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639阅读:10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气囊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胃内容物引流的管状器具。
目前社会普遍使用的是普通胃管,只有一软管。其缺点是不能准确的判断放置后的胃管在病人胃内的具体的深度。过深可能盘曲或深达十二指肠,过浅可能暂时在胃内,以后会因为病人体位的变动而拉到贲门以上。此外胃管的内引流口可以因为胃壁粘膜的贴附而导致引流不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调整胃管的深度,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次即可确定在胃内的准确深度和位置,不需要再作调整,并保证使胃管的内引流口不被胃粘膜贴附胃内引流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气囊胃管,是由胃管主体、阻力气囊、去附壁气囊、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注气通道等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一胃管主体的前段有阻力气囊,阻力气囊与主体前端头间有去附壁气囊,去附壁气囊与前端头有一定的距离,胃管主体的后段开有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胃管主体的侧壁内开有阻力气囊注气通道和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阻力气囊注气通道与阻力气囊、阻力气囊注气口相通,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与去附壁气囊、去附壁气囊注气口相通。在胃管主体的前段周围侧壁有多个通孔,作引流孔。
使用时,将胃管带气囊的一端经鼻孔插入胃内,先通过阻力气囊注气口、阻力气囊注气通道对阻力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向外拉动胃管,感到有阻力后,即可确定胃管在胃内的位置和长度准确。如果胃管引流不畅,是由于胃内容物阻塞了胃管在胃内的引流口,可确定是胃粘膜被胃管吸附所致。此时可通过去附壁气囊注气口、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对去附壁气囊进行充气,由于气囊膨胀将胃粘膜推开,从而使引流通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减少病人的痛苦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排除胃粘膜对胃内引流口的堵塞,确保胃管的引流通畅的胃内引流管器。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在图中,1引流孔 2去附壁气囊孔 3阻力气囊孔 4去附壁气囊 5阻力气囊 6胃管主体 7去附壁气囊注气口 8阻力气囊注气口 9胃管主体外接口10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 11阻力气囊注气通道如图所示,在一胃管主体6的前段有阻力气囊5,阻力气囊5与主体6前端头间有去附壁气囊4,去附壁气囊4与前端头有一定的距离,胃管主体6的后段开有阻力气囊注气口8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7,胃管主体6的侧壁内开有阻力气囊注气通道7和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10,阻力气囊注气通道11与阻力气囊5、阻力气囊注气口8相通,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10与去附壁气囊4、去附气囊注气口7相通。在胃管主体6的前段周围侧壁有多个通孔,作引流孔1。
使用时,将胃管带气囊的一端经鼻孔插入胃内,先通过阻力气囊注气口8、阻力气囊注气通道11对阻力气囊5充气,使气囊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向外拉出胃管,感到有阻力后,即可确定胃管在胃内的位置和长度准确。如果胃管引流不畅,是由于胃内容物阻塞了胃管在胃内的引流口,可确定是胃粘膜被胃管吸附所致。此时可通过去附壁气囊注气口7、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10对去附壁气囊4进行充气,由于气囊膨胀将胃粘膜推开,从而使引流通畅。
权利要求1.一种双气囊胃管,是由胃管主体、阻力气囊、去附壁气囊、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注气通道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一胃管主体的前段有阻力气囊,阻力气囊与主体端头间有去附壁气囊,去附壁气囊与前端头有一定的距离,胃管主体的后段开有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胃管主体的侧壁内开有阻力气囊注气通道和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胃管,其特征在于阻力气囊注气通道与阻力气囊、阻力气囊注气口相通,去附壁气囊注气通道与去附壁气囊、去附气囊注气口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双气囊胃管,是由胃管主体、阻力气囊、去附壁气囊、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注气通道等构成,其特点是在一胃管主体的前段有阻力气囊,阻力气囊与主体前端头间有去附壁气囊,胃管主体的后段开有阻力气囊注气口和去附壁气囊注气口,它克服了其它胃管不能准确判断放置后的胃管在病人胃内的具体深度的缺点,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对胃内容物引流使用。
文档编号A61M1/00GK2360075SQ9922015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6日
发明者孙争文, 孙争鸣, 郭秀云, 于吉云 申请人:孙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