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3814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荨麻瘆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瘆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慢性荨麻瘆时常急性暴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胃肠型荨麻瘆等严重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采用抗组胺、激素类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瘆,其近期疗效肯定,停药则易复发,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3]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瘆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荨麻瘆的发病机理,采用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解毒透瘆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瘆存在停药易复发且有一定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扁5-25份、炉甘石5-20份、雷公藤5-25份、牛蒡子10-30份、知母5-25份、徐长卿10-30份、连翘5_25份、栀子5_25份、制首乌10-30份、金银花5-25份、党参5-25份、凤尾草10-30份、篇蓄5_20份、生地黄5_25份、土荆皮5-20份、紫草10-30份、牡丹皮5-25份、苦参10-30份、甘草5_15份。
[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扁豆15份、炉甘石10份、雷公藤15份、牛蒡子20份、知母15份、徐长卿20份、连翘15份、栀子15份、制首乌20份、金银花15份、党参15份、凤尾草20份、篇蓄10份、生地黄15份、土荆皮10份、紫草20份、牡丹皮15份、苦参20份、甘草10份。
[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炉甘石具有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的功效;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的功效;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瘆、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徐长卿具有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凤尾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篇蓄具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土荆皮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疥癣,湿瘆的功效;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瘆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解毒透瘆、活血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对慢性荨麻瘆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扁豆15g、炉甘石10g、雷公藤15g、牛蒡子20g、知母15g、徐长卿20g、连翘15g、栀子15g、制首乌20g、金银花15g、党参15g、凤尾草20g、篇蓄10g、生地黄15g、土荆皮10g、紫草20g、牡丹皮15g、苦参20g、甘草 10g。
[0012]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扁豆10g、炉甘石20g、雷公藤5g、牛蒡子25g、知母10g、徐长卿30g、连翘5g、栀子25g、制首乌10g、金银花20g、党参5g、凤尾草30g、篇蓄12g、生地黄25g、土荆皮5g、紫草30g、牡丹皮10g、苦参25g、甘草12g。
[0013]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扁豆20g、炉甘石5g、雷公藤25g、牛蒡子15g、知母20g、徐长卿10g、连翘25g、栀子10g、制首乌15g、金银花25g、党参10g、凤尾草25g、篇蓄5g、生地黄20g、土荆皮12g、紫草15g、牡丹皮20g、苦参10g、甘草15g。
[0014]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扁豆5g、炉甘石15g、雷公藤10g、牛蒡子30g、知母5g、徐长卿25g、连翘10g、栀子20g、制首乌25g、金银花5g、党参20g、凤尾草10g、篇蓄15g、生地黄5g、土荆皮20g、紫草10g、牡丹皮25g、苦参15g、甘草5go
[0015]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白扁豆25g、炉甘石12g、雷公藤20g、牛蒡子10g、知母25g、徐长卿15g、连翘20g、栀子5g、制首乌30g、金银花10g、党参25g、凤尾草15g、篇蓄20g、生地黄10g、土荆皮15g、紫草25g、牡丹皮5g、苦参30g、甘草8g。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25?65岁。
[0018]二、诊断依据:
1、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
2、皮瘆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
4、皮瘆经过三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
[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0020]四、疗效标准:
(1)痊愈:用药后斑块完全消退,瘙痒消失,停药一个月后无复发;
(2)显效:用药后斑块完全消退,瘙痒消失,停药一个周后复发;
(3)有效:发作次数减少,瘙痒减轻;
(4)无效:风团、瘙痒为减轻。
[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58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男,39岁。全身出现瘆块,瘙痒,反复发作一年余,曾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药,疗效欠佳。就诊时,身体仍有没退的红色瘆块,瘙痒、畏寒、乏力。诊断为:慢性荨麻瘆。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2个疗程,诸症状皆消,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23]病例2:周某,女,47岁。患慢性荨麻瘆I年,每日出门则骤起风团,大小不等,数小时方退。经查:全身散在风团,色红,瘙痒灼热,以四肢为多。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扁豆5-25份、炉甘石5-20份、雷公藤5-25份、牛蒡子10-30份、知母5_25份、徐长卿10-30份、连翘5-25份、栀子5-25份、制首乌10-30份、金银花5_25份、党参5_25份、凤尾草10-30份、篇蓄5-20份、生地黄5-25份、土荆皮5-20份、紫草10-30份、牡丹皮5_25份、苦参10-30份、甘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扁豆15份、炉甘石10份、雷公藤15份、牛蒡子20份、知母15份、徐长卿20份、连翘15份、栀子15份、制首乌20份、金银花15份、党参15份、凤尾草20份、篇蓄10份、生地黄15份、土荆皮10份、紫草20份、牡丹皮15份、苦参20份、甘草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白扁豆5-25份、炉甘石5-20份、雷公藤5-25份、牛蒡子10-30份、知母5-25份、徐长卿10-30份、连翘5-25份、栀子5-25份、制首乌10-30份、金银花5-25份、党参5-25份、凤尾草10-30份、萹蓄5-20份、生地黄5-25份、土荆皮5-20份、紫草10-30份、牡丹皮5-25份、苦参10-30份、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解毒透疹、活血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IPC分类】A61P17-00, A61K36-8964, A61K33-30
【公开号】CN104758558
【申请号】CN201510135654
【发明人】王军红
【申请人】王军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