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2680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槽部5的方式移动。由此,缝合针2固定于针固定第一构件31。
[0083]此外,固定有交接用第二操作线37B的顶端的针固定第二构件32通过被交接用第二操作线37B牵引而向基端侧移动。于是,针固定第二构件32以卡定孔部36脱离槽部5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自针固定第二构件32拆下缝合针2。
[0084]在该状态下,在通过使第一滑动件61向顶端侧移动而将一对把持构件12打开时,缝合针2以固定于第一把持构件14的状态移动,贯通生物体组织而被拔出。其结果,固定于缝合针2的缝合线6贯穿于生物体组织。
[008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视处理部11时,交接用第一操作线37A位于比销13靠第一把持构件14侧的位置,交接用第二操作线37B位于比销13靠第二把持构件15侧的位置。由此,在将一对把持构件12打开时,一对针固定部30被以相对于一对把持构件12前进的方式按压。其结果,针固定第一构件31或者针固定第二构件32的卡定孔部进入到形成于缝合针2的槽部5,缝合针2不会因第二滑动件62、63略微地进退移动而脱落。
[0086]之后,根据需要结扎缝合线6,结束一连串的处理。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从第二把持构件15向第一把持构件14交接了缝合针2之后再次使缝合线6贯穿于生物体组织。
[0087]总而言之,在从第二把持构件15向第一把持构件14交接针的情况下,闭合一对把持构件12,在操作部60中使交接用第二操作线37B向基端侧移动。由此,能够自设于第二把持构件15的针固定第二构件32拆除缝合针2,同时利用设于第一把持构件14的针固定第一构件31将缝合针2固定于第一把持构件14。
[0088]本实施方式的缝合器I为了缝合生物体组织能够把持组织并在一对把持构件12之间交接缝合针2,并且也能够在一度把持了生物体组织之后不交接缝合针2地再次将把持构件12打开。由此,能够同时具有作为把持生物体组织的钳子的功能和作为缝合生物体组织的装置的功能。
[0089]此外,由于能够向软性内窥镜的处理器具通道内贯穿缝合器I并使用缝合器1,因此,在使用软性内窥镜进行诊察时发现了需要缝合生物体组织的部位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缝合器I的处理器具引导到缝合对象部位。
[0090]特别是,在仅设有I个处理器具通道的内窥镜中,无需另外准备把持钳子就能够使缝合对象部位附近的生物体组织移动、或者缝合缝合对象部位,因此作业效率较佳。
[0091]此外,能够在一度把持了生物体组织之后容易地变更缝合位置。
[0092]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的变更。
[0093]产业h的可利用件
[0094]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应用于缝合生物体组织的缝合器。
[0095]附图标记说曰月
[0096]3、4、端部;5、槽部;12、把持构件;26、开闭用操作线(动力传递构件);30、针固定部;33、贯通孔;35、卡定孔部;37、交接用操作线(线状构件);38、管;40、联动构件;41、主体;42、43、转动支承部;44、45、连结部;46、筒构件;50、长轴构件;60、操作部(开闭操作部,针固定操作部)。
【主权项】
1.一种缝合器,其中, 该缝合器具备: 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 一对把持构件,其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且具有为了处理对象部位而能够进行开闭动作的第一把持构件和第二把持构件; 缝合针,其为了在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之间穿刺组织而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卡合;动力传递构件,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为了将用于开闭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动力传递到所述一对把持构件该动力传递构件的顶端部连结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开闭操作部,其为了所述动力产生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而操作所述动力传递构件;一对针固定部,其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持构件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把持构件的针固定第一构件和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把持构件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把持构件的针固定第二构件,该一对针固定部与其自身相对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移动相应地将所述缝合针固定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或者解除该固定;一对线状构件,其为了使所述一对针固定部分别相对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移动而具有与所述针固定第一构件连结的第一线状构件和与所述针固定第二构件连结的第二线状构件,该一对线状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以相对于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移动自由的方式配置;针固定操作部,其设于所述一对线状构件的基端部,该针固定操作部操作所述一对线状构件以使该一对线状构件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 联动构件,其设于所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该联动构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线状构件,并且该联动构件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线状构件;以及 转动支承部,在通过操作所述针固定操作部而将所述第一线状构件牵引到了所述基端部侧时,该转动支承部以使所述第二线状构件向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侧前进的方式,在所述第一线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线状构件之间以使所述联动构件绕沿着与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转动自由的方式支承该联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中, 与利用所述针固定操作部牵引所述第一线状构件的动作相应地,所述联动构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并且所述第二线状构件移动到所述一对把持构件侧,由此,将所述缝合针固定于所述针固定第一构件,并且解除所述缝合针对于所述针固定第二构件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器,其中, 所述联动构件是沿着绕所述长度轴线的周向而成的弯曲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中, 所述联动构件包括: 环状的主体,其在所述长度轴线方向上开口,且具有所述转动轴;以及连结部,其以能够以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中心平行的轴线为转动中心地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连结,该连结部形成有供所述线状构件贯穿的贯通孔, 在所述线状构件上安装有筒构件,该筒构件用于与所述贯通孔的开口端部抵接,并将所述线状构件相对于所述连结部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中, 所述线状构件具有挠性,所述线状构件在所述长度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对把持构件的开闭轴和所述线状构件的顶端之间贯穿于硬质的管并固定于所述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中, 所述把持构件具有用于支承所述缝合针的锥体状的凹部, 所述缝合针具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锥体状的端部和与所述端部邻接且具有比所述端部小的直径的槽部, 所述针固定部具有: 贯通孔,其能够供所述端部贯穿;以及 卡定孔部,其与所述贯通孔相连地形成,且具有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且比所述槽部的外径大的宽度。
【专利摘要】缝合器具备:长轴构件;一对把持构件;缝合针;动力传递构件;开闭操作部;一对针固定部,其具有针固定第一构件和针固定第二构件,用于将缝合针固定于所述一对把持构件或者解除该固定;一对线状构件,其与所述一对针固定部连结;针固定操作部,其用于操作所述一对线状构件;联动构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于所述一对线状构件;以及转动支承部,其在以使所述联动构件转动自由的方式支承该联动构件。
【IPC分类】A61B17-06
【公开号】CN104582590
【申请号】CN201380044189
【发明人】桥本达锐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8月7日
【公告号】EP2889008A1, US20150230790, WO2014030544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