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169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表现症状:典型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表现为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肺等,有可发生心肌炎、肺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等。
[0003]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是祖国的传统医学治疗方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形成目前一系列的治疗药剂,并有较好的疗效。但这些中药药物,有些是配方成份复杂,有的超过20、30个大方药味组成,药味太多,难找齐全且成本高;有的使用价格昂贵的成份,增加患者的负担;有的治愈期长,病人难以有效持续治疗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新颖、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愈期时短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精简,药源广,成本低。
[000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穿根藤15-25份,桑寄生15-25份,路路通15-25份,鸡矢藤15-25份,山大刀10-20份,巴戟天10-20份,牛白藤5-15份,白马骨5_15份,胜红蓟5_15份,甘草5_15份。
[0006]本发明的原料药优选配比是:穿根藤、桑寄生、路路通、鸡矢藤各20份,山大刀、巴戟天各15份,牛白藤、白马骨、胜红蓟、甘草各10份。
[0007]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0008]本发明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
穿根藤:为茜草科植物匍匍九节Psychotria serpens L.的枝、叶或全株。苦辛,平。归肝、心经。祛风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手足麻木,腰肌劳脶,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痈肿,骨结核,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的干燥带叶莖枝。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楓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苦,平。归肝、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鸡矢藤: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的全草。甘、微苦,平。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胃肠绞痛,黄疸型肝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放射反应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农药中毒;外用治皮炎,湿瘆,疮疡肿毒;
山大刀: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九节Psychotria rubra (Lour.) Poir.的嫩枝及叶。苦,凉。归肺、膀胱经。清热解毒,祛风去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喉,痢疾,肠伤寒,疮疡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甘、辛,微温。归肺、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瘘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瘘软;
牛白藤: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 (DC.)Merr.的莖叶。甘、淡,凉。归肺、肝、胆经。清热解毒。主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瘆,带状疱瘆,痈疮肿毒;白马骨: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 (DC.) Druce的全草株。苦辛,凉。归肝、脾经。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感冒,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咳嗽,喉痛,角膜炎,肠炎,痢疾,腰腿疼痛,咳血,尿血,妇女闭经,白带,小儿疳积,惊风,风火牙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胜红蓟:为菊科胜红蓟属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的全草。辛、微苦,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咯血,衄血,崩漏,脘腹痛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湿瘆瘙痒;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t季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09]上述诸药辩证配伍,相辅相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燥湿去风之功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切中病理,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愈期时短。其配伍精简,药源广,成本低。
[0010]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实施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如下:
疫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变;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0011]治疗结果: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治愈2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
[0012]典型病例1:韦某某,女,44岁,农民,2009年3月来求治时,自述: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多处治疗,效果差,常年多处关节肿胀,疼痛时轻时重,生活行动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治疗第4天,症状就开始缓解,治疗第7天,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第14天,症状基本消失。再巩固服药一个疗程,随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到目前未见复发。
[0013]典型病例2:牙某某,女,36岁,农民,2011年11月来求治时,下肢疼痛,膝关节红月中,行动困难,自述:患风湿性关节炎已有2年,天气一变化就发作,多处关节开始阵痛,继而持续剧痛,部分关节出现肿胀,多处治疗,效果差。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治疗两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到目前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穿根藤、桑寄生、路路通、鸡矢藤各20克,山大刀、巴戟天各15克,牛白藤、白马骨、胜红蓟、甘草各10克。将上述原料药按其重量合成一剂一剂的中药,治疗方法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0015]实施例2:穿根藤、桑寄生、路路通各25克,鸡矢藤、山大刀、巴戟天各20克,牛白藤、白马骨、胜红蓟各15克,甘草10克。将上述原料药按其重量合成一剂一剂的中药,治疗方法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0016]实施例3:穿根藤、桑寄生各25克,路路通、鸡矢藤各20克,山大刀、巴戟天、牛白藤各15克,白马骨、胜红蓟各10克,甘草5克。将上述原料药按其重量合成一剂一剂的中药,治疗方法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0017]上述实施例为举例性质,按照所限定范围可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凡添或减配方量的应用,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穿根藤15-25份,桑寄生15-25份,路路通15-25份,鸡矢藤15-25份,山大刀10-20份,巴戟天10-20份,牛白藤5-15份,白马骨5-15份,胜红蓟5_15份,甘草5_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穿根藤、桑寄生、路路通、鸡矢藤各20份,山大刀、巴戟天各15份,牛白藤、白马骨、胜红蓟、甘草各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穿根藤15-25份,桑寄生15-25份,路路通15-25份,鸡矢藤15-25份,山大刀10-20份,巴戟天10-20份,牛白藤5-15份,白马骨5-15份,胜红蓟5-15份,甘草5-15份配比合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燥湿去风之功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切中病理,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愈期时短。其配伍精简,药源广,成本低。
【IPC分类】A61P29/00, A61P19/02, A61K36/746
【公开号】CN104887792
【申请号】CN201510374546
【发明人】韦爱小
【申请人】韦爱小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