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移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113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移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辅助器具。具体是一种下肢行动不便或下肢失能的人自己操 控实现躯体移动的全自动移位机。
【背景技术】
[0002] 解决下肢行动不便或下肢失能的人"躯体移动"问题,一直是广大患者家庭和全社 会关注的问题。就患者家庭和本人来讲,他们不愿意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不甘心自己与社会 隔绝,他们有学习,娱乐,交往的需求,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独立完成到起居室、卫生间、餐厅、 户外活动的基本能力,渴望有尊严的活着。如何满足这些要求,人们自然想到了如轮椅、助 行器、移位机等一些辅助器具。但是,这些器具的使用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要其他人 辅助才能完成。就是将躯体"托起"或"抱起"后,安放到辅助器具上,而后,再从辅助器具上 将躯体"托起"或"抱起",返回到原处。二是这个"其他人"需要身体强壮有力量。对身体 较弱小无力的人,或者是患者躯体较重的病人,将躯体"托起"或"抱起"安放到辅助器具上, 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况且每天都需要多次重复这个环节。这个躯体移动的"瓶颈", 是目前大多数康复辅助器械没有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0003] 目前,国内、国际解决"躯体移动"的康复辅助器具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在房屋顶 部安装吊轨,运用电动萌芦和吊兜,将躯体吊起,沿预定轨道移动的方式。二是采用可移动 式小吊车、吊兜等设备将躯体吊起移动的方式。三是腋窝支撑移动的方式,即利用人体腋窝 部肌肉及肩胛骨做支撑,将躯体托起移动的方式。四是俯卧移动方式,即人体前胸及腹部俯 卧在托板上,将躯体托起移动的方式。这几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肢行动不便或 下肢失能者躯体移位问题,但是都需要医护人员或其他人辅助才能完成。
[0004]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康复辅助器具进行了一些研宄和探索,出现了一些高科技的 产品,但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中低端产品虽然在一些方面 有所改进,但是自动化程度不高。至今没有一款适合下肢行动不便或下肢失能者自控使用 的、具备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基本功能的辅助器具。
[0005] 自控使用,独立完成,安全简便是自动型辅助器具的基本要求。对适合下肢行动不 便或下肢失能者使用的自动型辅助器具来讲,是否能够实现自动和自控,有三个重要环节 必须解决好,一是身体固定环节;即能够自行将身体固定在器具上,一要安全,二要舒适,三 要方便。二是脱位、升降、落位环节;即将身体固定在器具上以后,能够自控启动升降功能, 使身体脱离原来位置并方便、准确的降落在预定位置。三是自控移动环节。即在完成身体 固定和脱位环节后,能够自行控制移位机轮行功能,移动至目的位置。这三个环节是目前国 内外自动型辅助器具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克服现有移位器具技术和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己 独立操控,利用气囊框架自动固定身体,应用4轴连接联动升降装置,自行控制身体升降角 度,方便、准确完成脱位、落位,操控电动轮移功能实现整体移动的康复辅助器具。
[0007] 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全自动移位机由电动轮 移底座平台;升降系统4轴连接联动组合装置;气囊框架固定身体装置;电源设备及控制器 等4部分组成,其特征如下所述:
[0008] 电动轮移底座平台;是由Π 形金属框架、电动脚轮、角度调整器等零部件组成,作 用于承载、移动机载升降设备和人体,使用者能够自己手控或遥控操纵底座平台移动。
[0009] 升降系统4轴连接联动组合是4个以枢轴相连接、作用于升降功能的零部件组合 装置。利用电动推杆的推拉力和身体重力的相互作用,自由控制身体升降角度,方便、准确、 舒适完成脱位、升降和落位。
[0010] 气囊框架固定身体装置是一个包裹住躯体腹部、胸部、背部及臀部的立体U形框 架,框架内置若干个气囊,应用微型电动气泵对各个气囊充气,并调控气囊对身体不同部位 的压力,气囊从不同角度箍住身体,实现身体自动固定。
[0011] 电源设备及控制器。电源为直流电池组,控制器为随机安装的按键+联线手柄+ 遥控器。
[0012] 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电动轮移底座装置是一个可长距离移 动的并能够安全承载设备和人体的Π 形移动平台,平台宽度和长度可以通过电动设备自动 调整,电动脚轮为底座平台提供动力并应用手柄控制或遥控器控制,向前、后、左、右任意方 向行进。气囊框架固定身体装置是一个包裹住躯体腹部、胸部、背部及臀部的立体U形结构 框架,框架内置若干个气囊并与微型电动气泵连接,微型电动气泵对各个气囊充气,并调控 气囊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张力,从不同角度箍住身体,实现身体的自助固定。4轴连接联动升 降组合安装在电动轮移底座平台上,在电动推杆的推拉下,4轴联动,作用于气囊框架的升 降,升降过程中,身体重心与升降力始终保持相对平衡,自由控制身体升降角度,准确、舒适 完成脱位和落位。
[0013] 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功能的操作与控制,完全由使用者自己独立操控完成。
[0014] 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与其他康复辅助器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够独立、自助完 成设备操控;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通过三个方面的不同设计,实现了自助、自控,一是在身 体固定上,应用气囊框架,实现身体的自动舒适固定;二是在脱位、升降、落位方面,升降系 统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重心相对平衡,自由控制身体升降角度,准确、舒适完成脱位 和落位;三是自控移动。利用电动轮移底座平台电动脚轮刹车转向功能,自行控制移位机任 意方向移动。在这三个方面,其他同类设备都需要人工辅助。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创意在于:一是在底座平台上加装电动脚轮,使用者通过手 柄开关或遥控开关即可自行操控,实现了底座平台自控移动;二是升降系统4轴连接联动 方式,在升降过程中,身体重心与升降力始终保持相对平衡,实现自控升降角度,保持正常 体位移动、脱位和落位;三是利用气囊框架固(箍)定身体,方便、舒适,安全。
[0016]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体积小,移动灵活,稳定性强;二是操纵简单,使用 方便;三是兼具轮椅功能,一物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轮移底座平台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4轴连接联动升降组合方式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立体U形气囊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的结构图。 图中电动脚轮,2立臂,3电动推杆,4安全护板,5立臂与升降臂连接枢轴,6升降臂, 7立体U形气囊框架,8臀部气囊滑板固定凹槽,9臀部气囊滑板,10滑板手柄,11底座平台, 12可伸缩万向脚轮。 如图所示,本发明全自动移位机由三部分装置组成。即第一部分装置由1、1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