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24668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登革热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致,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可常年发病,在我国呈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3-11月份,其中7-9月份为高发期,我国南 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多发,呈流行性或暴发性流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人口过度增 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和环境卫生恶化,登革热出现扩大流行的趋势。登革热临床以突起发 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极度疲乏,皮瘆,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点,部分患者可 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0003] 祖国医学中并无登革热之病名,但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及临床特点,目前中医界 普遍认为本病可归属温病学中"暑燥疫"或"湿热疫"的"瘟疫"范畴,其基本病机为疫毒内 侵,外感湿热,湿热疫毒交错,热蒸湿动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湿毒交结,气津两伤,致脏腑 功能失调,出现较为复杂的变证。
[0004] 对现代医学来讲,作为一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登革热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西 医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问世。因此,登革热的防治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中医药历史悠久,在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基于此种情况,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发明、发现对治疗登革热疗效确切的中药 制剂,提高登革热的整体救治水平,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发展中医药事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牛黄 13-17份,金银花10-12份,黄连2-4份,大青叶6-8份,白茅根8-12份,薏苡仁10-12份,砂 仁3-5份,柴胡4-6份,玄参7-9份,甘草5-8份。
[0009]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得:牛 黄15份,金银花11份,黄连3份,大青叶7份,白茅根10份,薏苡仁11份,砂仁4份,柴胡 5份,玄参8份,甘草6份。
[0010] 本发明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常规制 剂,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颗粒剂,优选为颗粒剂。
[0011] 本发明治疗登革热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称取以上中 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加药材总重量6-8倍量的水,浸泡2h,煎煮3h,滤过;药渣加水3-4 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再次滤过;滤液浓缩至75°C时相对密度为1. 11~ 1. 2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50目筛;再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0012]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有如下明显优势:
[0013] 首先,本发明中药制剂组方主要是依据登革热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方中牛黄, 金银花,黄连,清热解毒,祛痰散热;大青叶,白茅根,玄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薏苡仁,砂 仁,健脾渗湿,化湿开胃;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痰散热的奇效, 对登革热特别是湿热阻遏证登革热有极强的针对性疗效,且起效迅速,标本兼治。
[0014] 其次,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先进设备及工艺制备,剂型先进,服用方便,患者耐受 性强。
[0015] 第三,临床观察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3. 02%,对照组67. 4%,两组总 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进一步研宄并推广应用的价值。
[0016]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功能主治:
[0017] 牛黄,味苦;甘;性凉。归心,肝经。清心凉肝;豁痰开窍;清热解毒。主热病神昏; 中风窍闭;惊痫抽搐;小儿急惊;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0018]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 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19] 黄连,性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 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 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瘆,汤火烫伤。
[0020] 大青叶,苦,寒。入肝、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 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 疮,痈疽肿毒。
[0021]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 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0022]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 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0023]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 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24]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 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 下垂。
[0025]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 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0026]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 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 药物毒性、烈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 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 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28] 实施例1片剂
[0029]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药:牛黄15份,金银花11份,黄连3份,大青叶7 份,白茅根10份,薏苡仁11份,砂仁4份,柴胡5份,玄参8份,甘草6份。
[0030] 制备工艺如下:
[0031] 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加药材总重量7倍量的 水,浸泡2h,煎煮3h,滤过;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再次滤过;滤 液浓缩至75 °C时相对密度为1. 11~1. 2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50目筛;加入1% 的硬脂酸镁,混匀得缓释层颗粒,压片,硬度控制在5. 7kg/mm2,包衣即得本发明片剂。
[0032] 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登革热时,服用所制备的片剂,每片含生药量0. 15g,每 次3-4片,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0033] 实施例2胶囊剂
[0034] 按以下重量份称取本发明各原料药:牛黄15份,金银花11份,黄连3份,大青叶7 份,白茅根10份,薏苡仁11份,砂仁4份,柴胡5份,玄参8份,甘草6份。
[0035] 制备工艺如下:
[0036] 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称取以上中药组份分别粉碎成粗粉;加药材总重量7倍量的 水,浸泡2h,煎煮3h,滤过;药渣加水3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煮液,再次滤过;滤 液浓缩至75°C时相对密度为1. 11~1. 21的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50目筛;用50% 乙醇作润湿剂,搅拌混合剂成软材,3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得本发 明胶囊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