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06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胆、脾、肾等内脏产生刺激,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不仅具有活血祛瘀、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续筋节骨之功效,而且可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症引起的各种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等风湿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中药外用药。具体包括:
[0033]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中药组分以及重量份配比包括:虎杖根30?50份、鸡血藤20?30份、何首乌30?40份、红花15?20份、独活15?25份、制川乌20?30份、骨碎补55?70份、怀牛膝26?42份、青皮13?28份、皂角刺34?40份、桑树根22?35份、伸筋草55?60份、水蛭35?60份、没药18?36份、当归30?40份、羌活20?30份、桂枝15?18份、冰片25?35份、乳香28?45份。
[003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药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为:虎杖根40份、鸡血藤25份、何首乌35份、红花18份、独活20份、制川乌25份、骨碎补65份、怀牛膝34份、青皮23份、皂角刺37份、桑树根30份、伸筋草57份、水蛭45份、没药25份、当归36份、羌活26份、桂枝17份、冰片30份、乳香37份。
[003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中药组分粉碎,并按照常规的工艺制作成散剂,或者在所述中药组分中加入常规辅料制备成膏剂、乳剂或巴布剂。
[003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中药组分虎杖根、鸡血藤、何首乌、红花、独活、制川乌、骨碎补、怀牛膝、青皮、皂角刺、桑树根、伸筋草、水蛭、没药、当归、羌活、桂枝、冰片、乳香分别粉碎并研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即为散剂,使用时加入适量的白酒,调成糊状后,均匀地涂在纱布上,敷于患处即可。
[003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中药组分虎杖根、鸡血藤、何首乌、红花、独活、制川乌、骨碎补、怀牛膝、青皮、皂角刺、桑树根、伸筋草、水蛭、没药、当归、羌活、桂枝、冰片、乳香进行粉碎至粗粉;然后将粉碎后的中药粗粉混合均匀后,放入药罐中,加入水,水量以刚没过药粉为宜,大火煮沸后,以文火熬煮50min,过滤,得到第一次药液和药渣;然后在药渣中放入适量的水,以刚没过药渣为宜,大火煮沸后,文火进行熬煮30min,过滤,得到第二次药液;将第一次药液、第二次药液以及凡士林6?10份、羊毛脂20?30份、蜂蜡15?30份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乳剂;或者将第一次药液、第二次药液以及凡士林10?15份、硬脂酸10?20份、十六醇5?10份、三乙醇胺5?10份混合均匀后,可以得到膏剂,使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
[003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中药组分虎杖根、鸡血藤、何首乌、红花、独活、制川乌、骨碎补、怀牛膝、青皮、皂角刺、桑树根、伸筋草、水蛭、没药、当归、羌活、桂枝、冰片、乳香进行粉碎至粗粉;然后将粉碎后的中药粗粉混合均匀后,放入药罐中,加入水,水量以刚没过药粉为宜,大火煮沸后,以文火熬煮90min,过滤,得到第一次药液和药渣;然后在药渣中放入适量的水,以刚没过药渣为宜,大火煮沸后,文火进行熬煮80min,过滤,得到第二次药液;将第一次药液和第二次药液混合均匀后,降温至60?70°C之后,加入松香膏50?80份、樟脑30?60份,完全搅拌均匀后,以文火加热使水气散尽,再离火冷却至室温后涂布在背衬材料上,涂布要均匀,制成的巴布剂要密封保存七天,使用时直接贴于患处即可。
[003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4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分以及重量份配比包括:虎杖根30?50份、鸡血藤20?30份、何首乌30?40份、红花15?20份、独活15?25份、制川乌20?30份、骨碎补55?70份、怀牛膝26?42份、青皮13?28份、皂角刺34?40份、桑树根22?35份、伸筋草55?60份、水蛭35?60份、没药18?36份、当归30?40份、羌活20?30份、桂枝15?18份、冰片25?35份、乳香28?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分的最佳重量配比为:虎杖根40份、鸡血藤25份、何首乌35份、红花18份、独活20份、制川乌25份、骨碎补65份、怀牛膝34份、青皮23份、皂角刺37份、桑树根30份、伸筋草57份、水蛭45份、没药25份、当归36份、羌活26份、桂枝17份、冰片30份、乳香3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药组分粉碎,并按照常规的工艺制作成散剂,或者在所述中药组分中添加常规辅料制备成膏剂、乳剂或巴布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中药外用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成包括:虎杖根、鸡血藤、何首乌、红花、独活、制川乌、骨碎补、怀牛膝、青皮、皂角刺、桑树根、伸筋草、水蛭、没药、当归、羌活、桂枝、冰片、乳香。本发明按照常规的工艺制作成散剂,或者添加常规辅料制备成膏剂、乳剂或巴布剂,并且直接贴敷于患处,不仅具有活血祛瘀、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续筋节骨之功效,而且可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症引起的各种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等风湿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同时原料来源广泛,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IPC分类】A61P29/00, A61K35/62, A61K36/752, A61K31/045, A61P19/08
【公开号】CN104922254
【申请号】CN201410835313
【发明人】杨丛刚
【申请人】安庆市凯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