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6152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卡合部件1la与第二卡合部件1lb对输液瓶瓶颈进行卡合固定。当输液完成后,将输液管的针头从输液瓶中拔出,第一卡合部件1la与第二卡合部件1lb释放输液瓶,悬挂部件302c旋转更换新的输液瓶,如此反复。在一个实施例中,输液瓶换瓶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部件303,与驱动部件301相连接,控制驱动部件301的运行与停止。当然,为了更好的协调控制卡合、穿刺、换瓶操作,在这一实施例中,设置光电感应器304以及输液瓶瓶颈位置测量器305来控制判断输液瓶是否到达“输液瓶固定装置100的上方”以及输液瓶下落的高度。光电感应器304以及输液瓶瓶颈位置测量器305都与控制部件303相连接,将测定参数反馈至控制部件303中,从而控制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装置的运作。
[0074]图13是表示本发明输液瓶固定穿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输液瓶固定穿刺装置具有:能够对输液瓶进行卡合固定的输液瓶固定装置100,以及能够刺穿输液瓶瓶盖的穿刺机构200。在这一实施例中,穿刺机构200包括了能够与限位机构103发生相对移动的穿刺器固定部件201,还包括了一端与穿刺器固定部件201相连、另一端与动力源102a-l相连接的传递部件202。在这一实施例中,具体地,传递部件202 —端穿过传动推板102a-2与传动推板102a-2活动相连,另一端抵触至设置于动力源102a_l上端的传动推块102a-4。传动推块202b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拉杆202b_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l,第一限位拉杆202b-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l自传动推块202b的一平面向上延伸穿过所述传动推板102a-2,与传动推板102a-2活动相连且顶端皆设置有限位面,位于传动推块202b和传动推板102a-2间的传递部件202上设置有第四弹性部件202a,第四弹性部件202a与传动推块202b和传动推板102a_2固定相连。此处所涉及到的第一限位拉杆202b-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l的顶端皆设置有限位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这样一种结构:在传动推板102a-2上设置活动孔,活动孔包括大孔径部分和小孔径部分,限定第一限位拉杆202b-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l的限位面能够穿过大孔径部分而不能进入小孔径部分。传递部件20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为一端与动力部件102a中的动力源102a_l直接相连接的直杆,该直杆穿过传动推板102a-2,另一端与滑动部件201a相隔一段距离d2。较佳地,传递部件202上设置有第四弹性部件202a,第四弹性部件202a位于传动推块202b和传动推板102a-2中间的位置,当然,这里所述的“弹性部件”,可以选用弹簧。如此,参见图20?图22,初始状态时,第四弹簧部件202a在第一限位拉杆202b_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l的作用下压缩产生张力Fl,并在第一限位拉杆202b-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_l的作用下保证了最大距离dl。当动力源102a-l提供动力推动传递部件202时,产生F2的推力,此时,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尚未卡合,Fl始终大于两倍的F2,两倍的F2计为2F2。因此,dl距离始终无法变化,只有当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卡合时,F2变大,这时传递部件202的顶端到达滑动部件201a的底部,抵住穿刺机构200,此时的2F2大于F1,各部分在限位机构103的限位下保持相对位置,传动推板102a-2开始阻挡第四弹性部件202a前进,在动力的作用下压制弹簧使得dl变小,传递部件202推动滑动部件201a前进,带动被锁定部件201b固定住的输液管的针头插入输液瓶瓶盖。
[0075]参见图7和图15,限位机构103通过包裹面(即侧面、上端面和下端面)形成了中空的第一轨道空间SI和第二轨道空间S2,在这一实施例中,这里,所表述的穿刺器固定部件201能够与限位机构103发生相对移动,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定第一轨道空间SI和第二轨道空间S2之间彼此间隔形成安置空间M,在形成安置空间M的一个侧面(如图15中的正视面)上设置穿刺轨道103c,穿刺器固定部件201上设置有与穿刺轨道103c相配合的滑动部件201a (参见图16),即,滑动部件201a可以设置在穿刺轨道103c内,并能够在穿刺轨道103c内实现竖直方向的上下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部件201a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弹性部件201c,该第三弹性部件201c抵触到穿刺轨道103c的上方封闭端,对滑动部件201a起到回复平衡的作用。当然,穿刺器固定部件201上还设置有锁定部件201b,用于固定输液管。在此所述的“锁定部件201b”应该包括如下两个实施情况:一是针对如图17所示的I型输液管,锁定部件201b为一条开设于穿刺器固定部件201上的一条卡扣通道,该卡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的I型输液管的“卡扣段”(图13中标示为“I”)宽度相配合,能够通过卡扣通道的卡扣固定住I型输液管;二是针对如图18所示的II型输液管,锁定部件201b为一个三面镂空的装载空间,该装载空间能够将II型输液管的滴壶(图18中标示为“L”)装载固定。
[0076]如此,当动力源102a_l提供动力,推动传动推板102a_2运动,传递部件202在第四弹性部件202a的弹力作用下,在第一限位拉杆202b-l和第二限位拉杆202b_l的限位作用下,暂时保持同传动推板102a-2的距离不变,传动推板102a-2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推杆102a-3进而推动与其相连的第一传动部件102b和第二传动部件102c,此时由于第一传动部件102b和第二传动部件102c分别与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对应相连,所以,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也开始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向上运动到第一抵触面101a-2和第二抵触面101b-2分别抵触至第一限位面A时,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停止向上运动,而此刻,动力源102a-l继续提供动力,传动推板102a-2继续传递向上方向的运动,迫使第一卡合部件1la和第二卡合部件1lb开始分别沿第一传动面102b-l和第二传动面102c-l运动,此时变竖直方向运动为水平运动,并且第一弹性部件102f和第二弹性部件102g被压缩,当实现对输液瓶瓶颈的卡紧状态时,第一弹性部件102f和第二弹性部件102g被压缩至形变最大状态,也即,此时第一弹性部件102f和第二弹性部件102g被压缩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此时,传递部件202在动力的做用下压缩第四弹性部件202a继续运动,从而继续推动滑动部件201a带动已通过锁定部件201b锁定住输液管的穿刺器固定部件201向上运动,从而完成对输液瓶瓶颈的穿刺插入。当然,这一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第三弹性部件201c的压缩。这时,弹性部件产生的回复力的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三弹性部件201c >第四弹性部件202a >第一弹性部件102f =第二弹性部件102go
[0077]图2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一种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加热装置,包括了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加热装置和输液温控机构400,输液温控机构400包括加热部件401和设置于加热部件401外部的壳体402,用于对输液管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具体的,参见图24,加热部件401包括中空的储温内胆401a、设置于储温内胆401a内部的电源401b以及与电源401b电性连接的加热材料401c,此处加热材料401c可以选用碳纤维,利用充电电池对加热材料401c进行加热产生热量。为更好的控温,还可以设置与电源401b建立电性连接的温控开关401d,用医用胶囊作为壳体402将整个加热部件401包裹起来。较佳地,壳体402上设置有便于输液管缠绕的螺纹轨道402a,如此,可以将输液管缠绕在壳体402上,增加加热接触面积的同时更好的收纳输液管。
[0078]由此可见,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瓶换瓶固定穿刺加热装置实现输液过程中的自动一体化,具体体现在:能够自动转换输液瓶;实现对输液过程中输液管的加热,并对加热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输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控制。
[007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输液瓶换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瓶机构(300),其中, 所述换瓶机构(300)包括驱动部件(301)和递换部件(302),其中,所述递换部件(302)包括转动凸轮(302a)、转塔(302b)以及悬挂部件(302c),所述转动凸轮(302a)通过入力轴(302a-l)与所述驱动部件(301)相连;所述转塔(302b)与所述转动凸轮(302a)相连,通过出力轴(302b-l)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悬挂部件(302c),实现输液瓶的更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换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件(303),与所述驱动部件(301)相连接,控制驱动部件(301)的运行与停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换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递换部件(302)还包括联轴部件(302d),所述联轴部件(302d)包括联轴套环(302d-3)和联轴销(302d_l),所述联轴套环(302d-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联轴销(302d-l)相配合的嵌槽,所述入力轴(302a-l)和驱动部件(301)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联轴销(302d_l)相配合的联动槽(302d-2,302d-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