压敏胶纺布上供使用。
中国专利1189092公开的“具有保健与医疗功能的生物光素材料”是一种具有改善微循环、镇痛、收敛、促进新陈代谢等保健医疗作用的矿药组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集止血、不与伤口粘连、抗菌、镇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敷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设计的。
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为方形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和改善微循环、镇痛的芯层折叠夹置构成。
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为普通全棉纱布经降解、接枝,并羟基化处理而成,其基本结构为部分羧甲基化的棉纤维。具有改善微循环、镇痛作用的芯层为涂布有矿药膜的脱脂纱布。
由于针对普通棉纤维分子量较大,分子排列整齐,分子中亲水基团少,因而吸水能力差,生物降解能力也较差的缺点。经处理后降低其分子量和增加亲水集团,而达到止血和不粘的目的,并引入抗菌物质;其芯层采用我国特有的矿药组合物的“生物光素”专利技术应用于本敷料,从而使本敷料的每一面都同时具有了止血、不粘伤口、抗菌的镇痛消炎、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及良好的透气效果。同时在外观、手感上与普通纱布无明显差别,成为医患接受的一种神奇敷料。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描述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片折叠夹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片折叠夹层结构示意图。
脱脂棉纱布经羟基化处理制成的不粘纱布夹层可以是连片折叠夹层1,即宽条形不粘纱布两端向中点折叠后,再行对折,叠为四层不粘纱布,其对折口内夹置于脱脂纱布上涂布有矿药膜的芯层2。
本实用新型的不粘纱布夹层也可以是离片折叠夹层3、4,即两块对折后等面积而不相连的不粘纱布为夹层,其间夹置于脱脂纱布上涂布有矿药膜的芯层5。上述敷料芯层的药效可透过夹层发挥作用,芯层外的夹层两面均是折为两层的不粘纱布。于无菌包装袋取出的本实用新型,其任何一面都可直接敷于伤口,方便使用。
这样设计的敷料样品经临床试用,取得了满意的止血、防粘连,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包括矿药和医用纱布,其特征在于该敷料为方形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和改善微循环、镇痛的芯层折叠夹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其特征在于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为普通全棉纱布经降解、接枝,并羟基化处理而成,其基本结构为部分羧甲基化的棉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其特征在于改善微循环镇痛作用的芯层为涂布有矿药膜的脱脂纱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其特征在于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可以是连片折叠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其特征在于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可以是离片折叠夹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止血不粘夹层敷料,属于医用敷料的发明创造。该敷料为抗菌止血不粘纱布的夹层内,夹置具有改善微循环镇痛作用的矿药芯层,从而使该敷料的任何一面都同时具有了抗菌、止血、不粘、改善微循环、镇痛等多种功能。本敷料经测定无毒,其样品经临床试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L15/00GK2355720SQ99205529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1日
发明者邢邦华, 姜新建 申请人:亚圣(天津)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