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0628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 者生物学效应不足所致的全身代谢综合征。以低代谢率,黏多糖在皮肤和组织堆积为特征, 严重者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及黏液性水肿昏迷。主要原因为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状腺 机能亢进症 131I治疗等,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近年来原发性甲减发病率越来越高。现 代医学主要用甲状腺素替代终身治疗本病,虽然使绝大多数患者受益,但长期服药可能导 致的多种副作用不可忽视,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和骨质疏松症等。因此,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解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用药问题。
[000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从其临床表现分析,相似于中医的虚劳、水肿、肾风、瘿瘤,五 迟等,中医学认为该病初多以肾阳虚为主,渐有脾肾阳虚,心肾阳虚,痰浊内蕴、瘀血 阻闭等淤滞。本病主要与虚、滞有关。故针对甲减,总治则为温补脾肾,化瘀排浊。据此,本 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5-15份、仙灵脾5-15 份、沙苑子10-30份、桂枝5-20份、桑椹10-30份、墨旱莲10-20份、鸡血藤10-30份、茜草 5-15份、白术10-30份和茯苓10-3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8倍重 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 渣再加原料药物4-6倍重量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35分钟,过滤,得第 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0005] 本发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具有温阳益气、健脾补肾、化瘀排浊之功效,有效用于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好,用药安全,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5份、仙灵脾15份、 沙苑子10份、桂枝20份、桑椹10份、墨旱莲20份、鸡血藤10份、茜草15份、白术10份和 茯苓3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 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武火 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5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0008]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10份、仙灵脾10份、 沙苑子20份、桂枝12份、桑椹20份、墨旱莲15份、鸡血藤20份、茜草13份、白术20份和 茯苓2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7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 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7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5倍重量的水,武火 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7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0009]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15份、仙灵脾5份、 沙苑子30份、桂枝5份、桑椹30份、墨旱莲10份、鸡血藤30份、茜草5份、白术30份和茯 苓1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 腾后,改用文火煎煮4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4倍重量的水,武火煎 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00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 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对其进行一些等同或等 效的替代或替换,本质上相同,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1] 本发明治疗原则为温阳益气、健脾补肾、化瘀排浊。所述补骨脂、仙灵脾、沙苑子补 肾助阳,桂枝温经助阳,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及甲状腺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等作用。白术、茯 苓健脾益气;桑椹、墨旱莲滋阴补肾,调补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内分泌轴,使其功能趋于正 常。鸡血藤,茜草活血化瘀。
[0012] 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简单,费用低廉,疗效显著持久、毒副作用小、避免了服用西 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同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份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可达到标本兼 治、攻补兼施的作用。具有温阳益气、健脾补肾、化瘀排浊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疗效好,用药安全,并经临床实验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临床实验资料如下: 1入选标准 选择门诊就诊的甲减患者81例,均符合第11版《实用内科学》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51例,平均年龄(41. 4± 12. 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 个月,平均病程(3.7±0.8 )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 龄、临床证候、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0013] 治疗方案 治疗用药对照组:优甲乐(德国默克公司生产)25~100yg,每日1次。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组合物,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次200-300ml,两组均治疗1个月 统计疗效。
[0014]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疗效性指标参照《实用内科诊疗规范》[黄俊,陆凤翔.实用内科诊疗规范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1-583]中的标准。
[0015]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临床表现显著好转,T3、T4恢复正常,TSH恢复正 常;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T3、T4有所提高,TSH有所降低;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稍有好转,T3、T4、TSH无改变; 辅助检查指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 氨酸(FT3)。
[00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 米用t检验。
[0017] 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 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 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 5%。
[0018]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药物制成:补骨脂5-15份、仙灵脾5-15份、沙苑子10-30份、桂枝5-20份、桑椹10-30份、 墨旱莲10-20份、鸡血藤10-30份、茜草5-15份、白术10-30份和茯苓10-30份,将上述原 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6-8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 煎煮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4-6倍重量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 后,改用文火煎煮20-35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5份、仙灵脾15份、沙苑子10份、桂枝20份、桑椹10 份、墨旱莲20份、鸡血藤10份、茜草15份、白术10份和茯苓30份,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 一起,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 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6倍重量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35 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10份、仙灵脾10份、沙苑子20 份、桂枝12份、桑椹20份、墨旱莲15份、鸡血藤20份、茜草13份、白术20份、茯苓20份, 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7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 用文火煎煮37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5倍重量的水,武火煎煮至沸 腾后,改用文火煎煮27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15份、仙灵脾5份、沙苑子30 份、桂枝5份、桑椹30份、墨旱莲10份、鸡血藤30份、茜草5份、白术30份和茯苓10份,将 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倍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 文火煎煮4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4倍重量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 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即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解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补骨脂5-15份、仙灵脾5-15份、沙苑子10-30份、桂枝5-20份、桑椹10-30份、墨旱莲10-20份、鸡血藤10-30份、茜草5-15份、白术10-30份和茯苓10-30份,本发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具有温阳益气、健脾补肾、化瘀排浊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好,用药安全,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上的创新。
【IPC分类】A61K36-74, A61P5-18
【公开号】CN104688872
【申请号】CN201510143359
【发明人】李晓冰, 王娜梅, 李玉洁, 栗彦芳, 郑明常, 赵云芳, 李瑞琴, 展俊平, 李宁, 程凯, 王君明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