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925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的一种。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 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 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
[0003] 目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一般运用秋水仙碱、非留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西 药治疗,虽能改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而且由于严重的胃肠道刺激、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等 副作用,患者接受度较差。因此研宄开发一种安全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非常有实 用价值。
[0004] 本发明所选原料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痛风性关节炎的目的。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 大丁草8份,大活6份,鹿茸8份,杜仲12份,肉苁蓉15份,枸杞子8份、干姜8份,覆 盆子15份、茯苓12份。
[0007]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共收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35例,女5例,年龄为42~68岁,病程为5~14天;对照组 男34例,女6例,年龄为40~67岁,病程为4~12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〇. 05),具有可比性。
[0008] 诊断标准: 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的分类标准,具备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12项中的6 项者即可确诊:(1)急性关节炎发作超过1次;(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3)单关节 炎发作;(4)可见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7)单侧跗骨关节受累;(8)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 实);(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 性。
[0009] 2、试验方法 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389,0. 5mg/ 片),每1~2小时服用0. 5~lmg(l-2片)。疗程2周。
[0010]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每日分2次服用。疗程2周。
[0011]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0012]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13]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 大丁草8份,大活6份,鹿茸8份,杜仲12份,肉苁蓉15份,枸杞子8份、干姜8份,覆盆子 15份、茯苓12份。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大丁草8份,大活6份,鹿茸8份,杜仲12份,肉苁蓉15份,枸杞子8份、干姜8份,覆盆子15份、茯苓12份。本发明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比传统药物,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微,实验过程仅发现2例腹泻,未见传统药物常见的肝肾毒性。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IPC分类】A61P19-06, A61K35-32, A61P19-02,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4800816
【申请号】CN201510247800
【发明人】高忠青
【申请人】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