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排钉的切割缝合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329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三排钉的切割缝合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三排钉的切割缝合器械。
【背景技术】
[0002]吻合器,切割缝合器等缝合器械用于腹部或胸部手术中组织的切割缝合,通常为两排钉交错,缝钉等高,夹组织间隙一致。由于缝钉和缝钉之间存在漏隙,容易产生血管出血,而且由于内外圈缝钉线高度一致,使得组织大面积的压伤,容易产生组织坏死。比如目前临床使用的管型吻合器都是两排缝钉,在吻合时有吻合口存在漏隙的风险。现有技术中,切割缝合器中都没有缝钉高度及组织间隙均匀变化的器械。
[0003]基于上述缺陷,需要一种缝钉高度不一致且组织间隙均匀变化的切割缝合器械以解决缝钉和缝钉之间存在漏隙,容易产生血管出血,造成手术失败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割缝合器械,以至少解决现有切割缝合器械中缝钉高度一致而造成的损伤组织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割缝合器械,包括钉仓组件及抵钉座,上述钉仓组件包括两排以上的缝钉,上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中内侧缝钉高于外侧缝钉。
[0007]可选的,上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为三排缝钉。
[0008]可选的,上述三排缝钉之间的间距不相等。
[0009]可选的,从内向外上述三排缝钉逐渐降低。
[0010]可选的,上述三排缝钉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排缝钉、第二排缝钉和第三排缝钉,上述第二排缝钉与上述第三排缝钉的间距大于上述第一排缝钉与上述第二排缝钉的间距。
[0011]可选的,上述第一排缝钉的钉腿的高度小于上述第二排缝钉的钉腿的高度,上述第二排缝钉的钉腿的高度小于上述第三排缝钉的钉腿的高度。
[0012]可选的,待缝合组织夹于上述钉仓组件与上述抵钉座之间时,上述钉仓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
[0013]可选的,上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为四排缝钉或五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四排缝钉或上述五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仓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
[0014]可选的,上述切割缝合器械为吻合器或切割缝合器或腔镜下切割缝合器。
[0015]本实用新型的缝钉高度从内向外逐渐降低,符合待缝合组织的形状特性,对组织损伤减小,对于三排缝钉,从外向内第三排缝钉与第二排缝钉的间隙大于第一排缝钉和第二排缝钉的间隙,则在缝合得更牢固的前提下更符合待缝合组织的形状特性,使得钉仓与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既缝合的牢固,又对组织损伤减小,提高缝合切割成功率,减小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0016]四排缝钉或五排缝钉的切割缝合器械的有益效果同三排缝钉的切割缝合器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的钉仓组件的示意图;
[0019]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图2的钉仓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图2的钉仓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图2的钉仓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的钉仓组件与抵钉座夹持组织缝合的剖面示意图。
[0023]下面【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下面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构思相同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如图1所示,包括钉仓组件1及抵钉座2,如图2所示,上述钉仓组件1包括三排缝钉,第一排缝钉11、第二排缝钉12及第三排缝钉13,如图2-1及图3所示,图3为上述钉仓组件1的剖面示意图,上述第一排缝钉11的高度高于上述第二排缝钉12的高度,上述第二排缝钉12的高度高于上述第三排缝钉13的高度。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第二排缝钉12与上述第三排缝钉13的间距123大于上述第一排缝钉11与上述第二排缝钉12的间距112。如图3及图5所示,上述第一排缝钉11的钉腿的高度111小于上述第二排缝钉12的钉腿的高度121,上述第二排缝钉12的钉腿的高度121小于上述第三排缝钉13的钉腿的高度131,待缝合组织3夹于上述钉仓组件1与上述抵钉座2之间时,上述钉仓组件1与上述抵钉座2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26]工作原理与现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一致。
[0027]实施例2
[00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四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四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29]实施例3
[00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五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四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31]实施例4
[00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两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两排缝钉逐渐降低,对组织损伤减小。
[0033]实施例5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吻合器,上述吻合器的钉仓组件有三排缝钉,从内向外缝钉的高度逐渐降低,第二排缝钉与第三排缝钉的间隙大于第一排缝钉与第二排缝钉的间隙,钉仓与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35]实施例6
[00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切割缝合器,上述切割缝合器的切割刀的左右各有三排缝钉,从内向外缝钉的高度逐渐降低,第二排缝钉与第三排缝钉的间隙大于第一排缝钉与第二排缝钉的间隙,钉仓与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37]实施例7
[0038]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吻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两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两排缝钉逐渐降低,对组织损伤减小。
[0039]实施例8
[0040]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吻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四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四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41]实施例9
[0042]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吻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五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五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43]实施例10
[0044]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两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两排缝钉逐渐降低,对组织损伤减小。
[0045]实施例11
[0046]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四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四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0047]实施例12
[0048]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的切割缝合器,将上述三排缝钉替换为五排缝钉,从内向外上述五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上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上述钉苍组件与上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对组织损伤减小。
【主权项】
1.一种切割缝合器械,包括钉仓组件(1)及抵钉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组件(1)包括两排以上的缝钉,所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中内侧缝钉高于外侧缝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为三排缝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排缝钉之间的间距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从内向外所述三排缝钉逐渐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排缝钉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排缝钉(11)、第二排缝钉(12)和第三排缝钉(13),所述第二排缝钉(12)与所述第三排缝钉(13)的间距(123)大于所述第一排缝钉(11)与所述第二排缝钉(12)的间距(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缝钉(11)的钉腿的高度(111)小于所述第二排缝钉(12)的钉腿的高度(121),所述第二排缝钉(12)的钉腿的高度(121)小于所述第三排缝钉(13)的钉腿的高度(1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待缝合组织(3)夹于所述钉仓组件(1)与所述抵钉座(2)之间时,所述钉仓组件(1)与所述抵钉座(2)的夹持组织间隙从内到外逐渐变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为四排缝钉或五排缝钉,从内向外所述四排缝钉或所述五排缝钉逐渐降低,从内向外每两排所述缝钉的间距逐渐变大,从内向外所述钉仓组件与所述抵钉座的夹持组织间隙逐渐变大。9.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8中任一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缝合器械为吻合器或切割缝合器或腔镜下切割缝合器。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缝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缝合器械为吻合器或切割缝合器或腔镜下切割缝合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三排钉的切割缝合器械,包括钉仓组件及抵钉座,上述钉仓组件包括两排以上的缝钉,上述两排以上的缝钉中内侧缝钉高于外侧缝钉。本实用新型的缝钉高度从内向外逐渐降低,符合待缝合组织的形状特性,对组织损伤减小。
【IPC分类】A61B17/072
【公开号】CN205041471
【申请号】CN201420426000
【发明人】孙景荣
【申请人】天津万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