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冷暖负压美容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0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其他四个面或上端。
[0063]在本实施例中,吸罐(20)由金属铝材质制成。吸罐(20)可采用压铸铝。除此之夕卜,只要能够压铸且具有较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其他金属材料均可适用。
[0064]紧贴皮肤的吸罐(20)由金属材质制成,本身起到传递热量和电流的导体作用,因此对吸入吸罐(20)内的皮肤均匀传递能量。
[0065]如图2和图3所示,吸罐(20)的开放式底端向外伸展而形成裙部(24)。与皮肤接触的所述裙部(24)底面形成等间距布置的多个突起(25)。所述突起(25)成半球型,向外突出。吸附皮肤时,所述突起(25)起到压制、刺激皮肤的效果。
[0066]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吸罐(20)内壁上沿着通气孔(21)周围形成等间距布置的多个突起(26)。
[0067]所述突起(26)在吸罐(20)内壁顶部向下突出。突起(26)是为了防止吸入吸罐(20)内的皮肤堵塞通气孔(21)。通过通气孔(21)吸气使皮肤吸附到吸罐(20)内,皮肤将逐渐被吸进而靠近通气孔(21)。此时,位于通气孔(21)周围突出的突起(26)首先触到该部分皮肤,防止皮肤继续提升而接触到通气孔(21)。至此,皮肤触到突起(26)而制止。突起(26)以一定间距置于吸罐(20)上,相邻突起(26)之间形成一定间隙。由此,即使皮肤接触到突起(26),通气孔(21)通过所述间隙与吸罐(20)内部联通,可以继续将吸罐(20)内的空气向外抽出。
[0068]所述突起(26)以一定间距置于通气孔(21)周围,对于突起(26)之间的间距和突出程度不予以特定限制。由于所述突起(26)的前端成球状,接触皮肤时保持柔和触感。
[0069]所述外罩(30)在吸罐外侧隔离而包住吸罐顶部和侧面。外罩(30)的底端为开放式结构,吸罐(20)的底端裙部(24)通过外罩(30)的开放式底端向外露出。所述外罩(30)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塑料材质。
[0070]从所述外罩(30)的外观上来看,包住并保护吸罐(20)以及与吸罐(20)相连的皮肤刺激部。所述外罩(30) —侧带有一体式的手柄(31),便于使用时抓握。为此,与所述外罩(30)靠上中间位置的内侧相连的颈部(32)向上延伸,所述颈部(32)侧面形成以颈部
(32)为中心向两侧延伸的手柄(31)。
[0071]所述颈部(32)上方装有流通空气的通气管(33)。通过上方颈部(32)引入的可伸缩材质的电缆(见图7中34),外罩内的皮肤刺激部与主机(见图7中50)相连。有关与主机之间的连接结构将在后面做另行说明。
[0072]所述吸罐(20)的负压结构如下。如图4所示,所述吸罐(20)利用上方中间部位通气孔(21)上的连接件(22)以空气软管(图中未标出)为媒介与外罩颈部(32)上的通气管(33)相连。
[0073]吸罐(20)内部空间的空气通过通气孔(21)相连的通气管(33)向外排出达到负压效果。由此,吸罐(20)内部空间形成负压而发生负压力,从而吸附皮肤向里吸入。反之,往通气管(33)充气,空气通过通气孔(21)流入吸罐(20)内部,使内部吸罐(20)内压升高。由此,吸罐(20)的负压力衰减,降低对皮肤的吸附力。
[0074]所述皮肤刺激部位于吸罐(20),其包括给吸罐(20)提供低温或高温条件的冷热单元(40)。冷热单元(40)位于吸罐(20)的传递板(23)上,具体包括提供低温或高温的热电元件(41)、装在热电元件(41)外侧用于冷却热电元件(41)的水冷套(42)。
[0075]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热单元(40)位于吸罐(20)相对的两侧。所述冷热单元(40)的安装位置不予特定限制。所述冷热单元(40)可以安装在吸罐(20)顶部或的四个面。
[0076]所述热电元件(41)紧贴安装于与吸罐(20)成一体的传递板(23)上。
[0077]所述热电元件(41)为利用双极型半导体组合时产生冷却效果的元件,即两种金属间存在电势能差,电子从势能低处流向高处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在触点失去能量;反之释放能量。根据该原理转换电子流向,从而形成温度上升或下降。关于热电元件(41)已经广泛适用该领域的多种技术,下面省略相关内容。
[0078]由此可见,所述热电元件(41)具有根据电流方向,加热端产生热量,冷却端被冷却,通过形成传递板(23)的吸罐(20)对皮肤施加低温或高温条件。
[0079]S卩,吸罐(20)由一体式传递板(23)金属材料制成,传到传递板(23)的热气或冷气相继传递到与传递板(23)成一体的吸罐(20)整体。由此,整个吸罐(20)将被均匀冷却或加热。因此,对于吸附到吸罐(20)内部并与吸罐(20)内壁接触的皮肤加以高温或低温处理。
[0080]从所述冷热单元(40)的结构来看,提供低温或高温的同时,必要时还可通过传递板(23)震动皮肤。如图5所示,冷热单元(40)位于吸罐(20)外侧,还包括一个用于震动吸罐(20)的震动电机(43) ο
[0081]例如,所述震动电机(43)可以是在直流电机的旋转轴上安装震动器,通过电机驱动时震动器产生的震动来震动对象物体。本实施例中的震动电机(43)能够震动吸罐,对于其安装位置、尺寸、容量等不予特定限制。连接到所述震动电机(43)的电线穿过外罩(30)的颈部(32)与主机连接,从而可以从主机得到电源供给。
[0082]因此,当驱动震动电机(43)时,将引起吸罐(20)震动,同时向吸罐(20)内侧吸附接触的皮肤施加震动能量。随之,该仪器通过吸罐(20)震动皮肤的同时提供低温或高温条件,以此增强冷热条件对皮肤的刺激效果。
[0083]此外,在所述吸罐(20)的一侧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44),可测得对皮肤施加低温或高温条件时吸罐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44)的安装位置没有特定限制。
[0084]接触传递板(23)外表面的热电元件(41)配有水冷套(42),在冷却或加热吸罐(20)的过程中,向外释放热电元件(41)外表面产生的热量。
[0085]所述水冷套(42)的内部形成循环冷却水的流路,外侧装有供给和排出冷却水的供给口和排出口。
[0086]连接到水冷套(42)供给口和排出口的水管穿过外罩(30)的颈部(32)延伸并与主机(50)相连。另外,连接到热电元件(41)和温度传感器(44)的电线同样穿过外罩(30)的颈部(32)延伸并与主机(50)连接。
[0087]图6给出有关负压美容仪中皮肤刺激部的另一实施例。
[0088]下方所述的实施例除了皮肤刺激部,其他组成部分与所述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结构使用相同符号,省略相关详细说明。
[0089]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美容仪(100)包括一个设在吸罐(20)对扩张的皮肤施加能量的皮肤刺激部,所述皮肤刺激部包含对吸罐(20)内皮肤施加超声波震动的震动单元(45)。震动单元(45)位于传递板(23)外表面,并包括通过吸罐(20)对皮肤施加超声波震动的震动元件(46)。所述震动元件(46)设在吸罐(20)的传递板(23)外表面。所述震动元件(46)对吸罐(20)内接触的皮肤施加超声波震动刺激。
[0090]所述震动元件(46)将27?40KHz频率范围内的超声波加到皮肤表面。由此产生对应频率超声波固有的空穴效果。
[009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吸罐(20)本身起到将超声波震动传递到皮肤的导体作用。震动元件(46)产生的超声波震动通过传递板(23)传递到吸罐(20),通过吸罐(20)内侧施加到皮肤上。
[0092]连接所述震动元件(46)的电线穿过外罩的颈部(32)延伸并连接到主机(50)。
[0093]本实施例中的震动元件(46)装在吸罐(20)相对的两侧。并且吸罐(20)顶端可设冷热单元(40)。除此结构外,可以形成一侧是震动单元(45),另一侧是冷热单元(40)。这样同时具备震动单元和冷热单元,并通过吸罐(20)施加震动单元(45)产生的超声波震动,同时施加冷热条件。
[0094]另一方面,图7显示本实施例的负压美容仪与主机(50)的连接状态。
[0095]如图所示,外罩(30)的颈部(32)上方装有电缆(34)连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