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849331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说明】 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lnserted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定位于上腔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由于Picc导管头部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同时PICC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也避免了许多临床输液隐患。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9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临床,并逐渐用于临床化疗,被认为是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式,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等特点。
[0003]PICC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 % -9.7 %,静脉炎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h。主要由于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内径大小不适宜,导管材料过硬,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所致。而置管后期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与化学刺激和病人的特殊体质有关。预防PICC性静脉炎发生:
(I)置管后预防性应用喜辽妥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沿血管走向擦置管的上臂;(2)使用赛丁格穿刺技术、提高导管维护频次;(3)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以降低肿瘤患者PICC性静脉炎发生。若出现静脉呈条索状伴有红、肿、热、痛即可诊断为PICC性静脉炎,一旦发生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若情况严重或肢体红肿不能消失,则需拔除Picc管。
[0004]PICC性静脉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I)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及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2)伴有低热无寒战、外周血象白细胞正常;(3)皮温高,触及疼痛性条索状静脉。
[0005]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临床又分为恶脉”和“血瘀”。“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如蚓状”。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又把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把间歇性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称为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0006]目前,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方法和药物有很多,传统方法是一旦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发红,可给予抬高患肢手臂并制动;局部湿热敷、远红外线照射、夕卜用消炎止痛膏;常用方法选用50%硫酸镁湿敷或冰敷。这些方法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改善症状时间长,治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现有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药物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患者,因患者具有:(I)长期留置PICCO I年);(2)临床低免疫力和血小板减少易渗血等特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临床疗效好并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特别适用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Picc性静脉炎。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7-11份、黄柏7-11份、黄芩7-11份、大黄7-11份、金银花13-17份、甘草3-7、冰片7_11份、蜂房7_11份。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8-10份、黄柏8-10份、黄芩8-10份、大黄8-10份、金银花14-16份、甘草4-6、冰片8-10份、蜂房8_10份。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9份、黄柏9份、黄芩9份、大黄9份、金银花15份、甘草5份、冰片9份、蜂房9份。
[0011]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方法制成膏剂外敷于患处,用药方便。
[0012]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之处在于:治疗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用药方便;配伍科学合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作具体的介绍。
[0014]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连7份、黄柏7份、黄芩7份、大黄7份、金银花13份、甘草3份、冰片8份、蜂房7份。
[0015]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连8份、黄柏8份、黄芩8份、大黄8份、金银花14份、甘草4份、冰片8份、蜂房8份。
[0016]实施例3本实施例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连9份、黄柏9份、黄芩9份、大黄9份、金银花15份、甘草5份、冰片9份、蜂房9份。
[0017]实施例4本实施例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连10份、黄柏10份、黄芩10份、大黄10份、金银花16份、甘草6份、冰片10份、蜂房10份。
[0018]实施例5本实施例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黄连11份、黄柏11份、黄芩11份、大黄11份、金银花17份、甘草7份、冰片11份、蜂房11份。
[0019]实施例6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实例。
[0020]膏剂制备:按下述配比配备原料:黄连30g、黄柏30g、黄苳30g、大黄30g、金银花50g、甘草15g、冰片30g、蜂房30g、凡士林730?100g ;然后将黄连、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甘草、冰片七种药材微粉碎,过300目筛待用;再将凡士林加热使熔化、滤过,加入经微粉碎的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甘草药材和蜂房搅匀,稍冷后再加入经微粉碎的金银花、冰片搅匀,即得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膏剂。
[0021]用药方法:膏剂外敷患处,6?12小时换药I次;每天I次,连续用药3?7天。经过外用本发明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膏剂,患者均在5天内全部治愈。
[0022]应用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膏剂应注意以下几点:(I)禁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2)用生理盐水擦拭后,再搽本药效果更佳;(3)本品用药局部出现皮瘆等过敏暂停用;(4)皮肤破溃处禁用。
[0023]病历资料
[0024]78例病例来自青岛商业职工医院2010年I月-2013年12月血液病留置PICC合并静脉炎患者。PICC性静脉炎诊断;(I)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及手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2)伴有低热无寒战、外周血象白细胞正常;(3)皮温高,触及疼痛性条索状静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
[0025]治疗组:39例血液病留置PICC合并静脉炎患者,年龄26-65岁,性别不限,用本发明的膏剂治疗,经临床治疗观察治愈36例,有效率为94.87% (37/39),治愈率为92.3%(36/39),无效率 5.12% (2/39),。
[0026]对照组:39例血液病留置PICC合并静脉炎患者,年龄28-64岁,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经临床治疗观察治愈34例,有效率为89.74% (35/39),治愈率为87.17 %(34/39),无效率 10.25% (4/39)。
[0027]疗效的判断标准
[0028]疗效的判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制定。
[0029]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及手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消失;
[0030]有效: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及手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减轻。
[0031]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中心静脉置管伤口及手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无显著变化者。
[0032]疗效分析
[0033]经外用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膏剂,治疗组的39例病例中:
[0034]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者,共计36例,治愈率为92.3% ;
[0035]置管伤口及手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减轻37例,有效率为94.87% ;
[0036]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共计2例,无效率5.12%。
[0037]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 0.05)。
[0038]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治愈率高,是一种治疗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较为理想的中药方剂。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7-11份、黄柏7-11份、黄芩7-11份、大黄7-11份、金银花13-17份、甘草3-7、冰片7_11份、蜂房7_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8-10份、黄柏8-10份、黄芩8-10份、大黄8-10份、金银花14-16份、甘草4-6、冰片8-10份、蜂房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9份、黄柏9份、黄芩9份、大黄9份、金银花15份、甘草5份、冰片9份、蜂房9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伍组成:黄连7-11份、黄柏7-11份、黄芩7-11份、大黄7-11份、金银花13-17份、甘草3-7、冰片7-11份、蜂房7-11份。本发明的用于治疗PICC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之处在于:治疗血液病合并PICC性静脉炎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用药方便;配伍科学合理。
【IPC分类】A61K36-756, A61K35-64, A61P9-14, A61K31-045
【公开号】CN104815041
【申请号】CN201510232249
【发明人】王秀琳, 高明, 宋晓明
【申请人】王秀琳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