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4264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蝉;腰膝软弱。《本草正》载:“石斛益精强阴,壮筋补虚,健脚膝,驱冷痹,却惊悸,定心志,有从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止消渴热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石斛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能抑制考的松或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有显著的免疫激活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有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NK细胞的活性,能促进唾液、胃液、肠液分泌,能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增强心肌收缩力,此外还有解热、镇痛等作用。
[0053]牡丹皮:味辛苦;性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本草纲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阴、厥阴四经血分伏火。盖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肾气丸用之。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
[0054]八月札:昧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癭瘤瘰疬,恶性肿瘤。《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0055]红曲:味甘;性温;无毒。归肝;脾;胃;大肠经。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赤白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本草衍义补遗》:活血消食,健脾暖胃,赤白痢下水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曲发酵后可分离到辅酶Q10,辅酶QlO又名癸烯醌,是细胞代谢及细胞呼吸的激活剂,能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它本身又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氧化剂,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有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的功能。对免疫有非特异的增强作用,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增加抗体的产生,改善T细胞功能。
[0056]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闵恶心;鼻渊;手足癣。《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0057]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0058]鱼腥草:味辛;性寒。入肝;肺经。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各种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显著的拮抗、抗病毒、利尿、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镇静、抗惊作用。
[005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0]本发明选用药材,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和胃止呕、活血祛瘀、滋阴清热、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放疗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62]实施例1
[0063]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4]麦冬65?82g太子参62?78g大枣59?75g生地55?72g龙眼肉52?68g
[0065]山英肉48?65g白术45?61g黄精43?57g枸t己子40?55g获等37?52g
[0066]黑芝麻35?49g当归32?46g川芎29?43g夜交藤27?40g柏子仁25?37g
[0067]黄芪22?35g延胡索20?32g五味子18?28g石斛15?25g牡丹皮12?21g
[0068]八月札10?18g红曲8?15g藿香5?12g甘草3?8g鱼腥草I?5g
[0069]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70](I)将麦冬、太子参、大枣、生地、山萸肉、黄精、黑芝麻、夜交藤、石斛、牡丹皮、八月札、红曲、藿香、甘草、鱼腥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I?2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0071](2)将龙眼肉、枸t己子、茯苳、当归、五味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0072](3)将白术、川芎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喷洒即墨老酒,继续炒至表皮焦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3](4)取黄芪洗净,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4](5)将延胡索洗净晾干,加定量的黄酒拌匀,闷透,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5](6)将柏子仁洗净烘干,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6](7)将步骤⑴、步骤⑵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⑷、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Sg的药丸。
[0077]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I丸,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
[0078]实施例2
[0079]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0]麦冬68?78g太子参65?75g大枣62?72g生地58?68g龙眼肉55?65g
[0081]山英肉51?62g白术48?57g黄精46?54g枸t己子43?52g获等40?49g
[0082]黑芝麻38?46g当归35?43g川芎32?40g夜交藤30?37g柏子仁28?34g
[0083]黄芪25?32g延胡索23?29g五味子21?25g石斛18?22g牡丹皮15?19g
[0084]八月札12?16g红曲10?13g藿香7?1g甘草4?6g鱼腥草2?4g
[0085]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6]实施例3
[0087]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8]麦冬75g太子参72g大枣68g生地64g龙眼肉61g
[0089]山萸肉58g白术54g黄精51g枸t己子48g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