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795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毒消肿。花:用于月经 不调,痛经,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未溃破)。叶: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根:跌打损伤,白 带,遗精。
[0027] 苎麻叶:性味甘;微苦;性寒。归经肝;心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 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跌仆肿痛;脱肛不收;丹毒;疮肿;乳痈; 湿疹;蛇虫咬伤。
[0028] 乌贼骨:乌贼骨为乌鰂科动物无针乌鰂或金乌鰂的内壳,中医用做止血药。具有制 酸止痛、止血、接骨、骨缺损修复、抗辐射、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性味与归经咸、涩,温。归 脾、肾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 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002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三七、一枝蒿、白牛膝、小血藤、通花根、芙蓉 叶、何首乌、月季花、草贝母、苎麻叶、乌贼骨等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而且臭 草等药材具有很好的抗微生物、抗菌作用,保证在散瘀止血的同时对伤口进行杀菌消毒,促 进自身的修复机能。本发明方法中的药贴由药泥与药末均匀混合制成,将不同的药材分开 捣碎及研磨,有利于充分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起到更好的抗微生物、抗菌、散瘀止血、消 肿定痛作用,通过浸蘸本发明的卡拉胶,不仅能够有效保持药贴的强度,使药贴更有利于贴 在患处,而且可以有效储存注入的药液,大大提高了治疗外伤出血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0031] -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90g、一枝蒿90g、白牛 膝90g、小血藤90g、通花根90g、芙蓉叶80g、臭草根80g、梢木枝梢80g、酸衆70g、杨梅树皮 7〇g、接骨草7〇g、鹿蹄根7〇g、阜角刺60g、梧桐叶60g、蒸枝核60g、仙鹤草50g、白茅根50g、 牡蛎40g、见血清40g、白芷40g、蛤蚌壳40g、何首乌30g、月季花20g、苎麻叶10g、乌贼骨 10g〇
[0032] 上述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芙蓉叶、酸浆、接骨草、鹿蹄根、梧桐叶、何首乌、月季花、苎麻叶捣碎,捣碎得 到的药液10 °c保存备用; 步骤二,将三七、一枝蒿、白牛膝、小血藤、通花根、臭草根、桤木枝梢、杨梅树皮、皂角 刺、荔枝核、仙鹤草、白茅根、牡蛎、见血清、白芷、蛤蚌壳、乌贼骨用研磨机研碎,然后加入步 骤一捣碎的药材,l〇〇r/min搅拌2~3分钟制成药泥;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药泥制成直径为5~10CM的圆形饼状或边长为5~10CM的 正方形饼状药贴,每片药贴厚度为2~3mm ; 步骤四,将制得的药贴放入传送带,通过传送带经过盛有卡拉胶溶液的容器,卡拉胶溶 液由配比为10 :1〇 :5 :1的水、卡拉胶、瓜尔豆胶、鱼油组成,在卡拉胶溶液中浸蘸30s左右, 将经过卡拉胶溶液的药贴用45°C的热风吹45~55s ; 步骤五,将步骤一得到的药液经过滤后用注射器注射入步骤四得到的药贴内部,最后 将药贴用消毒后的防水纸包裹好l〇°C以下保存。
[0033] 药用方法:上述药贴每人每天2贴,分早、晚贴用,将药贴贴于受伤处,并用纱布扎 紧,共治疗25~30天。
[0034] 下表为本实施例药贴对100名不同年龄段外伤出血的伤者治疗情况效果表:
上述10名患者,治愈率达到100%,且治疗后无明显的疤痕。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 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七8~10份、 一枝蒿8~10份、白牛膝8~10份、小血藤8~10份、通花根8~10份、芙蓉叶7~9份、 臭草根7~9份、梢木枝梢7~9份、酸衆6~8份、杨梅树皮6~8份、接骨草6~8份、鹿 蹄根6~8份、阜角刺5~7份、梧桐叶5~7份、蒸枝核5~7份、仙鹤草4~6份、白茅 根4~6份、牡蛎3~5份、见血清3~5份、白芷3~5份、蛤蚌壳3~5份、何首乌2~ 4份、月季花1~3份、苎麻叶1~2份、乌贼骨1~2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三七9份、一枝蒿9份、白牛膝9份、小血藤9份、通花根9份、芙蓉叶8份、臭草根8 份、桤木枝梢8份、酸浆7份、杨梅树皮7份、接骨草7份、鹿蹄根7份、皂角刺6份、梧桐叶 6份、荔枝核6份、仙鹤草5份、白茅根5份、牡蛎4份、见血清4份、白芷4份、蛤蚌壳4份、 何首乌3份、月季花2份、苎麻叶1份、乌贼骨1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将芙蓉叶、酸浆、接骨草、鹿蹄根、梧桐叶、何首乌、月季花、苎麻叶捣碎,捣碎得 到的药液10 °C保存备用; 步骤二,将三七、一枝蒿、白牛膝、小血藤、通花根、臭草根、桤木枝梢、杨梅树皮、皂角 刺、荔枝核、仙鹤草、白茅根、牡蛎、见血清、白芷、蛤蚌壳、乌贼骨用研磨机研碎,然后加入步 骤一捣碎的药材,l〇〇r/min搅拌2~3分钟制成药泥;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药泥制成直径为5~IOCM的圆形饼状或边长为5~IOCM的 正方形饼状药贴,每片药贴厚度为2~3mm ; 步骤四,将制得的药贴放入传送带,通过传送带经过盛有卡拉胶溶液的容器,在卡拉胶 溶液中浸蘸30s左右,将经过卡拉胶溶液的药贴用45°C的热风吹45~55s ; 步骤五,将步骤一得到的药液经过滤后用注射器注射入步骤四得到的药贴内部,最后 将药贴用消毒后的防水纸包裹好l〇°C以下保存。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四中,卡拉胶溶液由配比为10 :1〇 :5 :1的水、卡拉胶、瓜尔豆胶、鱼油组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治疗外伤出血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成,三七8~10份、一枝蒿8~10份、白牛膝8~10份、小血藤8~10份、通花根8~10份、芙蓉叶7~9份、臭草根7~9份、桤木枝梢7~9份、酸浆6~8份、杨梅树皮6~8份、接骨草6~8份、鹿蹄根6~8份、皂角刺5~7份、梧桐叶5~7份、荔枝核5~7份、仙鹤草4~6份、白茅根4~6份、牡蛎3~5份、见血清3~5份、白芷3~5份、蛤蚌壳3~5份、何首乌2~4份、月季花1~3份、苎麻叶1~2份、乌贼骨1~2份。本发明提高了治疗外伤出血的效果。
【IPC分类】A61P7/04, A61K35/618, A61K36/899
【公开号】CN105233071
【申请号】CN201510798219
【发明人】孙正磊
【申请人】孙正磊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