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7948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 ;白芍350 ;茯苓300 ;麦冬300 ;灵芝150 ;党参350 ;冰片50 ;益母草300 ;当归260 ;凡士林500 ;辛夷100 ;黄苓200。
[0019]所述的外用中药膏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在提取罐中浸泡22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0°C以后减温减压,控制温度在88°C,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1。
[0020]实施例2
[002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内容,发明人制得外用中药膏2,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及制备方法如下:
[0022]外用中药膏2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
[0023]冬虫夏草3 ;丹参15 ;天麻15 ;金银花10 ;三七10 ;白芍25 ;茯苓15-300 ;麦冬20 ;灵芝10 ;党参15 ;冰片3 ;益母草15 ;当归10 ;凡士林100 ;辛夷8 ;黄苓10。
[0024]所述的外用中药膏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在提取罐中浸泡26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5°C以后减温减压,控制温度在90°C,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3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2。
[0025]实施例3
[002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内容,发明人制得外用中药膏3,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及制备方法如下:
[0027]外用中药膏3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
[0028]冬虫夏草25 ;丹参100 ;天麻100 ;金银花200 ;三七100 ;白芍150 ;茯苓150 ;麦冬150 ;灵芝80 ;党参200 ;冰片25 ;益母草150 ;当归150 ;凡士林250 ;辛夷50 ;黄苓100。
[0029]所述的外用中药膏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在提取罐中浸泡24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2°C以后减温减压,控制温度在89°C,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5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中药膏3。
[0030]发明人将制备的外用中药膏1、外用中药膏2、外用中药膏3做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1、外用中药膏2、外用中药膏3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散寒,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的作用,具有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外用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3-50 ;丹参 15-200 ;天麻 15-200 ;金银花 10-300 ;三七 10-200 ;白芍 25-350 ;茯苓 15-300 ;麦冬20-300 ;灵芝10-150 ;党参15-350 ;冰片3_50 ;益母草15-300 ;当归10-260 ;凡士林100-500 ;辛夷 8-100 ;黄苓 10-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50 ;丹参200 ;天麻200 ;金银花300 ;三七200 ;白芍350 ;茯苓300 ;麦冬300 ;灵芝150 ;党参350 ;冰片50 ;益母草300 ;当归260 ;凡士林500 ;辛夷100 ;黄苓200。3.—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冬虫夏草、所述丹参、所述天麻、所述金银花、所述三七、所述白芍、所述茯苓、所述麦冬、所述灵芝、所述党参、所述益母草、所述当归、所述辛夷、所述黄苓混合浸泡,在提取罐中浸泡22-26小时后,进行加温加压,温度达到90°C _95°C以后减温减压,控制温度在88-90°C,开始提取,提取完成后进行过滤,用200-300目的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将冰片放入药液中溶化,最后与凡士林混合、晾干,制得外用药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取罐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中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冬虫夏草3-50;丹参15-200;天麻15-200;金银花10-300;三七10-200;白芍25-350;茯苓15-300;麦冬20-300;灵芝10-150;党参15-350;冰片3-50;益母草15-300;当归10-260;凡士林100-500;辛夷8-100;黄苓10-200。本发明还公开了外用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外用中药膏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散寒,补充气血,消炎止痛止痒,快速修复伤口的作用,按照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具有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IPC分类】A61K36/8988, A61K9/06, A61P29/00, A61K31/045, A61P17/02, A61K35/06, A61P17/04
【公开号】CN105233006
【申请号】CN201510469351
【发明人】程玉凤, 刘世杰, 刘盼, 耿祖辉, 刘璐, 李海强
【申请人】程玉凤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