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052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巩膜炎是指巩膜呈现紫红色改变、多伴有结节状隆起且疼痛拒按的眼病,一般多认为与免疫异常有关。巩膜炎反复发作可使视力下降,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巩膜炎属中医火疳范畴,多由心肺积热、火毒侵袭、风湿内扰、妇女血热等引起,基本病机是肺热蕴结,导致肺失肃降,气血瘀滞。
[0003]西医治疗巩膜炎除抗感染治疗外,多采用全身非留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点眼,副作用大。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巩膜炎的中药。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5-10g,葶苈子10-20g,山苦荬10-25g,地骨皮5_10g,大血藤3-8g,肿节风3-8g,石习柏2-5g,铁马鞭2-5g,石见穿5_10g,马尾连10_15g,古山龙
3-5g,黄三七3-7g,石仙桃2-5g,盘龙参5-10g,石耳10_15g,地瓜藤10_15g。
[0006]优选的,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Sg,葶苈子15g,山苦荬20g,地骨皮5g,大血藤5g,肿节风7g,石刁柏3g,铁马鞭2g,石见穿10g,马尾连10g,古山龙5g,黄三七5g,石仙桃3g,盘龙参10g,石耳12g,地瓜藤12g。
[0007]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08]火炭母草,为寥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辛,苦,性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主痢疾;泄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癌肿;中耳炎;湿瘆;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0009]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琴叶葶苈和播娘蒿的种子,辛,苦,寒,归肺、心、肝、胃、膀胱经,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0010]山苦荬,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瘆;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瘆,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0011]地骨皮,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0012]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苦,平,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0013]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性微温,味苦、辛,归心、肝经,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炎;争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胆囊炎;脓肿;口腔炎;风湿痹痛
[0014]石刁柏,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味微甘,性平,清热利湿;活血散结。主肝炎;银肩病;高脂血症;淋巴肉瘤;膀胱癌;乳腺癌;皮肤癌。
[0015]铁马鞭,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全草,苦、辛,平,归脾、心经,清热散结,活血止痛,行水消肿。用于颈淋巴结结核,冷脓肿,虚热不退,水肿,腰腿筋骨痛;外用治乳腺炎。
[0016]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的全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瘆;麻风;跌打伤肿。
[0017]马尾连,为毛茛科植物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等的根茎及根,味苦,性寒,归心、肝、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疮疡肿毒;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癌肿。《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
[0018]古山龙,为防己科植物古山龙的根或茎藤,苦,寒,归心、肺、大肠经,清热利湿;湾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瘆;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目艮结膜炎。
[0019]黄三七,为毛茛科植物长果升麻的根茎、全草,苦,凉,归心、肺、胃、大肠经,清热除烦;解毒消肿。主主治热病烦躁;心丨季怔忡;骨蒸潮热;咽炎;口腔炎;结膜炎;疮痈肿毒;湿热泄泻;痢疾。《陕西中草药》:泻火燥湿,清心除烦,抗菌消炎,健胃。治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
[0020]石仙桃,为兰科植物石仙桃的假鳞茎或全草,甘,微苦,性凉,归肺、肾经,养阴润肺;清热解毒;利湿;消疲。主肺热咳嗽;咳血;吐血;眩晕;头痛;梦遗;咽喉肿痛;风湿疼痛;湿热浮肿;痢疾;白带;疳积;瘰疬;跌打损伤。
[0021]盘龙参,为兰科植物盘龙参的根或全草,甘,苦,平,归心、肺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痛酸软;糖尿病;遗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烫火伤;疮疡痈肿。
[0022]石耳,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地衣体,甘,性凉,归肺、心、胃经,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虚劳咳;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毒蛇咬伤;烫伤和刀伤。
[0023]地瓜藤,为桑科植物地瓜榕的茎、叶,味苦,性寒,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疽;小儿消化不良;风湿疼痛;经闭;带下;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无名肿毒。《贵州草药》:清热散毒,祛风除湿,止咳。
[0024]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泻肺利气、活血散结、泻火解毒、祛风除湿、养阴清热的功效,对巩膜炎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5g,葶苈子20g,山苦荬25g,地骨皮6g,大血藤Sg,肿节风5g,石刁柏4g,铁马鞭3g,石见穿5g,马尾连15g,古山龙4g,黄三七7g,石仙桃4g,盘龙参5g,石耳15g,地瓜藤10g。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Sg,葶苈子15g,山苦荬20g,地骨皮5g,大血藤5g,肿节风7g,石刁柏3g,铁马鞭2g,石见穿10g,马尾连10g,古山龙5g,黄三七5g,石仙桃3g,盘龙参10g,石耳12g,地瓜藤12go
[0030]实施例3
[0031]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6g,葶苈子1g,山苦荬15g,地骨皮8g,大血藤3g,肿节风8g,石刁柏2g,铁马鞭5g,石见穿8g,马尾连12g,古山龙4g,黄三七3g,石仙桃5g,盘龙参8g,石耳10g,地瓜藤13g。
[0032]实施例4
[0033]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10g,葶苈子13g,山苦荬10g,地骨皮10g,大血藤7g,肿节风3g,石刁柏5g,铁马鞭4g,石见穿6g,马尾连13g,古山龙3g,黄三七6g,石仙桃2g,盘龙参7g,石耳13g,地瓜藤15g。
[0034]临床资料
[0035]一般资料:共收治巩膜炎患者9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1例,年龄11-5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0.5-5年。
[0036]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10天为一个疗程。
[0037]疗效判断标准:
[0038]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一年未复发;
[0039]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好转;
[0040]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
[0041 ] 治疗结果:94例患者中治愈71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治愈率75.5%,总有效率94.7%,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良副反应,肝肾功能均正常。
[0042]典型病例I
[0043]邓某某,男,32岁。因双眼先后疼痛,视物模糊间断性发作3年,右眼加重1d入院。2010年3月患者自觉右眼疼痛,伴轻度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吐,经检查诊断为巩膜炎。予以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 I次/d ;7d后症状缓解;45d后右眼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此后,双眼交替发病多次。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嘱其继续巩固治疗一个疗程,随访至今未复发。
[0044]典型病例2
[0045]杨某,女,41岁,反复性视力减退、眼红、眼痛半年前来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巩膜炎,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一个疗程后眼红、眼痛症状明显减轻,视力也开始恢复,继续治疗一个疗程后诸症皆除痊愈,随访两年未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5-10g,葶房子10-20g,山苦荬10-25g,地骨皮5_10g,大血藤3_8g,肿节风3_8g,石习柏2_5g,铁马鞭2-5g,石见穿5-10g,马尾连10-15g,古山龙3_5g,黄三七3_7g,石仙桃2_5g,盘龙参5-10g,石耳10-15g,地瓜藤10-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巩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8g,葶房子15g,山苦荬20g,地骨皮5g,大血藤5g,肿节风7g,石刁柏3g,铁马鞭2g,石见穿10g,马尾连10g,古山龙5g,黄三七5,石仙桃3g,盘龙参10g,石耳12g,地瓜藤12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巩膜炎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火炭母草5-10g,葶苈子10-20g,山苦荬10-25g,地骨皮5-10g,大血藤3-8g,肿节风3-8g,石刁柏2-5g,铁马鞭2-5g,石见穿5-10g,马尾连10-15g,古山龙3-5g,黄三七3-7g,石仙桃2-5g,盘龙参5-10g,石耳10-15g,地瓜藤10-15g。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泻肺利气、活血散结、泻火解毒、祛风除湿、养阴清热的功效,对巩膜炎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27-02, A61K36-898
【公开号】CN104771583
【申请号】CN201510167306
【发明人】赵梅, 李晨华
【申请人】赵梅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