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286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 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凡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周期性的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或痛 引腰骸,甚至剧痛晕厥,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 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发生在初潮或初潮 后2-3年。后者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 据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0%以上,其中功能性者占53%以上,痛 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左右。痛经一病,虽非疑难大病,但系常见病,患者亦颇为苦恼。
[0003]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度后屈、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 调、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等,都可导致痛经。西医对本病的治疗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 剂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或用性激素抑制排卵,缓解症状;或用解痉镇痛药止痛痛。西医疗 法多为缓解症状,存在治标不治本,经行复发的弊端,且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 制。
[0004] 现代中医对痛经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普遍认为痛经发病与情志所伤、 起居不慎及六淫为害等因素有关,其之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又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的 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行经期间经行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气血盛实而 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易受致病因素影响,导致冲任癖阻或寒凝经脉,使气 血运行不畅,胞宫血流受阻,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至于本病的发病因素,现代中医多总结 认为,痛经发病可由气滞血癖、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所致。
[0005] 黄褐斑一种以面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片为特征的色素沉着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难治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生理变化可能是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多见于妊娠 中期;多见于生殖器官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肠疾病、肝肾疾病;药物因素 以口服避孕药为最常见。其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热刺激、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均可导致黄褐 斑形成。本病属中医"肝斑"、"妊娠斑"、"黧黑斑"范畴,认为多由肝气郁结而失条达、郁久 化热而伤阴血而致颜面气血失和或血瘀颜面;或劳伤脾土、气血两亏不能荣泽于面;或因 肾气虚、肾水不能上承而发病。其形成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0006] 发明人总结认为黄褐斑产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与痛经有很多相似之处,脏腑不和、 情志、气血、女子冲任失调是产生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根本原因,中医理论认为面色自容 润枯槁变化均与脏腑气血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中医药治疗本 病有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引起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病因,苦 心研究,精心配伍,采用现代工艺,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 制剂,其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斑、调理冲任止痛的双重效果。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 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其由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鹿衔草、白术、茯苓、益母草、月季 花、川芎、面根藤、木槿花为药用原料制成。
[0009] 优选地,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其由以下重量份 配比的药用原料精心制成:熟地黄10-20份、女贞子20-40份、枸杞子20-40份、菟丝子 10-20份、鹿衔草9-15份、白术10-15份、面根藤10-30份、茯苓10-30份、益母草10-20份、 月季花8-13份、川芎5-10份、木槿花20-40份。
[0010]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其由以下 重量份配比的药用原料精心制成:熟地黄15-20份、女贞子26-34份、枸杞子25-30份、菟丝 子13-18份、鹿衔草11-15份、白术10-15份、面根藤25-30份、茯苓15-20份、益母草13-18 份、月季花8-13份、川芎6-10份、木槿花30-40份。
[0011]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治疗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中药制剂,其由以下 重量份配比的药用原料精心制成:熟地黄18份、女贞子30份、枸杞子25份、菟丝子15份、 鹿衔草12份、白术12份、面根藤27份、茯苓18份、益母草15份、月季花10份、川考8份、 木槿花35份。
[0012] 发明人认为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患者禀赋素弱,或多产房劳损,精血 不足,经后血海空虚,冲任、子宫失于濡养,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 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肝肾阴血乏源,上不荣肤,导致面色晦暗,斑色褐黑。故 大补肝肾,调养气血,方中:熟地黄甘温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君药;女贞子甘苦凉,养阴 益肾,补气舒肝,通经和血;枸杞子甘润,善平补肾阴不足,兼有润肺、生津、益气;菟丝子甘 温,补肾养肝,温脾助胃;鹿衔草甘苦温,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四药配伍滋阴而不致阴 衰,助阳而能使阳旺,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肝肾。君臣伍用峻补肝肾,益气生精,滋阴补 血,为臣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甘则能补脾阴,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面 根藤甘苦平,健脾利湿,通络调经;三药伍用有补脾和胃益中焦,通调水道利气机,助运水谷 精微,为佐药。益母草:苦辛寒,入血分,能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木 槿花甘苦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二药性寒凉,能清血热而消斑;月季花甘温,活血调经,解 毒消肿;川芎辛温,活血行气,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调和气血,四药配伍辛温苦寒 并用,活血而不破血,行血而不伤正,且月季花、木槿花轻清宣畅,易达头面,活血散瘀消斑, 行气止痛,亦为佐药。上述诸药有机组合、相互辅佐,增强了该药物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活 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肝肾虚损型原发性痛经伴黄褐斑的目的。
[0013] 本发明所用各药用原料的药理学研究现状如下:
[0014]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 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0015]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 疼,通经和血。"
[0016]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 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本草经疏》:"枸杞子,润 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0017] 菟丝子:【性味】甘,温。【归经】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 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 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 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
[0018] 鹿衔草:【性味】甘、苦,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用法用量】9~15g。治肾虚腰痛、肝肾亏 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
[0019] 面根藤:【性味】甘微苦;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调经。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
[0020]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 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 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0021]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 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2] 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 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本草汇言》:"益母 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
[0023] 月季花:【性味】甘;温;无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瘰疬;痈肿;烫伤。
[0024] 川考:【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25] 木槿花:【性味】甘;苦;凉。【归经】脾;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 毒。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咳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本发明中 使用鲜品,若用干品,其用量可为鲜品用量的1/5-1/2。
[0026] 为了更好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