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及排尿方法

文档序号:8912219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及排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尿装置及排尿方法,尤其是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及排尿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并由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由于病人康复过程中需要对其膀胱括约肌进行有效地锻炼,一般采取人为控制,即2小时定时排尿,无法准确获知膀胱的充盈状态,容易出现膀胱过度充盈却未能及时放尿,造成膀胱血肿,甚至尿液返流至输尿管、肾脏,增加肾脏负担;膀胱未充盈无法起到锻炼膀胱括约肌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及排尿方法,无需人为控制,避免了直觉经验、实际情况等带来的问题。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包括尿管和气囊,所述尿管顶端具有孔,尿管内依次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尿管中部,其上下两端均通过弹性件与第一、第三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具有与尿管圆周相配合的膜,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边具有两个间隔的电路接触位点;所述第二挡板的中心具有孔,所述孔内安置带电路的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一端电线丝位于尿管壁内,沿管壁向下延伸至尿管外,经过电源进入尿管壁内,沿管壁向上延伸至已设定的最大液体承受点,所述最大液体承受点的上方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内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最大液体承受点上的电线丝相连,所述隔板通过弹簧连接尿管顶部,所述电感线圈的另一端电线丝位于尿管壁上,沿管壁向上延伸至第一挡板的电路接触位点处;所述尿管的下端具有放尿孔,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放尿孔处,其上表面具有金属片。
[0005]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06]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挡板具有弹性,其边缘为花瓣型,所述两个间隔的电路接触位点为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其中一个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具有弹性,两个金属电路接触位点分别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挡板的中点。所述具有弹性的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靠近所述隔板处,另一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与尿管壁上的电线丝接触。
[0007]所述膜有两层,第一层为水溶性膜,第二层为具有弹性的非水溶性膜,所述非水溶性膜的边缘固定在尿管内壁,非水溶性膜的中心与第一挡板的中点连接。水溶性膜具有脆性,其作用是放置导尿管过程中控制压力,保护装置。非水溶性膜的拉伸性能较好,其作用是隔绝尿液,防止短路。
[0008]所述隔板的上缘具有斜边,便于第一挡板在移动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恢复原状。
[0009]所述气囊位于放尿孔的下方,气囊便于使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均设有与尿管管外连通的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位于管壁内,解决挡板之间的真空问题。
[0010]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以便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在尿管内受力移动。
[0011]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的排尿方法,其步骤是:当尿管内充入液体,液体压力推动第一挡板移向第二挡板至最大液体承受点时,第一档板通过电线丝接通电路,电感线圈对第三挡板上的金属片产生吸力,带动第三挡板移向第二挡板,膀胱内的液体由放尿孔流出,第一档板的压力减弱,弹簧带动第一挡板向其初始位置移动并产生弹性形变,移动至隔板处推动隔板向上移动,隔板内的金属板露出,与第一挡板接触,保持电路接通,此时,第三挡板继续向第二挡板移动;当第一挡板接近其初始位置时,隔板上的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使隔板下移并将第一挡板压缩至原状,电路断开,第一挡板在弹力下继续移动至初始位置,第二挡板失去对第三挡板的吸力,第三挡板在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完成排尿过程。
[0012]其中,当第一挡板到达最大液体承受点时,第一挡板侧边的具有弹性的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与电线丝接触;第一挡板推动隔板向上移动时,所述具有弹性的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与所述金属板接触。
[0013]本发明通过上述装置和方法,可以实现无人控制,根据膀胱内充盈的程度,感知尿液量,完成自主排尿,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有效锻炼了膀胱括约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未通电时图1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3为通电时图1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4为第一挡板的俯视图。
[0018]图5为第二挡板的俯视图。
[0019]图6为第三挡板的俯视图。
[0020]图7为图1中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4-图7所示,一种感知尿液的自主排尿装置,包括尿管I和气囊2,气囊2位于放尿孔3的下方,气囊便于使导尿管固定在膀胱内。尿管I顶端具有孔4,尿管内依次设有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第二挡6板固定在尿管I的中部,其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8与第一挡板5、第三挡板7连接,第一挡板5的上方具有与尿管圆周相配合的膜,膜有两层,第一层为水溶性膜,水溶性膜具有脆性,其作用是放置导尿管过程中控制压力,保护装置。第二层为具有弹性的非水溶性膜9,非水溶性膜9的边缘固定在尿管I内壁,非水溶性膜9的中心与第一挡板I的中点连接。非水溶性膜9的拉伸性能较好,其作用是隔绝尿液,防止短路。第一挡板5具有弹性,其边缘为花瓣型,侧边具有两个间隔的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其余花瓣的材质与第一挡板一致,其中一个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19具有弹性,两个金属电路接触位点分别通过弹簧连接第一挡板的中点,两个金属电路接触位点是保持连接的。具有弹性的花瓣状金属接触位点19靠近隔板10处,在电路接通过程中会与隔板10处的电线接触。第二挡板6的中心具有孔,孔内安置带电路的电感线圈12,电感线圈12的一端电线丝13位于尿管壁内,沿管壁向下延伸至尿管外,经过电源再进入尿管壁内,沿管壁向上延伸至已设定的最大液体承受点E点,最大液体承受点E点的上方设置隔板10,隔板10的上缘具有斜边,便于第一挡板5在移动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恢复原状。隔板10内设有金属板11,金属板11与最大液体承受点E点上的电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