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3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硬皮病是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病变。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 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顽固性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 于中医的"皮痹"、"痹症"、"血痹"、"风湿痹"等范围。硬皮病病因尚不清楚,归纳起来主要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六淫侵袭。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疏,营卫两虚,卫 外失固,外邪乘虚而入肤腠脉络之间,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痹滞,导致痰瘀湿热互为胶着,痹 阻经络,肤腠肌表失养,而令皮肤顽硬,形如制革,肤色变深,日久毒客经脉,内舍脏腑,形成 "脏痹"。②、七情内伤。若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 腑功能紊乱,一方面影响气机,另一方面则损伤五脏,最终导致血瘀、痰结、火逆、湿热等郁 结生毒,痹阻经络,终成本病。③、饮食劳逸。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均可阻遏阳气,使中 州失运,水湿内生,聚而生痰,久蕴生瘀,布散内外经络,伤及肌腠,损于脏腑而发病;或劳累 过度,伤及脾肾,脾伤则不能运化水谷,以资化源,气血不足,痰瘀内生;肾伤则藏精不足,过 逸则气血流动缓慢,肌肉筋骨活动不利,脏腑功能减弱,久则气血不足,肌腠空虚,或外邪侵 袭,或内生痰浊,成痹成痿。④、五脏虚损。五脏虚损以肺、脾、肾气虚为主,尤其是肾之阳气 不足,五脏皆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虚外袭,凝聚肤腠,痰毒阻滞络脉,气血痹着, 皮肤变硬;或肾阳不足,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司,而致"湿凝为痰",痰郁生毒,邪 毒阻于络脉,皮肤筋脉硬化;病久则真阳亏耗,痰瘀邪毒内凝,气血不运,使皮肤顽硬延及全 身;肺失清肃,治节无权,津液不能输布,内聚而成痰,痰留络脉;脾土薄弱,清者难以上升, 浊者难以下降,留于中焦,停滞膈间,内积为饮,凝聚成痰;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津液停聚 而成痰饮;心气一旦虚弱,无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水湿痰浊亦随之留着内聚。目前,西医治 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情进展,治疗方法主要有扩血管、抗纤维化、免疫抑制 与免疫调节,西药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和各种不良反应,而且无特效药物。中药既可扶正固 本,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又可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改善微循环,在治疗硬皮症上取得了很好 的疗效。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硬皮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肺卫 痹阻型、热毒郁络型、气郁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正虚邪恋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适 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 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杏叶防风6-9份、树腰子1-3份、蛤萎2-5份、滴血根6-9份、钝齿铃子香10-15份、杠 香藤15-20份、匐地风毛菊15-20份、老鹳草12-15份、木天寥子6-9份、蝤蛴6-9份、三角 咪4-8份、马尾伸筋9-12份、搜山虎3-6份、牛奶楽根30-40份、檣花根15-20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杏叶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的根或全草。【性味】味辛;微苦; 性温【归经】归肺;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 胺腹寒痛;消化不良;病疾;感冒;咳嗽;惊风;白带;痛气;辜丸偏坠;療病;跌打肿痛;痛 肿疮毒;毒蛇咬伤。
[0006] 树腰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小花吴萸的果实。【性味】辛;温【归经】 肝;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胃脘痛;腹胀;头痛。
[0007] 蛤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萎PipersarmentosumRoxb.,以全株入药。全 株、根随时可采;叶及果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利湿, 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0008] 滴血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麻叶蟛蜞菊的根。【性味】味甘;性温【功能 主治】补肾;养血;通络。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0009] 钝齿铃子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钝齿铃子香的带根全草。【性味】味辛; 性温【功能主治】疏风;散寒;通络。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
[0010] 杠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的根、茎、叶。【性味】味苦;辛;性 温【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驱虫止痒。主风湿痹证; 腰腿疼痛;口眼(wai)斜;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绦虫病;湿疹;顽癣;蛇犬咬伤。
[0011] 匐地风毛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星状风毛菊的全草。【性味】味辛;苦; 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舒筋。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0012] 老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栊牛儿苗科植物栊牛儿苗、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 尼泊尔老鹳草、块根老鹳草带果实的全草。【性味】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脾;膀胱经【功 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 疾;疮毒。
[0013] 木天寥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称猴桃科植物木天寥Actinidiapolygama(Sieb.et ZuCC.)Miq.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辛;苦;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 活血行气;散寒止痛。主中风口面喁斜;痃癖腹痛;疝气。
[0014] 蝤路【来源】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桔褐天牛Nadezhdiellacantori(Hope),以全 虫入药。【性味】辛,平。【功能主治】通经络,化瘀血。主治痨伤血瘀,闭经,腰脊疼痛,跌打 瘀积,疼痛。
[0015] 三角咪【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多毛板凳果的根茎或全株。【性味】苦;辛; 温【归经】入脾、肾二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劳伤腰 痛;跌打损伤;头痛。
[0016] 马尾伸筋【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白背牛尾菜的根及根茎。【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壮筋骨;利关节;活血止痛。主腰腿疼痛;屈伸不利;月经不调;跌打伤痛。
[0017] 搜山虎【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岭南花椒的根。【性味】辛;性温;小毒【归 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龋齿痛; 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0018] 牛奶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性味】甘;辛;性温【归经】 肺;脾;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劳倦乏力;食少;乳汁不下;脾 虚白带;脱肛;月经不调;头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
[0019] 檣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檣木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微温【归 经】肝;脾;大肠经【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收敛固涩。主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崩 漏;产后恶露不尽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白带脱肛。
[0020] 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结合免设检查或X线检查来确诊。寒凝血瘀 型硬皮病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关节疼痛,肌肉发紧肿胀,木硬似蜡。舌淡胖而黯,苔灰滑, 脉沉细。治疗原则为温阳散寒、通络化瘀。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配比,配方中所采用的 杏叶防风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树腰子具有温中散寒、行气 止痛的功效;蛤萎具有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滴血根具有补肾、养血、通络 的功效;钝齿铃子香具有疏风、散寒、通络的功效;杠香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 肿、驱虫止痒的功效;匐地风毛菊具有祛风除湿、通络舒筋的功效;老鹳草具有祛风通络、 活血、清热利湿的功效;木天寥子具有祛风通络、活血行气、散寒止痛的功效;蝤蛴具有通 经络、化瘀血的功效;三角咪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马尾伸筋具有壮筋骨、利关 节、活血止痛的功效;搜山虎具有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牛奶浆根具有益 气健脾、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檣花根具有止血、活血、收敛固涩的功效。配方中的各 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温阳散寒、通络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 寒凝血瘀型硬皮病,多年来,通过对11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 至IJ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4%。
[0021]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基本痊愈:皮损大部分恢复正常,仅留轻度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皮肤松解、柔软,肢端 痉挛现象消失;指端溃疡愈合,临床伴随之脏腑损害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皮损50%以上恢 复正常,皮肤硬化变软,肢端痉挛现象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大部恢复。有效:皮损 稍好转,皮肤紧张度减轻,硬化范围较前缩小,症状与体征稍见好转。无效:治疗3个月,皮 肤硬化未见好转或皮损继续扩大,内脏功能未恢复或损害加重。
[0022]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杏叶防风6-9份、树腰子1-3份、蛤萎2-5份、滴血根6-9份、钝齿铃子香10-15份、杠 香藤15-20份、匐地风毛菊15-20份、老鹳草12-15份、木天寥子6-9份、蝤蛴6-9份、三角 咪4-8份、马尾伸筋9-12份、搜山虎3-6份、牛奶楽根30-40份、檣花根15-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杏叶防风6-9份、树腰子1-3份、蛤蒌2-5份、滴血根6-9份、钝齿铃子香10-15份、杠香藤15-20份、匐地风毛菊15-20份、老鹳草12-15份、木天蓼子6-9份、蝤蛴6-9份、三角咪4-8份、马尾伸筋9-12份、搜山虎3-6份、牛奶浆根30-40份、檵花根15-2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型硬皮病,有效率高,疗效可靠,愈后不再复发。
【IPC分类】A61P17-00, A61P19-04, A61K36-896
【公开号】CN104524128
【申请号】CN201510008759
【发明人】杨茹芹
【申请人】杨茹芹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