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48441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萎叶挥发油的抗菌 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洗手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清洁用具,而随着人类生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 重,传统的去油污洗手液逐渐被具有除菌消毒功能的抗菌洗手液所替代。但是,目前市场上 的抗菌洗手液存在抗菌范围较窄、抗菌效果不佳等不足。
[0003] 萎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藤蔓植物。其根、籽、叶皆可入 药,民间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萎叶常用来和槟榔一起嚼食和做调味品使用。
[000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第21卷第4期第179页公开了萎叶提取物或冻 干的萎叶提取物或含有萎叶提取物的复方可用来治疗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髓细胞样白血病, 降低单核细胞水平,其还可以用来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具有抗真菌和抗革兰阳性菌、革兰 阴性菌的作用。
[0005] 郭声波在《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第8-17页公开了萎叶富含挥发油,内含胡椒 酚、萎叶酚、烯丙基焦性儿茶酚、香荆芥酚、丁香油酚、对聚伞花素、1,8-桉叶素、丁香油酚甲 醚、石竹烯、毕澄茄烯、未定倍半萜等,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苹果酸、草酸、葡萄 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醛酸等营养成分。萎叶叶子主要供提取蒸馏芳香油,用于抗菌、抗 寄生虫。萎叶的水提取物及酒精浸膏水提取物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及某些真菌有明显抑菌作用,抗菌有效成分可能 是其中所含的萎叶酚,但萎叶挥发油的抑菌作用较弱。萎叶所含挥发油的抗菌作用较萎叶 水浸物弱。
[0006] 中国专利文献CN101951932A公开了一种萎叶叶提取物通过诱导氧化应激用于治 疗人类恶性病,并具体公开了萎叶精油和叶提取物具有针对数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 阴性细菌的活性以及抗真菌活性。
[0007] 梁辉等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32卷第5期第57-59页公开了一篇萎叶 提取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研究,并研究萎叶茎、萎叶叶、萎叶果的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 物的抗氧剂和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比丙酮提取物抑菌效果好,而萎叶果抑菌效 果相对较强。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菌范围较广、抗菌效果较好的 抗囷洗手液。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
[0010]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洗手液,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 组分制成:〇. 1~0. 2%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8~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 钠(AES)、2. 3~2. 5%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LAS)、1. 0~1. 2%的羊毛脂、1. 5~2. 0%的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7~8%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3~5%的丙三 醇、1. 5~2. 5%的氯化钠、0. 5~1. 0%的萎叶挥发油、0~0. 003%的颜料,余量为水。
[0011]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按照配方,先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到水中,加热至80°C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全部溶 解;②然后,在80°C的温度下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继续加热至85°C ;③接着,在 85°C的温度下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待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全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 羊毛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丙三醇以及氯化钠;④最后,待氯 化钠全部溶解后,降温至40°C~50°C,加入萎叶挥发油以及颜料,混合即得抗菌洗手液。
[0012] 上述萎叶挥发油是将萎叶叶子依次经混合溶剂浸泡、过滤、减压浓缩、水蒸气蒸 馏、萃取、干燥、浓缩得到。
[0013] 具体方法为:将萎叶叶子用混合溶剂浸泡后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后用水蒸汽蒸 馏;馏出液依次用无水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即得萎叶挥发油。
[0014] 所述萎叶叶子为干燥、粉碎后的萎叶叶子。
[0015] 所述混合溶剂由无水乙醇与石油醚组成;所述混合溶剂中无水乙醇与石油醚的体 积比为1 : 9~9 : 1,优选7 : 3。
[0016] 所述混合溶剂的用量以100g萎叶叶子计为400mL~1200mL,优选为600mL~ 1000mL,更优选为 800mL。
[0017] 所述萎叶叶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浸泡时间为48h~96h,优选为72h~96h,更优选 为72h;浸泡温度为环境温度(0~40°C,下同)。
[0018] 所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5°C。
[0019]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1)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合溶剂,最终制得了抗菌 效果优于萎叶乙醇等提取物的萎叶挥发油,克服了本领域一直存在的萎叶挥发油的抗菌性 不如萎叶乙醇等提取物的技术偏见。(2)本发明通过将萎叶挥发油加入到洗手液中,从而得 到抗菌效果较好的抗菌洗手液,而且该抗菌洗手液对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 一些真菌都具有优良的抑菌活性,扩大了抗菌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例 1) 本实例为萎叶挥发油的制备,具体方法如下: 将100g干燥、粉碎后的萎叶叶子用800mL由无水乙醇与石油醚组成的混合溶剂(无水 乙醇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7 : 3)在环境温度下浸泡72h,过滤,滤液在55°C的温度下减压 浓缩,浓缩液用水蒸气蒸馏,直至无油滴馏出,馏出液用200mL无水乙醚分三次萃取,萃取 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得到2. 6g黄色油状的萎叶挥发油。
[0021] (实例2~实例8) 各实例的制备方法与实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见表1。
【主权项】
1. 一种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0. 1~0. 2%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 3~2. 5%的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I. 〇~1. 2%的羊毛脂、1. 5~2. 0%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 8%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5%的丙三醇、1. 5~2. 5%的氯化钠、0. 5~1. 0%的萎叶挥 发油、0~0. 003%的颜料,余量为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叶挥发油是将萎叶叶子依 次经混合溶剂浸泡、过滤、减压浓缩、水蒸气蒸馏、萃取、干燥、浓缩得到;所述混合溶剂由无 水乙醇与石油醚按照1:9~9:1的体积比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中无水乙醇与石油 醚的体积比为7 : 3。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的用量以100g 萎叶叶子计为400mT,~1200mL。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的用量以100g萎叶 叶子计为600mL~1000mL。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的用量以100g萎叶 叶子计为800mL。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叶叶子在混合溶剂中 的浸泡时间为48h~96h。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叶叶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浸 泡时间为72h~96h。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叶叶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浸 泡时间为72h。
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① 按照配方,先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到水中,并加热至80°C使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全部溶解; ② 然后,在80°C的温度下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继续加热至85°C ; ③ 接着,在85°C的温度下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待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全部溶解 后,再依次加入羊毛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丙三醇以及氯化 钠; ④ 最后,待氯化钠全部溶解后,降温至40°C~50°C,加入萎叶挥发油以及颜料,混合即 得抗菌洗手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菌洗手液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0.1~0.2%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3~2.5%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1.0~1.2%的羊毛脂、1.5~2.0%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7~8%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5%的丙三醇、1.5~2.5%的氯化钠、0.5~1.0%的蒌叶挥发油、0~0.003%的颜料,余量为水。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合溶剂,最终制得了抗菌效果优于蒌叶乙醇等提取物的蒌叶挥发油,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偏见,通过将该蒌叶挥发油加入到洗手液中,可以得到抗菌效果较好、抗菌范围较广的抗菌洗手液。
【IPC分类】A61Q19-10, A61P31-02, A61K8-97
【公开号】CN104666171
【申请号】CN201510032183
【发明人】纪明慧, 陈光英, 郭飞燕, 吕纪行, 董立玮
【申请人】海南师范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