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78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效果。
[0037]基体1固定在患者血肿侧颞骨,耳廓前方,基体1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医用橡皮膏进行固定,通过橡皮膏对基体1的四个角进行粘结,也可以通过绷带进行固定,将绷带绕患者头部一周将基体1固定在绷带与患者头部之间。
[0038]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确定血肿的位置和尺寸,相邻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为5-10mm,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过小容易造成两条显影条带2之间的分隔不明显,造成医护人员的判断误差,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过大,则穿刺点的确定范围越大,导致精度降低。
[0039]优选的,显影条带2的个数为8条,且相邻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为10mm,相邻扫描断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将相邻显影条带2之间的距离固定为10mm,使得CT机的扫描断面与显影条带2将基体1分隔成多个长宽均为10mm的方形区域,将穿刺精度确定在10mm* 10mm的狭小范围内。显影条带2的个数为8条,从而基体1的较宽边的长度为80mm,足够多的显影条带2与扫描断面配合能够对血肿进行有效分割,进一步提高血肿位置的确定精度。显影条带2的个数也可为10条、12条或者16条。
[004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显影条带2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数字标识能够方便显影条带2位置的读取,且数字标记比较明确,数字标识可以为阿拉伯数字,也可以为汉字或者为罗马数字,或者基体1的侧壁上设置字母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数字标识为1-8,相应的8个显影条带2与数字1-8对应,数字1-8按顺序排布,非随意布置。数字标识的数值沿基体1的短边延伸方向依次增长或者依次缩短,数字1-8对应的显影条带2的长度可以依次增大,即数字1对应长度最短的显影条带2,数字2对应长度较数字1长一个长度差的显影条带2,以此类推,数字8对应长度最长的显影条带2 ;数字1-8对应的显影条带2的长度与可以依次缩短,即数字1对应的显影条带2的长度最长,数字2对应的长度较数字1短一个长度差的显影条带2,以此类推,数字8对应长度最短的显影条带2。
[0041]为了方便医护人员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得到显影条带2对应的数字,显影条带2的横截面形状与显影条带对应的数字标识形状相同,优选的,数字标识为阿拉伯数字标识。
[0042]当然显影条带2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形状,显影条带2也可以为矩形显影条带,优选的,数字标识也通过显影材料制作,以方便工作人员的读取。
[0043]本方案中显影条带2可以采用医疗上常用的显影材料制作,例如,显影条带2为硫酸钡显影条带2,或者显影条带2为钨酸钙显影带,只要能够起到显影效果即可。
[004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体1为PVC(聚氯乙烯)基体,PVC无毒,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PVC制作的基体1具有柔软性,能够完全贴附在患者的头皮,保证血肿检测的顺利进行;
[0045]基体1也可以为PU(聚氨基甲酸酯)基体,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与患者的头部完全贴合,保证血肿检测的顺利进行;
[0046]或者,显影纱布的基体1为纱布,也能够实现本方案中对血肿的检测。
[0047]上述通过PVC和PU制作的基体可以在消毒后反复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采用纱布制作的基体由于质地太软,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吸收患者的体液,不能重复使用。
[004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相邻显影条带2之间的长度差为10mm,能够与CT机的扫描断面配合,使得CT机的扫描断面能够与显影条带2的端部配合,方便血肿尺寸的计算和位置的确定,进一步提高了获得的血肿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004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最长的显影条带2的长度与基体1的较长边的长度相等,最短的显影条带2的长度为10mm,此时基体1的较长边的长度为80mm,即本方案中提供的基体1为正方形基体,基体的长和宽均为80mm,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mm,优选的,基体1的厚度薄一点会更好,在标记血肿位置的过程中用来做标记的笔可以直接穿透基体1在患者的头部进行标记,然后进行穿刺操作。
[005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所述基体(1)为透明基体,所述基体(1)为矩形,所述基体(1)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0_ ; 设置在所述基体(1)内的显影条带(2),所述显影条带(2)的个数至少为6条,所述显影条带(2)的宽度相等,所述显影条带(2)与所述基体(1)的较长边平行布置,所述显影条(2)带的长度沿所述基体(1)的较短边方向依次缩短,相邻所述显影条带(2)的长度差相等,所述显影条带(2)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显影条带(2)与CT机的扫描断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显影条带(2)的间隔距离为5-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条带(2)的个数为8条,且相邻所述显影条带⑵的间隔距离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显影条带(2)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且所述数字标识的数值沿所述基体(1)的短边延伸方向依次增长或者依次缩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条带(2)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显影条带对应的所述数字标识形状相同,所述数字标识为阿拉伯数字标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条带(2)为矩形显影条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条带(2)为硫酸钡显影条带或者所述显影条带(2)为钨酸钙显影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为PVC基体或者所述基体(1)为PU基体或者所述基体(1)为纱布。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显影条带(2)之间的长度差为10mmo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最长的所述显影条带(2)的长度与所述基体(1)的较长边的长度相等,最短的所述显影条带(2)的长度为10mmo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颅内血肿碎吸术定位装置,CT机的扫描断面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显影条带之间的距离、显影条带的宽度和相邻两条显影条带的长度差是固定的,此时显影条带与CT机的扫描断面配合,实现对血肿尺寸的测量和位置的确定,然后通过笔在患者的头部进行标记,有效确定了血肿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经验进行穿刺操作的方式,提高了脑出血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术的穿刺切入点的定位准确度,从而提高了血肿碎吸术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B6/03
【公开号】CN105232073
【申请号】CN201510578107
【发明人】邓一鸣, 杨波, 魏娜, 温淼, 杨中华, 刘丽萍
【申请人】邓一鸣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