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脐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70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断脐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妇产科用的新生儿断脐钳。
现在常用的断脐工具是两把止血钳和一把剪刀,操作过程是在婴儿出生后,由助手先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脐带,再用剪刀在两钳间剪断。该方法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婴儿在分娩后应尽快断脐,以减少过多的脐血流入体内,减轻黄疸。另外,在婴儿产后多数婴儿需清理呼吸道、吸痰、吸氧等抢救,需争分夺秒,特别是在难产过程中,婴儿需断脐后送台下抢救。因此,断脐时间长对婴儿很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的断脐工具。
为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钳把1、钳把17,支臂2、支臂16、支轴8、钳头4组成,钳把1上端设置有支臂2,支臂2上端设置有两个钳臂3,两钳臂3前端有对称结构的钳头4;钳头4啮合面内侧有啮合齿5,啮合齿5外侧啮合面中部有弯月形凹面7,中间有槽孔6;槽孔6上端有卡槽19;钳把17上端有支臂16设置在两钳臂15之间,支臂16与钳臂15通过支轴14连接,支臂16顶端固定有刀片22;支臂16上端有连板10,连板10上有孔9,弹簧11的一端钩在孔9内,弹簧11另一端固定在支杆12上;钳臂15下端连接为一体,上面设置有销孔21,一钳臂15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顶端设置有支杆12;两钳臂15顶端有钳头4;钳臂15中部有销孔20,销孔20内支轴8将钳臂3和钳臂15销接在一起。
通过以上结构,钳夹脐带和剪断脐带可一次完成,缩短了用时,有益于新生婴儿的健康和窒息儿的抢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右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钳臂15及以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臂16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脐带夹结构示意图,图6是脐带夹左视图。弹簧11和刀片22单独加工。脐带夹一次注塑成形。其他各部件均选用不锈钢加工制成。在组装时首先将断脐钳左半部分逐一安装好,最后将钳臂15装入钳臂3两臂之间,插入支轴8制成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先将脐带夹放入槽孔6内,使卡头26卡入卡槽19,手握两钳把,在钳把17运动同时弹簧11带动钳头4运动,当四钳头4啮合后,脐带夹将脐带夹住,扣槽25啮合。随着握力增加,弹簧11被拉动,这时刀片22运动将脐带剪断。松开断脐钳,两脐带断端被两脐带夹夹紧,脱出钳头4,达断脐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断脐钳,包括有钳把(1)、钳把(17),支臂(2)、支臂(16)、支轴(8)、钳头(4)组成,其特征在于钳把(1)上端设置有支臂(2),支臂(2)上端设置有两个钳臂(3),两钳臂(3)前端有对称结构的钳头(4);钳头(4)啮合面内侧有啮合齿(5),啮合齿(5)外侧啮合面中部有弯月形凹面(7),中间有槽孔(6);槽孔(6)上端有卡槽(19);钳把(17)上端有支臂(16)设置在两钳臂(15)之间,支臂(16)与钳臂(15)通过支轴(14)连接,支臂(16)顶端固定有刀片(22);支臂(16)上端有连板(10),连板(10)上有孔(9),弹簧(11)的一端钩在孔(9)内,弹簧(11)另一端固定在支杆(12)上;两钳臂(15)顶端有钳头(4);钳臂(15)下端连接为一体,上面设置有销孔(21),一钳臂(15)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顶端设置有支杆(12);钳臂(15)中部有销孔(20),销孔(20)内支轴(8)将钳臂(3)和钳臂(15)销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断脐钳,有钳把、支臂、支轴、钳头组成,其特征在于:钳把(1)上端设置有支臂(2),支臂(2)上端有两个钳臂(3),两钳臂(3)前端有对称结构的钳头(4);钳头(4)啮合面内侧有啮合齿(5),啮合齿(5)外侧啮合面中部有弯月形凹面(7),中间有槽孔(6);槽孔(6)上端有卡槽(19);钳把(17)上端有支臂(16)设置在两钳臂(15)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使钳夹脐带和剪断脐带可一次完成,缩短了用时,有益于新生婴儿的健康和窒息儿的抢救。
文档编号A61B17/42GK2389627SQ9922098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4日
发明者刘树慧 申请人:刘树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