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的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03932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痔疮的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油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 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 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受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 患痔疮。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 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 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瘆。
[0003] (1) 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 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 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 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2)局部用药 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3) 口服药物治疗: 一般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4)注射疗法:对I、II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 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 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5)物理疗法: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 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6)胶圈套扎:套扎痔根 部,阻断其血供以使痔脱落坏死;适用于II、III度内痔,对于巨大的内痔及纤维化内痔更 适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油膏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痔疮的治疗。
[0005] 本发明治疗痔疮的油膏;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鹅肠草8~10份、蛤蜊 10~12份、臭黄荆根12~14份、岩黄连12~14份、青刺尖10~12份、抱树莲8~10 份、榧子8~10份、八角楓6~8份、茶籽油16~18份。
[0006] 作为优化,该治疗痔疮的油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鹅肠草9份、蛤蜊 11份、臭黄荆根13份、岩黄连13份、青刺尖11份、抱树莲9份、榧子9份、八角楓7份、茶籽 油17份。
[0007] 制备该治疗痔疮的油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重量份数的鹅肠草、蛤 蜊、臭黄荆根、岩黄连、青刺尖、抱树莲、榧子、八角楓粉碎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9,加 入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 1. 35 (45°C )的浸膏;b、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茶籽油加热到60~70°C,加入步骤a中的浸膏 混合均匀。该油膏外用,需要时取本品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临睡前使用。为了避免 痔疮膏遭到粪便的污染,建议在便后清洗肛门后再使用。
[0008] 本发明治疗痔疮的油膏中,鹅肠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消积通乳;用于小儿疳积, 牙痛,痢疾,痔疮肿毒,乳腺炎,乳汁不通;外用治疮疖。蛤蜊滋阴,利水,化痰,软坚;治消 渴,水肿,痰积,癣块,瘿瘤,崩、带,痔疮。青刺尖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乳痈,痄腮,瘰疬,跌 打损伤,月经不调。臭黄荆根清热;利湿;主痢疾;痔疮;脱肛;牙痛;水肿。岩黄连清热解 毒;利湿;止痛止血;主肝炎;口舌糜烂;火眼;目翳;痢疾;腹泻;腹痛;痔疮出血。抱树莲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化脓性中耳炎;聰腺炎;淋巴结炎;挤癞; 跌打损伤。榧子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 结。八角楓祛风除湿,散瘀通络,镇痛;主治风湿痹痛,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茶籽 油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民间还用茶籽油治疗烫伤和烧伤及体藓,慢性湿瘆等皮肤 病。
[0009] 本发明治疗痔疮的油膏,具有消肿止痛、活血散结、消炎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各 组分协同作用十分突出,主治肛门肿痛、出血、便秘等病症,大大减少由于大肠燥结,粪便粗 硬而损伤肛门,致使肛门裂口出血,疼痛,以及发生感毒而肿化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发明内容】
对本发明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1] 实施例1 :a、取鹅肠草9克、蛤蜊11克、臭黄荆根13克、岩黄连13克、青刺尖11 克、抱树莲9克、榧子9克、八角楓7克粉碎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9,加入75%乙醇,回流 提取3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1. 35 (45°C )的浸膏; b、取茶籽油17克加热到60~70°C,加入步骤a中的浸膏,聚甘油脂肪酸0. 05克混合均匀。 该油膏外用,需要时取本品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临睡前使用。
[0012] 实施例2 :a、取鹅肠草8克、蛤蜊10克、臭黄荆根12克、岩黄连12克、青刺尖10 克、抱树莲8克、榧子8克、八角楓6克粉碎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9,加入75%乙醇,回流 提取3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1. 35 (45°C )的浸膏; b、取茶籽油16克加热到60~70°C,加入步骤a中的浸膏,聚甘油脂肪酸0. 05克混合均匀。 该油膏外用,需要时取本品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临睡前使用。
[0013] 实施例3 :a、取鹅肠草10克、蛤蜊12克、臭黄荆根14克、岩黄连14克、青刺尖12 克、抱树莲10克、榧子10克、八角楓8克粉碎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9,加入75%乙醇,回 流提取3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1. 35 (45°C )的浸 膏;b、取茶籽油18克加热到60~70°C,加入步骤a中的浸膏,聚甘油脂肪酸0. 05克混合 均匀。该油膏外用,需要时取本品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临睡前使用。
[0014] 有关临床资料如下:一般资料:收治339例患者,其中男199例,女140例,年龄 19~65岁,平均42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13例。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 著性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0015]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疼痛、灼热为主,不同程度地伴有便血,痔核脱 出,痔黏膜充血糜烂等。且排除严重的心、脑、肺、肝脏疾病及其他肛肠科急症。
[0016] 治疗方法:三组病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治疗痔疮的油膏,外用,取本品适 量涂抹于患处,每日一次,临睡前使用。为了避免痔疮膏遭到粪便的污染,建议在便后清洗 肛门后再使用。
[0017]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红肿疼痛消失,出血停止,痔核脱出嵌顿自行回纳;②好 转:红肿、疼痛、出血基本消失,痔核能自行回纳;③无效:红肿、疼痛、出血无缓解,痔核脱 出不能回纳。十日后三组病例治疗后疗效结果见表1。
[0018]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痔疮的油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鹅肠草8~10份、 蛤蜊10~12份、臭黄荆根12~14份、岩黄连12~14份、青刺尖10~12份、抱树莲8~ 10份、榧子8~10份、八角楓6~8份、茶籽油16~18份。
2. 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油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 鹅肠草9份、蛤蜊11份、臭黄荆根13份、岩黄连13份、青刺尖11份、抱树莲9份、榧子9份、 八角楓7份、茶籽油17份。
3. -种制备利要求1所述治疗痔疮的油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鹅肠草、蛤蜊、臭黄荆根、岩黄连、青刺尖、抱树莲、榧子、八角楓粉 碎后混合均匀,按料液比1:9,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3小时,合并回流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20~1. 35 (45°C )的浸膏; b、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茶籽油加热到60~70°C,加入步骤a中的浸膏混合均匀。
【专利摘要】本发明治疗痔疮的油膏;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鹅肠草8~10份、蛤蜊10~12份、臭黄荆根12~14份、岩黄连12~14份、青刺尖10~12份、抱树莲8~10份、榧子8~10份、八角枫6~8份、茶籽油16~18份。本发明治疗痔疮的油膏,具有消肿止痛、活血散结、消炎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各组分协同作用十分突出,主治肛门肿痛、出血、便秘等病症,大大减少由于大肠燥结,粪便粗硬而损伤肛门,致使肛门裂口出血,疼痛,以及发生感毒而肿化脓。
【IPC分类】A61K9-06, A61P9-14, A61K36-85, A61K35-618
【公开号】CN104825672
【申请号】CN201510274482
【发明人】石汝花
【申请人】石汝花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