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679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更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例如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炎、盆腔炎以及附件炎等。女性的生殖器官通常在受到各种致病菌侵袭感染后发生不同的急性和慢性炎症。炎症不及时治疗,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会带来许多并发症。
[0003]目前临床上西医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妇科炎症,该方法虽然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容易造成病情复发、耐药性增加从而难以根治。而现有的中药也存在疗程长,治疗缓慢,有一定毒副作用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0005]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包括:黄芪12?17克,党参12?17克,炒白术8?12克,当归10?15克,生熟地各12?17克,通草4?8克,金银花10?14克,连翘12?17克。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9]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对妇科炎症发病机理的研宄及治疗原则,结合现代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研宄成果,使药剂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消炎、杀菌以及止痒的作用。在根据本发明的治疗妇科炎症的药剂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杀虫;黄芪、炒白术、党参、通草健脾益气,抗菌止痒;当归、生熟地补血活血,调经行气止痛。在上述诸药的协同作用下,排浊解毒、杀虫止痒,止痛活血,从而达到消痛止痒、解毒、除湿、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之目的。
[0010]上述的原料药物组份中,原料药的药性及功效如下:
[0011]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菌。
[0012]党参:性平,味甘,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0013]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0014]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15]生熟地:味甘、微温,归肝、肾经;生血益精,长髓。
[0016]通草:味甘、微寒,归肺、胃经;清湿利水,通乳。
[0017]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清热解毒,散风热。
[0018]连翘:苦,凉,入心、肝、胆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0020]实施例1:
[0021]黄芪12克,党参12克,炒白术8克,当归10克,生熟地各12克,通草4克,金银花10克,连翘12克。
[0022]制备方法:称取上述药材原料经混合后放置于砂锅内,在砂锅内加入冷水至刚好淹没砂锅内的药材,在浸泡20?30分钟后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煮沸,然后小火煎煮I小时,倒出药液冷却得汤剂。
[0023]实施例2:
[0024]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2克,生熟地各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5克。
[0025]制备方法:称取上述药材原料经混合后放置于砂锅内,在砂锅内加入冷水至刚好淹没砂锅内的药材,在浸泡20?30分钟后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煮沸,然后小火煎煮I小时,倒出药液冷却得汤剂。
[0026]实施例3:
[0027]黄芪17克,党参17克,炒白术12克,当归15克,生熟地各17克,通草8克,桔梗12克,金银花14克,连翘17克。
[0028]制备方法:称取上述药材原料经混合后放置于砂锅内,在砂锅内加入冷水至刚好淹没砂锅内的药材,在浸泡20?30分钟后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煮沸,然后小火煎煮I小时,倒出药液冷却得汤剂。
[0029]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
【主权项】
1.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黄芪12?17克,党参12?17克,炒白术8?12克,当归10?15克,生熟地各12?17克,通草4?8克,金银花10?14克,连翘12?17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妇科炎症的药物,包括如下组份:黄芪12~17克,党参12~17克,炒白术8~12克,当归10~15克,生熟地各12~17克,通草4~8克,金银花10~14克,连翘12~17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上述诸药的协同作用下,排浊解毒、杀虫止痒,止痛活血,从而达到消痛止痒、解毒、除湿、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之目的。
【IPC分类】A61P15/02, A61P15/00, A61K36/804
【公开号】CN104983893
【申请号】CN201510423181
【发明人】任爱琴
【申请人】任爱琴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