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6846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 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属于"白浊"、 "精浊"等范畴。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外感病因。寒邪,寒为阴 邪,其性主凝滯、收引,受寒则致脉络收引、血运不畅;湿邪,湿性粘滞、重浊、阻碍气机、易伤 阳气;热邪,热为阳邪,易耗气伤阴、动血生疡、且有发病急、变化快。②、情志因素。忧思过 度而易导致气结、气郁,久而致血瘀、为气血瘀滞,积于下焦,发为本病;忧思过度而伤脾,脾 伤则气血化源不足,气虚则鼓动乏力、而现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不久,血少则精室空虚,而 现精少、弱精;惊恐伤肾,肾失藏失固,而现早泄、遗滑、阳痿。③、生活因素。肆意手淫,会导 致气损血伤,宗筋受损,心肾两虚,肾精亏耗,发为体虚、早泄、遗滑、白浊、阳痿诸证;房劳过 度以致肾精过度耗泄,肾中精气亏虚,发为早泄、遗滑、阳痿、体质虚弱,诸病丛生;性事不洁 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发为前列腺炎;饮食肥甘或长期酗酒者,肥甘厚味和酒均能生湿生热, 湿热内生,流于下焦,发为本病;④、血瘀因素。局部气血不畅,日久致瘀,前列腺局部气血 瘀滞,反过来又加重病情,或成为病灶,一遇诱因,即致复发。目前,西医在治疗慢性前列腺 炎上过于简单,主要是用抗菌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停药后容易反复。中医治疗是从病因 病机入手,确定疾病的属性,从宏观以药性来治病,从根本上治愈此病。中医根据不同原因 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湿热壅滞型、阴虚火旺型、 肾阳虚损型、气滞瘀阻型、中气不足型。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阴 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成药并不多见,而且还存在着治愈率较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 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 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豇豆40-50份、多蕊蛇菰10-15份、头发七9-12份、坠桃草20-30份、梦花根12-15份、 覆盆子5-10份、大地棕根6-9份、蛇莓根3-6份、芦竹根20-30份、五色梅根25-30份、白首 乌12-15份、天茄子6-10份、臂形草20-25份、慈竹叶6-9份、苦竹叶6-12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豇豆【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性味】味甘;咸;性平【归经】脾;肾 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补肾涩精。主脾胃虚弱;泄泻;痢疾;吐逆;消渴;肾虚腰痛;遗精; 白带;白浊;小便频数。
[0006] 多蕊蛇菰【来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株。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滋阴补 肾。治血虚,出血,淋病。
[0007] 头发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双色树发、树发、沟树发的地衣 体。【性味】淡;性平【归经】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湿精止汗;利水消肿;收 湿敛疮。主肾虚体弱;头目眩晕;心淨;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
[0008] 坠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兰的全草。【性味】味淡;性温【功能主 治】滋阴益肾。主疝气;白浊;带下。
[0009] 梦花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EndgeworthiachrysanthaLindl. 的根皮及茎皮。【性味】辛;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滋养肝肾。主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梦遗;早泄;血崩;白带。
[0010] 覆盆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的果实。【性味】甘酸;平;无 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主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 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
[0011] 大地棕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 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0012] 蛇莓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性味】苦、甘;寒【归经】肺; 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热病,水儿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 喉肿痛,热毒疮疡。
[0013] 芦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性味】苦;寒;甘【功能主 治】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0014] 五色梅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性味】味苦;性寒【归 经】膀胱;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主感冒发热,伤暑头痛;胃火牙痛;咽 喉炎;痄腮;风湿痹痛;瘰疬痰核。
[0015] 白首乌【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蘑科植物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的块根。【性味】味 苦;薇苦;性平【归经】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 疗疮。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 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0016] 天茄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丁香茄的种子。【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泻下;解蛇毒。主大便秘结;毒蛇咬伤。
[0017] 臂形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便。主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0018] 慈竹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竹叶心)。 【性味】甘;苦;微寒【功能主治】清心利尿;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