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自动扩张机构及这种扩张机构的插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78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挠性自动扩张机构及这种扩张机构的插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狭窄管路或其它部位的扩张机构,以及将这种扩张机构插入狭窄管路需要部分的扩张机构基础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插入狭窄管路如因癌块变窄的食管、狭窄胆道、狭窄尿道以及血栓堵塞的静脉以便人工恢复狭窄管路的或用于在颈静脉内的门静脉间设置人工通路的高挠性的自动扩张机构,本发明也涉及用将这种扩张机构精确插入狭窄管路内的需要位置的扩张机构基础装置。
在这种血管狭窄的情形中,狭窄的静脉可以用人造静脉手术更换或可以手述分流。
但是用于治疗血管狭窄的这种外科手术,其问题在于必须在围绕变窄静脉的大面积上切开病人身体,这样会在身体上不利地留下大而难看的伤疤。传统的狭窄治疗外科手术也迫使病人承受很长时间的调理期,尽管如此,还可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具体来说,这种血管狭窄一般是由于血压过高和心脏疾病引起的。但是,又不可能对患有血压过高或心脏疾病的病人施行这种狭窄治疗外科手术。
在克服治疗血管狭窄的外科手术引起的上述问题的努力中,有人曾提出使用血管恢复外科手术方法来替代上述传统的外科手术。在这种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中,股动脉被穿刺以形成小孔,通过该小孔一个气球导管从病人身体外插入需要的静脉变窄部分,然后在静脉内使气球膨胀。
但是,这种血管恢复手术程序,其问题在于恢复了的静脉一般在外科手术程序后三、四个月内再次变窄,因而不得不在病人身上以三、四个月的间隔反复进行这种外科手术程序。这使病人反复遭受这种外科手术程序的痛苦,并反复为这种外科手术方法支付大量金钱,从而使病人非常不便。
另一方面,在癌引起的食道狭窄的情形中,病人不能通过变窄的食管进食,因而必须设置摄食管,直接从腹外引入胃中。但是,这会迫使病人及其家属忍受很大的实际困苦。
传统的外科手术或传统的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一直用于治疗胆道狭窄或尿道狭窄,或在颈静脉内门静脉间设置人工通路,以便治疗变窄的静脉或变窄的食道。
但是,遗憾的是,用于治疗狭窄的传统的外科手术或传统的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不能提供理想的手术效果,使病人及家属经受很大的实际困苦,同时支付大量金钱,因而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不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扩张机构的基础装置,它容易且有效地将扩张机构插入病人身体的变窄的管路的需要部分并设置在所述部分内,从而恢复变窄的管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有效地将扩张机构设置在变窄的管路的需要部分,从而扩展和恢复变窄的管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扩张机构未能精确地设置在变窄的管路内的需要的位置上时,使扩张机构能够缩进一外部管,以便减小体积并精确地变新放置在变窄的管路的需要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精确地将扩张机构设置在变窄的管路内的需要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旦将扩张机构放置在需要的病人的变窄管路内时使扩张机构可以半永久性地使用下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张机构,该扩张机构由一网状结构的中空圆筒形体构成,所述圆筒形体是针织一纵向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同时在各个点上反复交叉该丝,形成多个菱形网眼而制成的。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将上述扩张机构插入病人的变窄的管路中以便恢复变窄的管路的基础装置。这种基础装置由装纳在一根外部管中,同时可在该外部管中轴向移动的一个驱动钢芯、一根活动管和一根插入管构成。在上述装置中,一个插入末端连接于插入管的前端。插入末端具有一个形成装配端部的台阶,在该台阶上插入末端部分地装配在外部管的前端内,并连接于插入管的前端。一根线在其一端在一个与插入末端的台阶间隔开一个距离的位置上固定在插入管上。上述线将扩张机构在外部管内保持在插入管上。


图1和2的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推荐实施例的扩张机构,其中图1是扩张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扩张机构的前视图;图3是按照本发明推荐实施例的扩张机构的基础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至6的视图表示在本发明的基础装置中安装扩张机构的过程;图7的视图表示完全装在本发明的基础装置中的扩张机构;以及图8至10的剖视图表示借助本发明的基础装置在变窄的管路中的需要位置上设置扩张机构的过程。
在这种情形中,扩张机构5设计得具有一个比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长的长度,以及一个比正常静脉50内径大10~30%的直径。
如图3至7所示,按照本发明的扩张机构的基础装置包括一个致动器14,该致动器活动地包围致动钢芯12,带有一个中空外部管13,密封地连接于致动器14的前端。一根活动管15连接于致动钢芯12的前端,被活动地包围在外部管13内,因而借助致动钢芯12可沿外部管13轴向移动。
一根插入管20活动地装在外部管13内,并连接在活动管15的前端,因而可在外部管13内轴向移动。一个插入末端23固定在插入管20的前端上。上述插入末端23具有一个台阶22,从而形成一个装配端部,末端23在该装配端部上部分地装配入外部管13的前端内,并固定在插入管20的前端上。
插入管20在与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隔开一个距离的位置上连接于一根线21的一端,从而固定线21的端部。
在这种情形中,线21具有一个适当的长度,使线21的自由端部可以周向地、连续地上、下缝合在扩张机构5上,同时穿过设置在扩张机构5后端上的菱形网眼2。
在本发明的基础装置中,外部管13、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都是由挠性材料制成的。
在本发明中,必须设定在扩张机构5直径充分收缩以减小体积时可预期的扩张机构5的最大长度“L”。在外部管13上规律地形成多个指示标记24,在最外的标记24之间的间隔等于扩张机构5的最大长度。
在附图中,附图标号11代表手杆柄,标号30代表在致动器14内完成需要的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工作效果。
为了将扩张机构插入病人身体的变窄管路的一个需要位置,必须首先将扩张机构5安装在基础装置中。
也就是说,首先将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装配在装置的插入管20上,如图4至6所示。
在这种情形中,插入管20处于在外部管13的前端外的一个突出的位置上。
在扩张机构5在插入管20的突出位置上装配在插入管20上以后,在其固定端固定在插入管20上的线21在其自由端部周向地、连续地上、下缝合在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后端上,同时穿过设置在扩张机构5后端上的菱形网眼2,如图4所示。
在线21完全地、周向地缝合在网状结构的扩张机构5的后端上以后,拉动线21的自由端部,以便完全收缩扩张机构的后端,如图5所示。因此,扩张机构5的完全收缩的后端的体积减至最小体积。
当手动地充分拉动手杆柄11,使扩张机构5的后端体积减至最小时,致动钢芯12、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借助手杆柄11的拉动力都在外部管13内向后移动。
在这种情形中,借助线21连接于插入管20的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插入外部管13,同时体积减至最小体积,使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前端位于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上。
在上述位置上,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后端压缩缝合的线21,因而固定线21。因此,扩张机构5借助线21牢固地连接于插入管20。另一方面,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前端在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和外部管13之间受到挤压,而不暴露于插入末端23外面。
因此,扩张机构完全地安装在基础装置内,如图7所示。在基础装置中安装扩张机构5以后,对患有血管狭窄的病人进行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以便插入扩张机构5,将其放置在变窄静脉的需要位置上。
基础装置的插入末端23在其远端具有截圆锥形状,因而在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中能够自由、顺利地在静脉50内移动而不产生阻力。另外,外部管13、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都是挠性管,因而它们可以在弯曲的静脉50内顺利地移动。
在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中,外部管13、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都沿静脉50移动,直至插入末端23到达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
当外部管13、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沿静脉50移动时,由于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完全装在外部管中,因而扩张机构5不受静脉50内壁的影响,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自由端在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和外部管13之间受挤压而不暴露于末端23外面。
在装置的插入末端23完全达到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以后,手杆柄11被缓慢推动。
当如上所述手杆柄11被缓慢推动时,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在外部管20内向前移动,因而使插入管20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
当插入管20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时,固定在插入管20上的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从外部管13内部伸至外部管13前端外面。
在这种情形中,完全收缩的扩张机构5逐渐从外部管13内部突出至外部管13的前端。当扩张机构5从外部管13的前端缓慢突出时,收缩的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由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快速膨胀至其原来的形状。因此,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突出部分快速扩大。
但是,在上述位置上,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收缩的后端不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因而仍被固定在插入管21上的缝合线21固定。因此,当插入管20移动时,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与插入管20一起在外部管13内移动。
在基础装置的扩张机构的突出动作过程中,由于外科医师的误操作或扩张机构5在静脉50内的误定位,也许必须重新设置扩张机构5在静脉50内的位置。
在这种情形中,突出的扩张机构5显然必须在静脉50内移动扩张机构5之前再次充分地插入外部管13,以便重新设定扩张机构5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突出的扩张机构5在静脉50内移动而不充分地插入外部管13时,网状结构的扩张机构5的突出端可能压迫或损伤静脉50的内壁,从而遗憾地使病人遭受痛苦。因此,在静脉50内移动扩张机构5以前必须将突出的扩张机构5充分地插入外部管13,以便重新设定扩张机构5的位置。当然,本发明的扩张机构5特别地设计得具有在其每端上的光滑、连续的弯曲,以便防止扩张机构5的突出端部引起的不合乎要求的压迫或损伤。
为了在静脉50内移动扩张机构5以前再次完全将突出的扩张机构5插入外部管13,以便重新设定扩张机构5的位置,拉动手杆柄11以便通过手杆柄11的拉动力在外部管13内向后全部移动钢芯12、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
在这种情形中,由线21连接于插入管20上的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被插入外部管13,同时当插入管20如上所述插入外部管13时体积减至最小体积。
因此,网状结构的扩张机构5完全处于外部管13中,同时充分地收缩。
如上所述,当扩张机构5完全插入外部管13时,插入末端23精确地定位在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上。其后,手杆柄11被缓慢推动。致动钢芯12、活动管15和插入管20因而都在外部管13内向前移动,从而使插入管20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
当插入管20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时,插入末端23从外部管13的内部突出至外部管13的前端的外面。
通过线21连接于插入管20的充分收缩的扩张机构5因而逐渐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至外部管13的外面,同时由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而迅速膨胀至其原来的形状。因此,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的突出部分的直径迅速扩大。
当扩张机构5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完全从外部管13突出时,扩张机构5完全恢复至其原来的形状,并迅速使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向外扩张,从而恢复变窄部分52。
如上所述,扩张机构5设计得具有比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长的长度,以及比正常静脉50的内径大10~30%的直径。因此,超弹性的扩张机构5有效、均匀地沿径向向外扩张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而不在静脉50内移动,因而恢复变窄部分52并保持部分52的恢复了的状态。
在扩张机构5完全设置在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内以后,从静脉50除去基础装置,从而完成了治疗血管狭窄的血管恢复手术程序。
当扩张机构5定位在变窄部分52内,同时完全地、弹性地直径膨胀时,扩张机构5松释线21。因此,当完成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后,从静脉50除去插入管20时,线21容易地从扩张机构5的菱形网眼2除去,同时被插入管20拖曳。因此,线21与插入管20一起从静脉50除去。
因此,只有弹性扩张的扩张机构5留在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内。
因此,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被扩张机构5有效地恢复。
在本发明的基础装置中,在外部管13上最好规律地形成多个指示标记24,使标记24能够总是处于病人身体外面。
指示标记24的目的是使外科医师能够精确推动手杆柄11一个长度,该长度等于扩张机构5从外部管13需要的突出长度,使扩张机构5完全插入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中。
也就是说,上述指示标记24设计得具有一个在最外的标记24之间的间隔,该间隔等于在扩张机构5直径充分收缩以减小体积时可预期的扩张机构5的最大长度“L”。因此,当致动钢芯12被推动,使钢芯12的一个标记从最初一个指示标记24移动一个如图4和5所示的长度L′时,扩张机构5从外部管13的前端突出长度L′,同时定位在静脉50的变窄部分52内。
因此,外科医师可以精确知道在治疗血管狭窄的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中扩张机构5从在病人身体外的外部管13突出的长度。这最终使外科医师能够有效地、精确地和安全地进行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张机构,这种扩张机构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一旦设置在病人需要的变窄管路中就半永久地使用下去。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上述扩张机构的基础装置,该基础装置容易地、有效地将扩张机构插入病人身体的变窄管路的需要部分中,并设置在该需要的部分中,从而恢复变窄的管路。
在治疗血管变窄的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中,本发明的扩张机构缩进外部管中,以便减小体积,因而扩张机构容易且有效地插入并设置在变窄的管路的需要的部分中。另外,当扩张机构未精确地设置在需要的位置上时也可以将扩张机构重新精确设置在变窄的管路的需要的位置上。这最终使外科医师能够有效、精确和安全地进行血管恢复外科手术程序。
虽然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但是本专业技术人员懂得,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增加和替代而并不背离所述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扩张机构插入病人变窄的管路以恢复变窄的管路的基础装置,包括一个活动地包围一个致动钢芯的致动器、一根密封地连接于所述致动器前端的中空外部管和一根连接于所述致动钢芯且活动地接纳在所述外部管内,以便借助致动钢芯沿外部管轴向移动的活动管,还包括一根插入管,该插入管活动地装纳在外部管内,连接于所述活动管的前端,从而可相对于外部管轴向移动;一个连接于所述插入管前端的插入末端,所述插入末端具有一个构成装配端部的台阶,在该台阶上所述插入末端部分地装配在外部管的前端中,并连接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以及一根线,所述线的前端在一个与所述插入末端的所述台阶隔开一个距离的位置上固定在所述插入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机构包括一个中空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所述网状结构圆筒形体具有预定长度,是通过编织一根纵向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同时反复在各点上交叉所述丝以形成多个菱形网眼而制成的,所述圆筒形体的每端形成以规律的间隔彼此隔开的多个光滑且连续的弯曲,所述合金丝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体内,并且在完全地将所述合金丝编织成需要的网状结构的圆筒形体以后焊接在圆筒形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插入末端的所述线在其自由端部周向地且连续地上、下缝合在扩张机构上,同时穿过设置在扩张机构后端上的菱形网眼,从而在扩张机构完全地装纳在外部管中,同时直径充分收缩以减小体积时使扩张机构能够与插入管一起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扩张机构直径充分收缩以减小体积时预期的扩张机构的最大长度被设定,在所述外部管上规律地形成多个指示标记,最外的指示标记之间的间距等于扩张机构的所述最大长度。
5.一种插入病人变窄的管路中以便恢复变窄的管路的扩张机构,包括一个具有预定长度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它是通过编织一纵向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同时在各点反复交叉所述丝以形成多个菱形网眼制成的,所述圆筒形体的每端形成有多个以规律的间隔彼此隔开的光滑和连续的弯曲,所述合金丝的两端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体内,并且在完全将所述合金丝编织成需要的网状结构圆筒形体以后焊接在圆筒形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变窄管路(50)的扩张机构(5),以及用于将这种扩张机构(5)插入变窄管路(50)的需要部分(52)的扩张机构插入装置。扩张机构(5)由网状结构圆筒形体(3)构成,它是通过编织一纵向超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同时反复在各点交叉所述丝以形成多个菱形网眼(2)制成的。扩张机构插入装置由一个致动钢芯(12)、一根活动管(15)和一根插入管(20)构成的,它们装在一根中空外部管(11)中,同时可在外部管(13)中轴向移动。在上述装置中,一个插入末端(23)连接于插入管(20)的前端。插入末端(23)具有一个形成装配端部的台阶(22),在该台阶上插入末端(23)部分地装配入外部管(13)前端,并连接于插入管(20)的前端。线(21)的一端在与插入末端(23)的台阶(22)间隔一距离的位置上固定在插入管(20)上。线(21)在外部管(13)内将扩张机构(5)保持在插入管(20)上。
文档编号A61F2/06GK1371295SQ99816858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8日
发明者朴在亨, 郑镇旭, 辛卿珉 申请人:太雄医疗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