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466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并常伴有呕吐的综合 征,一般患儿的发病年龄低于2岁,1岁以内的患儿居多,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 染性。小儿腹泻的原因复杂多样,临床中症状以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水样化为表现。西医治 疗多采取调整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控制肠道感染,根据脱水性质和程度的不同给予口服 补液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针对小儿腹泻的不同症状应采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必奇等;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在临床 上抗生素的应用尤为广泛,然而弊端也不容忽视:耐药性、毒性反应、过敏反应、扰乱正常菌 群使人体内平衡遭到破坏,使用抗生素治疗一定要谨慎。
[0003] 在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中,若哺乳不当,或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强以进食 不易消化之肉食之品,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 并走大肠而泻下不止。临床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多伴呕吐,舌苔厚 腻,脉滑有力,此为伤食致泻。在临床中,西医对于伤食导致的小儿腹泻,往往疗效不理想: 如小儿腹泻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不思饮食等症状,服药困难;由于腹泻患儿消化功能 减弱,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较差。针对伤食型腹泻寻求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仍然是儿 科医生研宄的重点。
[0004]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和脾胃功能障碍存在直接联系。脾胃是人体重要器官,负责食 物消化以及转化为气血,是集体能量和动力的来源。小儿腹泻属于传统中医学"泄泻"范 畴,但又有儿科的特点,小儿脾胃功能薄弱,所需营养物质较成人多,脾胃负担较重,除易患 泄泻外,其临床用药稍呆则滞,稍不对症则莫知其乡,加之寒热虚实,变化多端,辨之得当, 立竿见影,辨之不当,则迀延变化莫测。小儿腹泻病因复杂多样,临床治疗需要和中医药理 进行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辩证分型,针对不同症状的小儿腹泻应当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 措施。
[0005] 祖国医学认为"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形成故 也。"脐部血管分布丰富,婴幼儿出生后脐部的血液循环虽然断绝,但由于经络的循环联系, 有"上至泥丸,下到涌泉"的效力。现代研宄表明,脐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后闭合处, 皮肤敏感度高,有利于药物通过经络发挥作用,特别是由于血管分布的特殊性,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人遵循祖国医学"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内病外治,殊途同归"的理论,依据伤食型腹泻的病因病理,反复论证,总结得到了一种中 药外用制剂,其用于敷脐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得了很好效果,且使用简便,患儿及家长易于 接受,很好地解决了患儿服药困难的难题,杜绝了化学成分对小儿身体的损害。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种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由莱菔子(炒)、木香、神曲、 砂仁、白术(炒)、荷叶六味药用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分配比制成。
[0009] 本发明所用药用原料在《中国药典》、《中华草本》等典籍中的描述如下。
[0010]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 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本发明使用炒莱菔子,其炮制方法:取净莱菔 子,依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清炒法炒至微鼓起。
[0011]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 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0012] 神曲:甘;辛;温;无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饮食停滞; 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
[0013]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 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4]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 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本发明使用炒白术,其炮制方法:先将 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 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0015] 荷叶:苦,平。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 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0016] 中医认为:胃气以"降"为主,脾气以升为顺,脾升胃降,升清降浊,发明人对于伤食 型腹泻以"通因通用"为治法治则,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方中:木香辛香能散,苦温燥湿,气 烈而味厚,以行气通滞为长,善行肠胃滞气;莱菔子辛甘性平,能理气除胀、消食化积。二药 相伍,有较强的消食导滞、消胀除满作用,为君药。白术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益胃消谷;砂仁 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共助君药运化中州,为臣药。神曲消食化积,佐君药消食导滞,养护脾 胃。以荷叶升清降浊止泻,为佐使药。本方组方精简,重视枢机升降作用,不忘护卫脾气胃 津,斡旋脾胃气机,药中病所,应手而愈。
[0017] 发明人进行了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用原料制成本发明所述的药 用制剂,疗效均较好:莱菔子(炒)12-15份、木香7-10份、神曲8-11份、砂仁9-12份、白术 (炒)8-10份、荷叶12-15份。
[0018] 优选地,一种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药 用原料制成:莱菔子(炒)13份、木香8份、神曲10份、砂仁11份、白术(炒)9份、荷叶13 份。
[0019] 本发明中药制剂是由莱菔子(炒)、木香、神曲、砂仁、白术(炒)、荷叶或其水和/ 或其有机溶剂提取物或其挥发油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和辅助性成分 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外用剂型。
[0020]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外用剂型为外用散剂。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中药外用散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如下步骤:将莱菔子(炒)、木香、砂仁、白术(炒)粉碎,用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 1. 5-2. 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液及滤渣,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成80-100目细粉备 用;将荷叶粉碎成粗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 5-8倍,煎煮1. 0-1. 5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0. 5-1. 0小时,合并煎 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成80-100目细粉备用;取神曲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 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中药外用散剂。
[0022] 本发明中药外用散剂的用法用量:取本发明中药散剂1. 0~1. 5g,用米醋调成干 湿适宜的糊状,平铺于空药贴的圆环内,贴于神阙穴;或是置于尺寸适宜的无纺布中,敷于 神阙穴,四周用脱敏医用胶带固定。
[0023] 通过临床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了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有益效果。
[0024] 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伤食型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治疗组男44例,女36例,病程平 均3. 3 士 2. 5d;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病程平均3. 5 士 2. 3d;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 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具有可比性。
[0025] 2?诊断标准:
[0026]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等《实用儿科学》(第7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