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358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的剧痛,疼痛可长期固定在三叉神经的某一支,痛点固定,中医称为偏头痛。西医手术治疗包括:周围支撕脱术、切断术及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但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复发后治疗效果多不佳;西药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酒精注射等治疗,其中卡马西平是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但亦因副作用大或风险较高,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以行气开郁、活血祛风、散瘀止痛、通络散结为主,加入虫类药,入骨搜风加强祛风镇痛效果,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000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川芎30?50份,白芷20?30份,细辛5?9份,蔓荆子10?20份,全蝎10?20份,蜈蚣10?30份,僵蚕10?20份,水400?500份。
[0005]进一步的,川芎40份,白芷25份,细辛7份,蔓荆子15份,全蝎15份,蜈蚣20份,僵蚕15份,水450份。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地龙30?5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
[0007]进一步的,地龙4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
[0008]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以行气开郁、活血祛风、散瘀止痛、通络散结为主,加入虫类药,入骨搜风加强祛风镇痛效果,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0]病例一:
张某,女,45岁,初起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以致两夜失眠,而开始左侧头痛,服药后症状减轻,时痛时不痛,已有3年多病症,近因劳累过度,引起左侧剧烈头痛,服西药止痛已无效,服上方三剂痛减,15剂后疼痛消除,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0011]病例二:
覃某,女,55岁,自小有偏头痛,时断时续,近因风寒引起偏侧头痛,诸药妄效,十分痛苦,服上药5剂,疼痛大减,经一月服用得以痊愈。
[0012]病例三:
李某,男,45岁,平时嗜烟酒,近因醉酒后引起一侧头痛,初时不以为意,服头痛散后痛减,因家庭事争吵后引起剧痛,经治疗无效,服本方3剂痛减,10剂痊愈。
[0013]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以行气开郁、活血祛风、散瘀止痛、通络散结为主,加入虫类药,入骨搜风加强祛风镇痛效果,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001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川芎30?50份,白芷20?30份,细辛5?9份,蔓荆子10?20份,全蝎10?20份,蜈蚣10?30份,僵蚕10?20份,水400?500份。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川芎40份,白芷25份,细辛7份,蔓荆子15份,全蝎15份,蜈蚣20份,僵蚕15份,水450份。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龙30?5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地龙4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川;30?50份,白芷20?30份,细辛5?9份,蔓荆子10?20份,全蝎10?20份,蜈蚣10?30份,僵蚕10?20份,地龙30?50份,乳香10?20份,没药10?20份,水400?500份,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比份数的川芎、白芷、细辛、蔓荆子、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乳香、没药用配比份数的水浸泡60分钟; (b)将处理后的川芎、白芷、细辛、蔓荆子、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乳香、没药连同水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关火; (c)滤去药渣,将汤药倒入保温瓶保存,必须温服且一日分三次服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它是将川芎、白芷、细辛、蔓荆子、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乳香、没药、水按一定比例煎煮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通过采用多味中药配合,以行气开郁、活血祛风、散瘀止痛、通络散结为主,加入虫类药,入骨搜风加强祛风镇痛效果,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IPC分类】A61K35-646, A61P25-02, A61K35-64, A61P29-00, A61K35-62, A61K36-85, A61K35-648
【公开号】CN104784359
【申请号】CN201510235513
【发明人】李汶峰
【申请人】李汶峰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