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948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效例数)/总观察病例数X100%。
[0061] 1.5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效果:实验组临床治愈172例(67. 2%),显效48例(18. 7%),有效32例(12. 5%), 无效4例(1. 6%),总有效率98. 4%。由此可知,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62]本发明选择泽兰、青风藤、朱砂根、五加皮、松节、雀梅藤、石龙刍根、桑癭、桃茎白 皮、黑面叶和桑枝等共14味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方中,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朱砂根 祛风湿,壮筋骨;松节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雀梅藤降气,化痰,祛风利湿;石龙刍 根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桑癭祛风除温,止痛,消肿;桃茎白皮清热利水,解毒,杀虫;桑枝祛 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四念癀祛风散寒,活血解毒。全方配伍,共奏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解 毒止痛之功。治疗四个疗程,实验组有效率可达98. 4%,而对照组仅为78. 2%。
[0063]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 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泽 兰9_14 ;青风藤12-17 ;朱砂根8_13 ;五加皮10-16 ;松节7_15 ;雀梅藤9_16 ;石龙会根 8-12 ;桑癭10-15 ;桃茎白皮9-13 ;黑面叶8-14 ;桑枝10-17 ;蓝猪耳9-15 ;猪苓6-16 ;四念 癀 8_15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 而成,均为重量份:泽兰10. 5-12. 5 ;青风藤13. 5-15. 5 ;朱砂根9. 5-11. 5 ;五加皮12-14 ;松 节9-13 ;雀梅藤11-14 ;石龙刍根9-11 ;桑癭11. 5-13. 5 ;桃茎白皮10-12 ;黑面叶10-12 ;桑 枝12-15 ;蓝猪耳11-13 ;猪苓9-13 ;四念癀10-13。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 而成,均为重量份:泽兰11. 5凊风藤14. 5 ;朱砂根10. 5 ;五加皮13 ;松节11 ;雀梅藤12. 5 ; 石龙刍根10 ;桑癭12. 5 ;桃茎白皮11 ;黑面叶11 ;桑枝13. 5 ;蓝猪耳12 ;猪苓11 ;四念癀 11. 5〇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 学上可接受的汤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桑癭捣碎成小块,加入8%的米醋,搅拌混匀,闷15-25分钟(优选闷20分钟),然后 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干为止,取出放凉,研成细末,备用;蓝猪耳、四念癀与泽兰一同 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将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置于中药通透袋中,密封,备用; (3) 将五加皮、雀梅藤、石龙刍根、黑面叶和猪苓置于中药锅中,加入冷水浸泡,然后加 入步骤(2)所得通透袋,武火加热煮沸,转文火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35-45分钟(优选第一 次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20-36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28分钟),第三次煎煮15-25分 钟(优选第三次煎煮20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4) 将青风藤、朱砂根、松节、桃茎白皮和桑枝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3. 5-5. 5倍原料量 的乙醇(优选加4. 5倍原料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各提取28-40分钟(优选每 次各提取34分钟),合并两次醇提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15-1. 18的 稠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备用; (5) 将步骤(4)所得干膏粉加入到步骤(3)所得滤液中,文火加热煎煮26-46分钟(优 选文火加热煎煮36分钟),三层棉纱布过滤,灭菌,即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中冷水的量为原料药量的6. 5-9. 5倍(优选的冷水的量为原料药量的7. 5-8. 5倍,更加 优选的冷水的量为原料药量的8倍)。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 中浸泡的时间为1. 2-3. 4小时(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1. 8-2. 8小时,更加优选的浸泡的 时间为2. 3小时)。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 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0%-90% (优选的乙醇的质量浓度为70%-80%,更加优选的乙醇的 质量浓度为75%)。8.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 学上可接受的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桑癭捣碎成小块,加入8%的米醋,搅拌混匀,闷15-25分钟(优选闷20分钟),然后 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干为止,取出放凉,研成细末,备用; (2) 将青风藤、朱砂根、松节、桃茎白皮、桑枝和猪苓粉碎成细粉,均匀平铺在渗漉筒中, 以乙醇和水为溶剂,按照渗漉法收集渗漉液,待所收集的渗漉液为药粉量的10. 5-15. 5倍 (优选待所收集的渗漉液为药粉量的13倍)时,停止渗漉,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 80°C相对密度为1. 25-1. 30的稠膏,80-90°C真空干燥(优选85°C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研 细,备用; (3) 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置于干燥箱中,于75-85°C干燥32-56分钟(优选 于80°C干燥45分钟),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加入玉米淀粉和硬脂酸镁(混合药粉:玉 米淀粉:硬脂酸镁=4 :1. 1 75),置于压片机中压成片剂,即得。9.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 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桑癭捣碎成小块,与泽兰、五加皮、雀海藤、石龙刍根、黑面叶、蓝猪耳和四念癀置 于瓦罐中,加入8-10倍原料药量的清水(优选加入9倍原料药量的清水),于室温下浸泡 1-3小时(优选室温下浸泡2小时),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转小火慢煎三次,每次各煎煮24-36 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0分钟),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 1. 28-1. 30的稠膏,备用; (2) 将青风藤、朱砂根、松节、桃茎白皮、桑枝和猪苓加清水没过药材4-5cm,中火加热煎 煮两次,每次各煎煮32-44分钟(优选每次各煎煮38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 浓缩至85°C相对密度为1. 30-1. 32的稠膏,冷却至室温,向稠膏中,加入75%-95%的乙醇(优 选加入85%的乙醇),使含醇量为40%-50%(优选使含醇量为45%),于室温下静置18-24小时 (优选室温下静置21小时),过滤,减压蒸馏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得干膏,放凉,研细,备用; (3) 将步骤(2)所得干膏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稠膏中,机械搅拌,边搅拌边加入质量 分数为8%的蔗糖细粉和质量分数为5%的微晶纤维素,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将其制成药 学上可接受的丸剂,制备方法如下: (1) 松节捣碎成米粒大小,置于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取出放凉,研 细备用;桑癭捣碎成小块,加入8%的米醋,搅拌混匀,闷20分钟,然后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 热炒干为止,取出放凉,研成细末,备用; (2) 将剩余原料药充分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 混合,过85-115目筛(优选过100目筛),得混合药粉,备用; (3) 取蜂蜜置于锅内,文火熬制,待蜂蜜熬至粘稠状,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药粉(蜂蜜: 混合药粉=7 :20),加工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鹤膝风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泽兰9-14;青风藤12-17;朱砂根8-13;五加皮10-16;松节7-15;雀梅藤9-16;石龙刍根8-12;桑瘿10-15;桃茎白皮9-13;黑面叶8-14;桑枝10-17;蓝猪耳9-15;猪苓6-16;四念癀8-15。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能效,对于各种其它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IPC分类】A61P19/02, A61P31/06, A61K36/88
【公开号】CN105012556
【申请号】CN201510399289
【发明人】范道柱
【申请人】范道柱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