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426491阅读:来源:国知局
苳45g
[0090]黑芝麻42g当归38g川芎35g夜交藤33g柏子仁31g
[0091]黄芪28g延胡索25g五味子23g石斛20g牡丹皮17g
[0092]八月札14g红曲12g藿香8g甘草5g鱼腥草3g
[0093]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4]临床资料:
[0095]1、病例选择
[0096]选择我院接诊的患者8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3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1.4岁。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97]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次I丸,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根据诊断出的肿瘤放疗后反应症状,分别予以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
[0098]3、疗效判定:
[0099](I)治愈:放疗后反应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况明显增强。
[0100](2)好转:放疗后反应症状明显缓解,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0101](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0102]4、结果
[0103]治疗组中治愈27例,好转9例,无效4例,治愈率67.5%,总有效率90 %。
[0104]对照组中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9例,治愈率30%,总有效率77.5%。
[0105]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106]典型病例举例:
[0107]1、孙XX,男,55岁。该患者因肿瘤接受放疗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昏目眩、毛发干枯、食欲减退、呕吐、嗜睡口渴等反应症状,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次I丸,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不良反应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0108]2、王XX,女,68岁。患者因肿瘤接受放疗后,出现身体乏力、心慌气短、踡卧嗜睡、口燥咽干、午后潮热等不良症状,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口服,每日3次,每次I丸,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经服用3个疗程后,不良反应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0109]本发明所述的药丸是经长期临床验证总结配置而成,药材的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方中太子参、白术、黄精等中药可健脾益气、养阴润肺;方中大枣、茯苓等中药可健脾和胃、养心安神;方中山萸肉、枸杞子、黑芝麻等中药可养肝滋肾、养血益精;方中当归可补血活血;方中石斛、生地、麦冬等中药可滋阴清热、润肺清心;方中延胡索、川芎等中药可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方中黄芪、五味子等中药可补气固表、生肌敛疮;方中鱼腥草、牡丹皮等中药可清热解毒;方中红曲、藿香等中药可健脾消食、和胃止呕;方中甘草可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用,可扶正固本、健脾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缓解放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65?82g太子参62?78g大枣59?75g生地55?72g龙眼肉52?68g 山英肉48?65g白术45?61g黄精43?57g枸t己子40?55g获等37?52g 黑芝麻35?49g当归32?46g川芎29?43g夜交藤27?40g柏子仁25?37g 黄芪22?35g延胡索20?32g五味子18?28g石斛15?25g牡丹皮12?21g 八月札10?18g红曲8?15g藿香5?12g甘草3?8g鱼腥草I?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68?78g太子参65?75g大枣62?72g生地58?68g龙眼肉55?65g 山英肉51?62g白术48?57g黄精46?54g枸t己子43?52g获等40?49g 黑芝麻38?46g当归35?43g川芎32?40g夜交藤30?37g柏子仁28?34g 黄芪25?32g延胡索23?29g五味子21?25g石斛18?22g牡丹皮15?19g 八月札12?16g红曲10?13g藿香7?1g甘草4?6g鱼腥草2?4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麦冬75g太子参72g大枣68g生地64g龙眼肉61g 山萸肉58g白术54g黄精51g枸杞子48g茯苓45g 黑芝麻42g当归38g川芎35g夜交藤33g柏子仁31g 黄芪28g延胡索25g五味子23g石斛20g牡丹皮17g 八月札14g红曲12g藿香8g甘草5g鱼腥草3g。4.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麦冬、太子参、大枣、生地、山萸肉、黄精、黑芝麻、夜交藤、石斛、牡丹皮、八月札、红曲、藿香、甘草、鱼腥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I?2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龙眼肉、枸杞子、茯苓、当归、五味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将白术、川芎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喷洒即墨老酒,继续炒至表皮焦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黄芪洗净,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将延胡索洗净晾干,加定量的黄酒拌匀,闷透,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将柏子仁洗净烘干,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将步骤(I)、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Sg的药丸。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肿瘤放疗后反应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太子参、大枣、生地、龙眼肉、山萸肉、白术、黄精、枸杞子、茯苓、黑芝麻、当归、川芎、夜交藤、柏子仁、黄芪、延胡索、五味子、石斛、牡丹皮、八月札、红曲、藿香、甘草、鱼腥草。本发明选用药材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和胃止呕、活血祛瘀、滋阴清热、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肿瘤放疗后的毒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IPC分类】A61P35/00, A61K36/8984, A61P37/04
【公开号】CN105148039
【申请号】CN201510718052
【发明人】冷宁, 聂文
【申请人】冷宁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